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华人移民对精神病认识匮乏引发的问题 /

华人移民对精神病认识匮乏引发的问题

每个人在社会都受到各种压力,在突然事变之中往往会触发轻重有别的精神病症,如何舒缓压力,并面对家人性情突变的情况,对华人移民而言早已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最近本报接到一宗请助电话恰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本周二一位来自北京的刘女士,非常着急的向本报查询本地精神病服务资讯,原因是她的一位从事IT业的朋友,抵加仅年余,可能受最近被解雇的影响,性情大变,突然出现严重的自残精神病状,情形令人惊恐,在家人及朋友合力帮助下,将他送入医院急症室,或许由于语言沟通及对病理情况解释的问题,在急症室内足足等了一个晚上,七个小时无人照理。

等到第二天早上,他们在急切之下,只有再将病人送往家庭医生诊所,寻求紧急帮助,但由于病人到加后并未在家庭医生处正式登记,也无病历可查,而且当时病人怪异举止已吓坏了诊所内其他病人,医生就建议再将病人送往医院急症。等到了医院,又坐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有精神科医生出现进行医疗,病人病情得以缓和。

刘女士与丈夫在不辞辛劳帮助同胞之中,焦急地想了解,遇上这种突发性精神病情况,亲朋好友如何去应对,当他们看着神志不清的朋友,在医院内捶胸撞头,性情大失受著煎熬,他们真是手足无措了。

这种状况未必只是特殊个案,尤其对新移民而言,不熟悉加国医疗服务资源,面对突然变故完全不知如何去应对,甚至误判局面酿成悲剧。

康福心理健康基金会主席张培德对此表示,加拿大实际上有远比中港台优越的精神病治疗服务体系,只是华人知之不多。在加拿大患有精神病症的情况并不少,5人之中就有1人患不同的疾病。

华人新移民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就更大,容易诱发精神病症,所以家人遇上突变情况,就应多关心亲人的心情变动,如果出现焦虑、忧郁、茶饭不思等先兆,就应去看医生,或者到康福协会等社区服务机构咨询,如果真的出现突发性的自残或伤人的精神病状,在生命有危险而不能控制局面下可以致电911求助,这样可能在进入医院急症室时得到更快速的治疗。

对于华人新移民患精神病的情况,康福协会行政总监钟正源表示,康福近年来接受进行辅导治疗的大陆新移民精神病患人数确实大有增加,人数有50多位,占总服务病患的十分之一水平,但并没有数据显示大陆移民精神病患病率就特别高。

但有一点很肯定,就是包括来自香港、台湾的移民,华人都非常抗拒精神病治疗,不了解精神病常识,大家可以不忌讳谈癌症或其他疾病,却不敢谈论家人生精神病,心理上非常抗拒,有病症初期也不愿面对,回避问题,很容易使病人病情更为严重。这是由于传统社会心理影响,担心提到精神病就会受到歧视,但在加拿大有很好的精神病医疗环境,根本不需要有这种顾忌,康福协会多年来一直在社区普及这方面的教育,就是为了消除华人对精神病的恐惧心理,正确面对各种心理压力。

对于很多华人不了解本地精神病治疗程序情况,钟正源介绍称,一般情况下,出现精神病症后可以去家庭医生处诊断,然后转介到专科精神病医生医治。如果不清楚心理辅导、精神病治疗情况也可以向康福协会咨询。各家医院都有精神科,而且还有特别针对精神病的“危机小组”,有些时候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或医院转介,“危机小组”也可以上门服务。自然在目前公立医院体制下,见专科医生等都需时间预约,但通常都可根据病情得到及时治疗。

在万一出现危急精神病发作情况,该如何处置?钟正源表示,通常病人事先都会有些先兆,家人仔细观察应有感受,如果真的出现发作情况,首先家人要镇定,不要激动,尽量使病人情绪舒缓下来,然后送病人就病。有些情况下,病情完全不能控制,特别是病人会危及到他个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那需要打911,寻求警方的帮助。但在非紧急情况下,不要轻率打911,不仅是警力的问题,而且警察到场会强迫向病人戴上手铐,可能会激化病人情绪或造成一些身体方面的对抗,所以这只是非常时刻所用的强制手段。

对精神病的认识,包括华人社区在内的许多移民社区都在学习、进步之中,即使是欧洲移民,有些来源地以往也没有精神科医疗服务,作为艰辛开创新生活的华人移民,更多认识,也能更多避免可能发生的危机,以一个更良好的健康心态去迎接未来挑战。

(原题为:当突变疯狂来临 华人对精神病认识匮乏引发的问题)

(王迅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