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俺真幸运:也来说说俺遇到的中国人 /

俺真幸运:也来说说俺遇到的中国人

绿园<<被同胞拒绝>>一文,很多跟贴都有同感:中国人小气、窝里斗、冷漠、势利等等。这样的结论跟俺的经历很是不符,想了好久,不说说觉得对不起那些俺遇到的中国人。别提家里人和亲戚朋友对俺的关爱和帮助了,那是“罄竹难书”。也别提在贫困山区遇到的全心全意奉献自己的山村教师,那道德起点离俺太遥远。就说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通人吧,俺离家以后是处处地地都靠的是“同胞相助”。

想当年上大学第一次离家,6个人一个宿舍,同吃、同住、同玩乐,情同手足,俺的同学都是那样纯真善良。病了,陪俺上医务室;逃课,帮俺抄笔记;早上偷懒,帮俺打早餐......全班37人,咋也想不出个“坏人”来。没有他们,俺的青草岁月真是苍白如水,淡而无味。

工作以后遇到的同事也是知书达理,热心助人。比起其中的许多人,俺真是惭愧。比如同住的小苗吧,总是不怨其烦地帮朋友的忙。那时,咱们当教师的借书证一次可以借三十本书,她有几个特爱看小说的外单位的朋友每星期都跑来让她借书。那时的图书馆还没自动借书机,每借一本书都要用手来登记的,还要一式两份,几十本书,抄书名都要老半天。每次看到她肩背手揽着大包小包的书回来,心里都为她的憨厚善良感叹。还有物理系的阿富老师,无论谁到他那借宿都可以,都快成为一些乡下来的学生家长的招待所了。有一次还将一位住不起酒店的女家长带到俺宿舍要求俺招待一晚。团委的秦,为了帮一位退休的老师买一张卧铺票在火车站排了一夜的队......现在回忆起这些不经意的小事来,心里暖呼呼的。

第一次出国,来接俺的同胞红比俺早来三年,是个性格象小羔羊的女人,温柔如水。俺和她的交情说起来也就是在校园里见面点头招呼而已,初次到英国却得到了她和丈夫无私的帮助,吃、喝、拉撒都帮俺安排妥当了。刚来时吃不贯西餐,隔三差五地跑到她家混吃混喝,她夫妇俩也还是学生,一个博士,一个硕士,还带了一个女儿,生活也不容易,周末还到餐馆打工,但对俺总是热情招待,每每想办法弄出丰盛的一桌。后来俺到了另一个城市,很少联系,但俺知道在无论什么时候在那个天涯的小城里有一扇门总是为俺敞开,心里有什么在暖暖地流动。

在f城遇到的杨博士夫妇,专门抽出一个星期天特邀请从没去过伦敦的俺一起去,花了一整天带着俺到处游逛、拍照,还请俺到唐人街吃午餐。后来俺才从别人那听说杨博士夫妇免费带国内来的新生游伦敦都不下N次方了。

后来课余时间也到中餐馆打工,无论是香港的老板、马来西亚的老板娘、福建的大厨、厨房的帮工......都对俺关照有加。在家里连碗都不洗的俺,初次端起盘子脚震手颤,将饭菜都打翻在地。所有的人都跑来问俺要不要紧,一句责备话也没有。吃饭的时候若俺来晚了,定然留有饭菜。老板娘让俺不打工时也到餐馆吃饭。毕业离开那天,老板全家开车送俺到伦敦的火车站。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很久,厨房里的大叔大婶们还常常来电问寒问暖。

在m城又遇到了一群情意深长的同胞,学习上、生活上都得到了他们的很多照顾。同济大学来的l教授毫无吝啬地将自己学术上的新思路与大家共享;杭州来的苏不厌其烦地指导俺的毕业论文......

别的都不说了,看网上的博客,是虚拟的,但更真实地反应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文如其人啊。每每流览那情真意切、散发灵性的文章,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温暖。

俺真是非常的幸运,认真回想起来,亲身遇到的国人中还真找不出 “衰人”来。尽管俺对神总是持怀疑论,但在这点上,神真是待俺不薄啊。扪心自问:要是俺遇到困难时咋办?俺肯定毫不犹豫直奔华裔面孔而去。谢谢神!谢谢大家!祝大家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