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号召5000万人向中国争取双重国籍 /

号召5000万人向中国争取双重国籍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去年底首次提出设立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再度引发海外华人就「双重国籍」这一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对此,现已移居美国纽约州的加拿大普通话华人联合会前会长矫海涛已在日前执笔草拟了民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修订案),公开徵求海内外公众的意见,并已开始在网上徵集支持者的签名。

明报图片

上述修订桉在综合民意进行修改之后,即将在今年2月中下旬直接送达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公安部、外交部和国务院侨办,力争透过各种渠道来反映民意呼声,尽快促成中国官方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正式提桉,提交给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项和审议。

92%中国移民盼承认双重国籍

矫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採访时指出,有关「双重国籍」的讨论在北美的华人圈内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根据加拿大普通话联合会在2003年开展的一项网上民意调查的结果,多达92%以上的中国大陆移民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或对等承认双重国籍。该项网上调查历时16天,共访问了1,888名中国大陆移民。

矫海涛(明报图片)

当时,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曾到访多伦多,矫海涛代表加拿大普通话联合会当面向其反映了中国大陆移民的上述诉求,后又将有关上述民意调查的报告直接送达中国中央、中国国务院、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领导人。

儘管有关上述民意调查的报告在被送交后犹如石沉大海,但自2004年以来,全国政协已多次有委员提出关于承认双重国籍的提桉。例如,在2005年,民建中央曾在两会上提交党派提桉,建议中国承认双重国籍,并提出让海外移民涉足政治,以公民身分参加人代会和政协会的设想。

不过,针对中国是否可以实行「双重国籍」政策这一议题,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曾在2008年8月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愿为华人提供便利和服务。

许又声说:「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不仅有利于海外华侨华人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疑虑,增进互信。」

矫海涛早前曾撰写了《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三大恶果》一文,被全球各地30多个中文网站转载。其后,他在读者建议下,执笔草拟了民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修订案)。

在他看来,「双重国籍」这一议题,不能仅停留在呼吁的层面,应该从务虚向务实发展,为如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提供样本,这样才便于更集中地表达民意,送交国内有关部门,希望能引起国家的重视。

可承担双重国籍部分职能 国内专家促设海外公民证
据统计,世界上现有约90个国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程度地承认和接受「双重国籍」,另外一些国家大多持默认态度,即:不承认本国公民的外国国籍,也不因本国公民拥有外国国籍而剥夺其本国国籍。

然而,随?时代的变迁,很多在过去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现已有所改变。

例如,韩国的国籍法修订桉已在去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主要针对海外韩侨等群体,允许其有条件地持有双重国籍。又如,越南已在2009年承认双重国籍。据统计,已有多达350万的越南归侨重新获得了越南籍。

再如,印度虽没有完全承认双重国籍,但採用了一种变通承认的方法——发放海外公民证。根据印度的政策,只要不是在与其敌对的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或孟加拉国,印度侨民均可领取海外公民证。从2005年开始,印度已经发放了400万海外公民证和700万海外印度裔卡。

而在中国大陆,自2004年以来,全国政协已多次有委员提出有关承认双重国籍的提桉。除了民建中央曾在2005年在两会上提交党派提桉,建议中国承认双重国籍之外,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朱永新在去年的两会上表示,世界各国都把吸引优秀人才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承认双重国籍,就是其中的办法之一。他建议先行探索在部分海外优秀人才当中建立特殊人才护照的制度,等取得经验后再研究是否承认双重国籍。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在去年的两会上提交的建言书中建议修改国籍法,採用港澳台地区针对双重国籍的默认政策。在他看来,较为实际的做法是要求中国政府放低中国「绿卡」的 门槛,同时,出台类似「海外公民证」或「海外华裔卡」的政策,以此承担双重国籍的部分职能。

上述「海外公民证」,是指原籍中国的华人可终生免签证回国。「海外华裔卡」适合海外华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可15年免签证回国。两证均可享受除了选举和被选举等政治权利以外的中国公民的待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