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51周报:跟邻居出海捕龙虾的有趣经历 /

51周报:跟邻居出海捕龙虾的有趣经历

印象中国内餐桌上国产的龙虾、鲍鱼、蛤蜊、海参等,都是渔民利用滩涂养殖的海产品,这样的产销链条也成为不少中国渔民发家致富的渠道。由此想当然以为加拿大龙虾也是人工养殖的。到了海边才知道,如此大量的、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外市场的著名北美龙虾,竟然全部都是野生的,像打鱼一样,渔民们也要开船出去几小时到远海捕捞。想象着可以从大海里捕到那么多野生的、张牙舞爪的大龙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于是忍不住向邻居提出了“跟他们出海捕龙虾”的要求。

蓝天碧海、空气清新。奇怪的是加拿大的海边嗅不到海腥的味道,离岸边不远的房子虽已经历200多年的风霜却依然看不出被海水中盐份侵蚀的破旧。正值隆冬并不觉得寒冷,两件毛衣外加一件出海必备的防水服 rain suit就够了。看到船如约而至,想到就要出海体验虾笼开打时的期待、龙虾被抓出笼时的兴奋,笑容都凝固在脸上了。

带我们出海的渔船靠岸,船上俩个大汉John 和 Sean 用绳索将船稳定在岸边以方便我们上船。John 和 Sean 看起来都在30岁左右,脸上总带着微笑,对我这个远道而来者十分和蔼,让原本有点担心或因这个唐突的要求而不受欢迎的顾虑烟消云散。

这位笑嘻嘻的老者就是Jimmy McDormand 船长,几十年的捕龙虾老手,对这一海域的地质、海流、龙虾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当初听我说想跟他出海看看如何捕龙虾,便爽快地答应了。我曾小心地询问船长:你们是否会认为女人上船不吉利?他一笑置之:我们认为女人是幸运之神。

上船后小船一个拐弯向捕虾场开去。听他们说,他们一早5点就出发了,先到远处3~5个小时路程才能到的几个捕虾场收过龙虾,最后才转到离岸最近的渔场作业。此时接上我,是为了即让我体验到如何捕捞龙虾又不至跑太远过于辛苦,所以不过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船停下来,John顺着标志气球将固定虾笼的锚收上来,绳索与滑轮固定好,启动滑轮,几分钟后虾笼便浮出水面。

John 和 Sean十分熟练地顺势将吊上来的虾笼放在作业架上。Sean的工作是打开上面的盖子将里面的龙虾拿出来,个头大的放到傍边的箱子里待查,明显小的随手扔回海里。John 则麻利地将一包小鱼和一个鱼头(事先专门买的虾饵)叉在笼子里的铁焊上。这是流水作业,俩人的工作一气呵成,几乎同时完成。

看!这个龙虾个头够大!Sean 高兴地举起龙虾说。别看它两只大钳子挥来舞去的很凶,只要抓住它的后背,大钳子便全无用武之地了。

来看看龙虾妈妈!上万的卵附着在她的腹部,密密麻麻的看着煞是喜人。Sean在这只big mom 的母龙虾尾翼上剪了个三角形做记号,意在提醒其它渔民不要将她变成人类餐桌上的美食,英雄母亲将放归海里继续繁衍后代。那么我们吃的龙虾里面就没有母的了吗?有,那些过了育龄或虽尚未成年但个头大的母虾,就没有“孕龄妇女”这么幸运了。

哈哈,通体鲜红色、双眼皮大眼睛并有着类似女人的性感红唇,见过这么漂亮的美人鱼吗?随虾笼上来的不仅有龙虾,还有螃蟹、寄居蟹、鱼,这条红色鱼如此鲜艳,还是第一次看到。

利用从一个虾场开往另一个虾场的间隙,Sean要用卡尺逐个测量箱子里的龙虾,以确定他们捕捞的所有龙虾都符合政府规定的标准,不够尺寸的会毫不犹豫扔回海里。每个渔场要收20个笼子,尽管笼里很少“空城”但多数龙虾因个头小而被扔回海里,真正留下的不多。有一次20个笼子只收了4只龙虾。

当20个虾笼被逐一吊起、验收过龙虾、并放上小鱼和鱼头做虾饵后,这个虾场的工作就告一段落,被绳索串着的捕虾铁笼随着渔船启动开走顺势逐一滑入海里,继续守株待兔般等待龙虾入笼觅食。Jimmy和他的伙计们将在家休整2~3天再出海,周而复始重复着他们的捕虾生活。

夕阳西下,渔船返回港湾,一天的捕虾工作结束。
今天Jimmy 的船共捕得4箱约200公斤,他们将装满龙虾的箱子码放在离岸不远处用木桩围成的海水围栏里,有点像电影里看到的水牢,上面上锁。箱中的龙虾在天然海水环境中存放一周左右仍个个鲜活。Jimmy说,等价格涨上去再卖。

龙虾好吃但不便宜,就连本地人也将吃龙虾当成对自己的犒赏。今天龙虾的价格是5元一磅,我买了6只共10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