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也说如何对待家暴:我身边就有的案例 /

也说如何对待家暴:我身边就有的案例

刚刚看完爱米的支持妻子拨打911:对疯狂家暴说“不” 一文以及读者的评论,想起我身边好几位家暴的受害者,心中有很多感慨。对家暴说“不”,我想大家都无异议。但如何说“不”,却没有比较中肯的解答。打911也许是对暴力有立竿见影的镇压效果,但未必是最治本的,也不是长期有效的。

我身边非常了解的有两位家暴的受害者,为隐私起见我就不点名了。 这两位都已经是祖母级人物,一位是来加多年的老华侨C女士,一位是土生土长的白人女性D女士。虽然她们来自不同的族裔和文化背景,但经历有非常相似之处。

C女士和先生三十多年前来加,做小生意起家,发展得不错,开了许多分店。为了生意他们两人起早贪黑,连唯一的儿子也没有时间管,经常是发烧了还让他睡在柜台下继续营业。后来因为店铺太多战线太长管理不善,店子一家家倒闭,最后夫妻俩不得不出去打工,从头开始。C女士的先生是个生意狂,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东山再起,不惜一切代价。生意的失败使丈夫回家就把脾气发在老婆身上,稍有不顺就拳打脚踢。C女士对丈夫一向是敬畏有加,逆来顺受。儿子长大慢慢懂事了,开始护着母亲与父亲对打。

父亲打儿子一点也不手软。有次打到他昏迷不醒,不得不叫救护车,父亲还逼着母亲跟急救人员撒谎说他从楼梯上失足滚下来。儿子打不过最后忍无可忍15岁离家出走,在街上流浪了八年。这期间C女士只敢偷偷的送点食物接济,恳求亲友们给予照顾,自己没有离开丈夫也不敢叫儿子回家。后来还是儿子吃够了流浪的苦,自己学了点手艺,能够自立,脱离了那种生活,和父母也恢复了交流。但是多年的家暴和荒废了的青春,使他性格抑郁,看法负面,在求职谋生的路途上倍觉艰难。

两夫妻年纪大了,丈夫虽然不再动手打人,但对妻子的各种控制仍然不减从前。他每天检查她的钱包和户口,生怕她藏私房钱阻碍他重新发家的大计。C女士想给儿子十元钱买点东西,都只有把硬币藏在面包,水果里才能拿出家门。C女士的家人都劝她离开这个对她对孩子都造成巨大伤害的人,但是她始终遵从着嫁鸡随鸡从一而终的信念,即使自己的日子越来越苦。亲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跟她逐渐疏远。和一个人一起三十年,没有自由,没有决定权,连唯一的儿子受伤害都无法保护,她没有报过一次警,甚至没有公开埋怨过。家丑不可外扬,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她还尝试维持一对好夫妻的表象。她的经历,让我目瞪口呆无法想象。

D女士是一个简单,儒弱和顾虑很多的人。 跟那个时代很多本地女性一样,她中学毕业没多久,家里兄弟姊妹一大堆挤在一起。为了能够有自己的生活,就草草结婚了。她的丈夫在人面前是一个迷人,幽默,热心的男人,很受女性青睐。而在家里,他十分暴躁专横。他反对她一切的社交,除了工作就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尽一个女人的本分。他第一次动手时,她非常失望和生气,跑回家躲避。他道歉,左保证右保证,把她领回家,过不了多久固态复发。她回父母家回多了,父母说的话开始难听。于是去妇女避难所,那里也只是个临时居所,不能呆超过一个月。

这种家暴越演越烈,连她两次怀孕期间都挨过。有了孩子,她更难跑出去避难了。自己走掉,对孩子放心不下。带着孩子出去避难,不是容易的事情,也难有人有地方收留。分居吧,她一个人的收入有限,养两个孩子太吃力,而且儿子们跟爸爸的关系都很好,为了孩子她一直忍。多年的家暴,使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工作上也不顺利,最终被LAY OFF。小儿子慢慢长大懂事了,开始顶撞父亲,护着母亲和父亲对打。孩子到底下手不狠不准,打不过给父亲赶出家门。

眼看着自己一辈子被欺负,搞得孩子也无家可归,D女士无法忍受这种打击,在家自杀,幸而被及时发现抢救过来。她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带着小儿子离婚。看到她情愿死也不愿跟他在一起,她丈夫放手了。他没多久就认识了另一个女人,重新结婚。而她,就开始了漫长的心理治疗和破产还债的历程。由于有过自杀企图,她在精神专科花的时间比在家还多,也没有时间管儿子,所以儿子的学业也荒废了。至今她的前夫打电话给她问儿子的事情,她听到他的声音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害怕,焦虑。小儿子,因为父亲一辈子都不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对母亲道歉,拒绝和父亲联络。

但是由于少年时期经历了家暴最后掇学,在社会关系,求职谋生上也是吃尽苦头看不到希望。D女士之所以没有报警,一开始是相信他“再也不犯”的保证,后来是因为不想让孩子看到父亲给警察带走这种场面。到多年以后,她后悔应该早点鼓起勇气离婚。但是在那个年代,离婚是很严重的事情,家里人都会反对,觉得打打老婆不是什么大事,在更早一辈人里,打老婆很普遍。

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没有打过911,也没有轻易选择离婚。她们求助过亲友,妇女庇护所。打911没有用,那么什么才是有用有效的?没人可以给出一个容易的答案,因为许多当事人都面临着经济,工作,社交限制和养育孩子的顾虑,这些长期的实际问题都不是临时避难所,慈善机构,心理医生,宗教组织,闺蜜姊妹可以迅速有效帮忙解决的。

根据加拿大的统计,92%以上的家暴受害者是女性。13%的受害者没有将事件告诉任何人。只有36%的妇女会打911报警。采取不报警的妇女,一是怕日后报复,二是无处可逃,三是不想孩子没有父亲。对于亚裔女性,第四个顾虑是带着孩子改嫁,再想找亚裔背景的男人,机会非常微小。在家暴中被谋杀的女性,比在车祸,抢劫和性侵中谋杀加起来的总数还多。40%的儿童曾经目睹父母之间的家暴场面。每个课堂里,至少有三到五个孩子曾经眼看着他们的母亲挨打。也就是说,对妇女实施家暴等于对儿童实施间接的暴力。而事实证明,很多家暴中最终儿童也未能幸免。家暴对女性和儿童以及整个社会的伤害,是非常恶劣的。

通过这两个事例,我想指出,家暴的受害者,如果你完全逆来顺受无怨无悔,那么旁人也没有话说。只有你还有一点不屈服想要自救,还是有多人愿意伸出援手。首先我最不赞同的就是“家丑不可外扬”这个观点。还有什么比被身边最亲的人伤害而在人前还要强颜欢笑替他遮掩更加摧残人的身心意志?也许当初大家都劝你不要嫁他,但当初你完全不知道他会是这样的人,承认自己看错了人,明确向对方表示自己不接受这种对待,不要让错误继续下去。

家暴的男人往往在别人面前是完全正常的,因为他也在乎面子,在乎形象,在乎舆论,你替他遮掩,变相鼓励了家暴行为。你不告诉人,人家怎么帮你?如果你最大的顾虑是孩子,那么你得明白,让孩子长期目睹家暴的伤害,也许比带孩子离开的伤害更大。你自己不从这种关系走出来,也就是用行动告诉你的孩子,家暴是可以容忍的。经济方面的困难,加拿大的社会福利系统相对来说还是可以让你有瓦遮头,有米下锅,开头的日子是很艰难,但是你要愿意接受帮助。是否能够再婚,也还是看你首先有没有能力和意愿,维持自己起码的人格尊严和完整。能够自己面对独自生活的人,才可以在两人的关系中扮演正面互动的角色。

如果你是家暴的知情者,能做的就是倾听,同情,安慰,提供临时避难所,鼓励受害者寻求专业帮助。我们大都不是受过训练的婚姻关系顾问,社工,心理治疗师;也没有象执法人员那样的权利(AUTHORITY)去给施暴者应有的教训。劝人离婚,更不是一个随便就能说出口的建议。施暴一方的心理状态往往是难以预计的(Unpredictable),他们在同事,朋友和其他社交场合里表现完全正常。家暴发生的时候通常没有其他人在场,事后听“她说‘和”他说“,难以判断家暴的严重程度,提早防范极端悲剧的发生。不打911,我们应该让受害者及早联系那些为家暴受害者提供咨询和转介服务的机构,许多机构提供多种语言服务。

过去数年来,立法和执法机构,社会团体,非牟利组织在家暴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在提高全民对家暴的认识和谴责,把过去流传下来的”打老婆只要有棍子不比我大拇指粗就行” 和“这是人家家里私事” 的观念改变过来,给受害者更多的引导和支持。近年来本地在家暴中受害的妇女有减少的迹象,但是还有很多未被曝光的恶性事件在发生。首先我们自己得不施暴,不被施暴。然后多关心周围的人,尽微薄之力。

原文标题《也说如何对待家暴》出自:

http://blog.51.ca/u-46333/2011/11/01/%e4%b9%9f%e8%af%b4%e5%a6%82%e4%bd%95%e5%af%b9%e5%be%85%e5%ae%b6%e6%9a%b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