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2006年加拿大华裔十大新闻人物 /

2006年加拿大华裔十大新闻人物

华裔人口在加拿大已经超过100万,而且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华裔的影响力也在加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显现出来。华裔已经成为加拿大主流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球华报》今年首次评选出“2006年加拿大华裔十大新闻人物”,大家可以从中了解到过去一年在加华裔的有影响人物。

状元:庄文浩(Michael Chong)
——前加拿大枢密院主席、政府间事务及体育部长

入选原因:第一位加拿大联邦內阁华裔正部长,也是第一位因与党领政见不同而辞职的华裔政治人物。

2006年初加拿大联邦保守党执政,年仅34岁的华裔议员庄文浩获任枢密院主席、政府间事务及体育部长,成为本届政府中唯一的华裔部长,也是本届內阁中最年轻的成员。

庄文浩有一半华裔血统,父亲1952年从香港孤身移民加拿大,母亲是荷兰移民,成为护士。庄文浩是家中老大。父亲在渥太华拿到医学学位,却只能当林业工人。其遭遇令庄文浩发愤图强,有一妹两弟。为替新移民爭取权利。他曾多次参与保守党候选人助选工作,並为华人社区筹集大量善款。

2006年11月27日,庄文浩突然宣佈辞职,原因是反对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关於魁北克是加拿大联邦一个“nation”的动议。

庄文浩是加政坛首位辞职的华裔內阁部长。他的经典语录是:不管你有什么文化背景,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他的辞职被认为是打破了华裔“政治花瓶”的形象,是华裔参政的里程碑。

榜眼:单婕(Jacqueline Shan)
——著名医药科学家

入选原因:首位华裔获选进入加拿大医疗保健营销名人堂。

2006年12月初,华裔医药科学家单婕获得进入加拿大医疗保健营销名人堂的荣誉,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也是该名人堂引入的加拿大第一位科学家。

单婕出生於中国江西,15岁时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赴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从事博士课题研究,回中国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再赴阿大继续深造。她拥有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药理学及阿尔伯塔大学生理学两项博士学位。1992年毕业后,她在阿省埃特蒙顿市创办了以开发天然保健药品为主的生物科技公司。她领军的20多名加国科学家历经10年研究,发明了天然流感药品COLD-FX。

单婕被评为2006年阿省50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获得加拿大全国2006年杰出行政总裁提名,也是2005年加拿大100名最具权力女性之一。

探花:黄明珍(Jan Wong)
——《环球邮报》(Global and Mail)记者

入选原因:因发表一篇关於道森校园枪击案与魁省文化有关的文章受到总理哈珀等人的猛烈攻击。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al and Mail)华裔记者黄明珍(Jan Wong)成为2006年舆论焦点之一,起因是她的一篇关於道森校园枪击案的文章受到总理哈珀的猛烈攻击。

黄明珍在文中认为魁北克省枪杀案连续发生,魁省文化难辞其咎。联邦总理哈珀和魁省省长夏雷(Jean Charest)都公开批驳这种说法“荒诞”、“毫无根据”。同时,黄明珍收到充满粗言秽语的电邮,亚裔背景也受到攻击。

黄明珍1953年出生於蒙特利尔。她的外祖父早年参与加拿大的铁路建设,是最早成为加拿大公民的中国人之一。她的父亲Bill Wong是餐厅老板。黄明珍早年信奉毛泽东思想。1972年到中国参加过文化大革命,並在北京大学接受过教育。是当时北大接受的仅有的两名外国学生之一。她的传奇经历还包括与唯一一位向中国寻求避难的美国越战逃兵结婚。

第四位:林浩聪(Vincent Lam)
——多伦多市东区全科医院急症室医生、业余作家

入选原因:获得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娜(Giller)奖,也是首位华裔人士夺得此奖项。

华裔医生林浩聪(Vincent Lam)夺得2006年度加拿大最高文学奖之一的吉娜(Giller)文学大奖。获奖小说是其首部文学作品——短篇小说《血迹和神奇的治疗》(Bloodletting & Miraculous Cures)。而林浩聪是首位夺得此奖项的华裔。

林浩聪现年32岁,是多伦多市东区全科医院急症室医生。他在安省伦敦市出生,双亲是越裔华侨。他的父母是在加国刚开始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时来到加国。

林浩聪在书中描写四个青年医生的生命历程,从家庭和校园,从选择读医到医院实习,从爱情到事业,用医生那种善於思考、条理分明的语言写来,剖释人性最赤裸的一面,探討医生的道德观念和面对急症病人的复杂心境,故事性强,还把读者带到2003年广大民众在沙士病魔侵袭时面临的危难中,吸引了不少读者,也引起文坛关注。全书用了黑色幽默,令读者细尝个中道理。

第五位:邹至蕙(Olivia Chow)
——加拿大新民主党籍国会议员

入选原因:作为加拿大联邦新民主党党魁林顿(Jack Layton)的夫人,邹至蕙在政坛十分活跃,是联邦层面最有影响力的华裔政治人物之一。

邹至蕙1957年生於香港,13岁时移居加拿大。1985年当选为多伦多学务委员,1991年首次成为多市议员,其后曾於1997年及2004年代表联邦新民主党出战国会选举,但均告失败。2006年第三次参选,以超过3000票压倒对手当选。

作为新民主党党魁林顿的夫人,多年来在加国各种政治和公益活动中十分活跃,实为女中楚翘。她称自己无论精神和身体上都是强者。曾7次被《现在》(Now)杂志评选为最佳市议员,5次连任市议员。任內她为平反人头税奔走呼号,在SARS期间为华裔社区遭受的歧视和压力挺身抗爭,为贫困儿童爭取免费看牙权益和增加营养项目,向公车局施加影响使公车改道,方便耆老交通,建树良多。

第六位:赖昌星(Cheong Sing Lai)
——中国厦门远华走私案涉赚主犯

入选原因:旷日持久的赖昌星案,2006年峰回路转,成為全球华文传媒的焦点。海內外媒体聚集温哥华,准备捕捉赖昌星被遣返的镜头,但最终联邦法院批准其暂缓遣返申请,让他又躲过一劫。

已经扰让了几年的赖昌星一案,2006年出现戏剧性发展。5月11日,联邦移民部完成对赖昌星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报告认为即使赖昌星被遣返回中国,將面对有关走私和行贿等指控,仍不会有生命危险。移民部同时展开程序,计划5月26日將赖昌星遣返,並於5月16日上午到赖家中宣佈遣返令时將其拘留。在转移监狱期间,赖误以为是被押往机场立即遣返,情绪激动,用头撞击身边铁柜而当场昏倒。

不过,在5月18日的聆讯中,加拿大移民暨难民局法官认为赖並无潜逃或藏匿的意图,当庭释放,令其在家中等候遣返。赖不服移民部作出的风险评估,入稟联邦法庭,提出申请延迟遣返的上诉。6月1日,主审女法官史蒂文森做出裁决,接受赖昌星暂缓遣返的申请,以便对其遣返前风险评估进行司法覆核。移民部的第二次遣返计划再度流产。

10月18日,联邦法院大法官对赖昌星案延缓司法覆核的申请作出决定。由大法官欧莱理从渥太华签署的公告显示,將於2007年1月17日展开对赖昌星案的司法覆核聆讯。

第七位:宋伟宏(Weihong Song)
——加拿大老年痴呆症首席研究员、卑诗大学精神科教授

入选原因:在老年痴呆症研究上获得两项突破性发现,成功推动加中医学合作研究计划。

加拿大老年痴呆症首席研究员华裔宋伟宏,带领的小组经过4年研究,2006年获得两项突破性发现,为治疗老年痴呆症和唐氏综合症患者出现的痴呆症提供了新的可能。

他们的研究发现,唐氏症患者大脑中的BACE1蛋白质过分活跃,产生过多毒性蛋白,这些毒性蛋白沈淀,令脑细胞死亡,就会使人们记忆丧失,患上老年痴呆症。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唐氏症患者中年以后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原因。另一项发现,纠正了医学界早前对唐氏综合症痴呆成因的错误推测。BACE2蛋白质位於人体第21號染色体,与BACE1组成序列很接近。以前科学界一直推测BACE2是导致唐氏症痴呆的原因,但从未证实。

此外,宋伟宏还成功推动了数千万加元的加中两国医学合作研究计划。作为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CF)合作项目协调小组组长,宋伟宏4年来数十次奔走於加中之间。2005年12月20日正式启动了为期5年的加中合作项目。2006年3月15日,共收到102份加中联合申请。同年11月7日,经过两国专家联席终审,核准15个项目。包括遗传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肥胖、衰老、儿童及青少年健康和感染性疾病等6个方面的研究。每个项目要获得10万加元及45万元人民币的资助,为期3年。

现年42岁的宋伟宏19岁即毕业於中国重庆医科大学,之后获得华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1990年底赴美攻读,获得印第安那大学神经医学博士,並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老年痴呆症研究。2001年担任加拿大卑诗大学教授,2002年获委任为老年痴呆症首席研究员。

第八位:梁美诺(Mira Leung)
——花样溜冰运动员

入选原因:2006年加拿大全国锦标赛第二名,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参加都灵举行的冬季奥运会,取得总成绩第12名。同年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3名的成绩。

16岁的梁美诺2006年第一次晋身冬季奥运会,代表加拿大国家队出战义大利都灵冬奥。她希望自己会成为加拿大的“关颖珊”,最终达到夺取奥运金牌的目标。

在本届都灵冬奥上,虽然梁美诺最后成绩名列第12位,但她的出色表现广受好评,被认为是冰上运动的“明日之星”。2006年,梁美诺还获得加拿大全国锦标赛的亚军。

父母来自中国广东省,自己在温哥华出生的梁美诺,3岁开始便开始练习溜冰。13岁时,她跳过初级组和少年组,便直接参加成人比赛,14岁获选进入加拿大国家队,成为当时加拿大队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第九位:方君学(Johnny Fong)
——社区发展促进会主席

入选原因:连续发起主办华人社区与卑诗省省长金宝尔(Gordon Campbell)、联邦总理哈珀的对话活动,以及组织卑诗省侨界为广东省抗洪救灾筹款活动。

6月17日,方君学发起首次华人社区与卑诗省省长金宝尔的面对面对话。10月10日他又主办题为“华人社区与哈珀总理挚诚对话”的活动。开创了华人社区与政府首长沟通的新形式。不过,这两次活动也引起了社区的不同声音,认为其代表性存疑,形式大於实际意义。在与哈珀的会面中,根本没有“对话”可言,连方君学提出的问题,哈珀也未有作答。反对人士还在场外临时成立“欢迎哈珀临时委员会”,以示威游行方式“欢迎”哈珀。

8月26日,社区发展促进会及广东省海外交流协会卑诗省全体理事共同发起的卑诗省侨界为广东省抗洪救灾筹款活动,1000多名华侨华人在温哥华华埠参加“卑诗省侨界为广东省抗洪救灾筹款晚会”,为遭受近年来最大水灾的广东灾区踊跃捐款。结果筹得120万元人民币善款,將可以帮助153户灾民重建家园。

第十位:黄志华(Tony Wong)
——前安大略省议员、安省约克郡议员

入选原因:突然辞去安省议员职务,转投约克郡选举,并成功获胜。

作为安省议会唯一华裔议员,黄志华2006年9月25日突然宣布参选约克郡议员,并辞去省议员一职。他说之所以决定回约克郡工作,是觉得在那里更能发挥作用。因为他曾先后担任万锦市议员及约克郡议员,目前万锦市正处于转折的关键时刻,在省议会工作的经验有助于他在约克郡更好地为选民服务。最后,黄志华以第三高的票数当选。

黄志华投身政坛前是一名执业律师,曾任约克区域议员6年。

1996年创立安大略省万锦市送礼物计划,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愈千份圣诞礼物。

2003年,黄志华当选为万锦区省议员,先后出任过省议会法规及私人议案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内阁立法及法规委员会成员、省经济发展及贸易厅助理、省革新及研究厅助理,并曾担任财政厅长议会助理,专责赋税事务。

(环球华报编辑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