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华人融入主流未必非得取洋名 冠夫姓 /

华人融入主流未必非得取洋名 冠夫姓

中新网11月15日电 综合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第一代移民要融入美国社会,许多华人出于美国人不会中文发音、方便人际交往等因素,都选择给自己取一个洋名。但洋名究竟是否为融入主流社会、增强文化认同的步骤?则见仁见智。究竟取洋名、冠夫姓对新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增加文化认同有多少帮助?南加华人学者亦各有解读。

融入主流 未必非得取洋名

英文名、中文原名、姓,是如今华人新移民普遍使用的姓名格式。外贸业者罗先生在美生活十余年,起初是为与美国人打交道方便,随意取英文名Tony。随着与教会接触,罗先生在教友建议下将英文名改成Daniel,这个出自圣经的名字已连续16年高居加州男婴人气榜首,更彰显“美国味”。

入籍时,罗先生参照周围朋友做法,将名字修改为英文名,中文原名放在中间名(middle name),以示美、中文化兼容。

东区居民李女士也采英文名、中文原名首字母缩写、姓取名模式。她表示,因为中文原名拼音带有x,大多数美国人第一次多半错发成z的音,所以从学生到职场,不少美国人干脆以姓代名称呼。为方便社交,李女士取洋名,入籍时干脆将洋名作为正式名字,只保留中文原名首字母为中间名缩写。

在中、美两国都有人力资源经历的Shirley谢指出,当雇主面对硬条件接近的两份简历时,如果一人的名字难记,另一个人的名字简单易读,前者可能会因为姓名而失去面试机会。

许多人气高的洋名,如同中文人名“小明”、“小刚”,西班牙语人名Jose、Maria“撞车”机率高,用起来颇不便。罗先生透露,取Daniel、David、Michael等“通用洋名”的华人数不胜数,单是他的客户就有两人与他同名,人多的社交场合,叫一个英文名却有两三人同时响应的笑话发生。此外,部分华人的洋名另有不雅含义闹笑话。留学生张小姐高中开始,就因喜爱Hello Kitty而自取洋名Kitty,后美国室友笑破肚皮告诉她,Kitty在美式俚语有女性生殖器含义。

也有不少新移民认为,文化认同、融入主流与取不取洋名毫无关系。毕业于中国名校英语系、进入常春藤盟校攻读政治学的苏小姐指出,国内教授不少出身英美名校、学贯中西,几乎都不取洋名,在美国学术界颇有声望的一些华人学者,也沿用中文原名拼音,“真正对西方文化有了解、研究的人,未必需要以名字这种浮于表面的形式表现”。南加大商学院MBA在读生钱同学直言,加州华人聚居,不少美国人对拼音的发音具基本概念,念中文名字不会错得太离谱,多数美国同学、教授等出于国际交流、教学等原因,乐意学习中文名发音以示礼貌。

取洋名冠夫姓 学者各有解读

众多华人新移民取洋名似是“入境随俗”,但也有部分华裔女性与美国传统背道而驰,婚后不冠夫姓。南加华人学者对于取洋名、冠夫姓也各有解读。

尔湾加大历史系教授陈勇指出,大陆来的新移民,名字拼音里面往往含有x、q、zh等美国难发得很准确的音,华人取洋名为方便和加快融入社会。取洋名的习惯与赴美时间、年龄、职业需要等因素有关,早期移民取洋名少,近年来新移民较容易接受洋名。陈勇认为,美国社会高度多元化、国际化,新移民不取洋名对社交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洛杉矶加大人类学系教授阎云翔指出,名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身体发肤一样受之父母,代表集体文化及对祖先、家族的认同,非常重要。现代社会,名字仅是个符号,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不重要,更多关系到方便。

赴美至今仍保留中文名的阎云翔,以亲身体验指出,美国人打招呼喜欢叫名字,取洋名是便利他人,非正式场合使用有助消除交流障碍。能否帮助新移民融入美国社会甚至取得成功,阎云翔认为,取决于个人的努力,洋名只是在微观的人际关系有所帮助。

名字洋化许多华人OK,不过学美国人冠夫姓,广大华人女性却say no。陈勇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嫁给华人丈夫的女性不冠夫姓者甚广,也有许多嫁给白人等其它族裔丈夫的华人女性选择冠夫姓。

不冠夫姓对华人女性在美国社会的生活是否有影响?阎云翔和陈勇持肯定态度。陈勇以身边朋友为例,有位华人母亲送孩子去学校,因为没冠夫姓被老师认为是继母。阎云翔也承认,不冠夫姓在公开场合不便,往往需要对自己的身份说明。从更广泛层面而言,不冠夫姓更彰显女性个人主义,无论对华人或主流社会女性的职场成败,不会有实质影响。(骆舒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