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薄熙来事件 中共缘何举起了“牛刀” /

薄熙来事件 中共缘何举起了“牛刀”

【多维新闻】从王立军出走,到薄熙来被免,这场剧情“诡秘”的政治大戏开锣至今高潮迭起。揣测、传言、揭秘、预知……与中共的讳莫如深不同,外界舆论无所不用其极,为这一事件“增戏加料”,甚至谣言四起。自从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中共对外一直保持着的团结形象,从领导层的更替,重要人事的安排,一直到意识形态等领域,都展现着平稳和团结的局面。有中国政治观察人士称,随着重庆这一轮风波的演进和薄熙来的去职,中共一直力图展现的团结似乎开始出现裂缝,甚至引发一场“地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人们疑惑“昨天还被人民称赞、敬仰的好书记,今天却被免职?”而北京方面的“语焉不详”更是加剧了人们对于事件本身究竟如何,事件将走向何方的疑问。中共中央缘何举起“牛刀”?俗话说:杀鸡焉用牛刀。那么薄熙来对目前的中共高层来说是一只简单的“鸡”,还是一次巨大的危机?这些都伴随着事件披露的不够充分而被人们猜测、解读,甚至有一些事实可能会永远被湮没。但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还是可以让人们一探究竟。

中国再现政治风波?

薄熙来去职至今,重庆媒体突出报道重庆党委、政府,以及重庆警备区等重要机关“一致表示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表忠心”宣示。市长黄奇帆还召开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安全工作,“严防社会政治事件发生”。这般反复强调要防范社会不稳定,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异动的高度警惕心,也凸显了中共高干子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免职事件的潜在影响与冲击力。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中国政情专家称,薄熙来被免职对政坛的冲击有可能与23年前的那场“风波”相等同。这样说可能高估了薄熙来的地位与影响力。不过,如果以近20年为界,这次中共对重庆进行闪电式换人处置,确实是高层第一次出现围绕国家发展道路的明显分歧。

尽管事前也公开表明拥护中央路线,但以“唱红打黑”为标志的薄熙来,显然与中央的改革开放路线有相左的地方。如果说这个态势此前还隐隐约约,没被人挑明。(如胡锦涛自2008年后,多次赴广东调研,却从未去过重庆,也只不过是被视为对中央政策路线作出的表态。)而到了总理温家宝在两会后的记者会时,回答王立军事件时两次提到了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总结文革教训的重要文件,“路线问题”已经被温家宝以近乎明示的方法点出。

应该承认,重庆并非所有做法都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形成冲突,但是它过去几年的宣传,确实释放了与现今政策不完全同步调的政治信号。事实上,去年末重庆就开始“政治转身”,但是也许之前造势太猛,覆水难收。终于在今年2月初的“王立军事件”后,让薄熙来的政治前途急转直下。至今,外界仍不能确定中共所给出的“不再兼任”是否就是他的最坏结局,还是有更严厉的惩治在后头。

2月初王立军事件初爆发时,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就对外称其为“孤立事件”,这个说法一直持续到3月“两会”召开,但最后薄熙来闪电下台,这番急转弯许多人猜测是因为重庆市领导擅自对外放风,而且放话间接要挟中央领导人去重庆视察,显露出不服从中央的倾向。这条界线一旦越过,自然不会被容忍。

通过这场政治震荡,再次肯定了改革开放路线,消除了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长远发展与“十八大”顺利召开,应该说是件好事。

近期,有网上传言称王立军接受调查时,抖出更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有媒体报道,王立军手里掌握着不少对薄熙来不利的证据,而且就在他出走美国领事馆之前,他还亲自写信到中纪委,揭露了薄熙来的一些不法行为。这些消息目前都难以证实,但也可见此事还在发酵的过程中,最终官方或许也会以非“路线错误”来对外说明薄熙来变故的原因。

就此体现改革方向?

“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是被经常拿来比较的两种指向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今,随着薄熙来的去职,有人认为“重庆模式”也被宣告破产。人大教授张鸣指出,薄熙来垮台宣告“重庆模式”破产,发出了走向一条更现代化的、而不是过度左转的改革道路。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重庆模式并非单纯的“唱红打黑”,薄熙来的去职只是“薄熙来模式”的出局,而并非重庆模式的全盘被否定,尤其户籍改革、保障房建设等具体措施上,重庆确实有其值得称赞之处。“简单地否定重庆模式,与简单地肯定重庆模式一样,缺乏思考深度。”

中山大学学者肖滨曾对两种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重庆模式与广东模式的差别也就在于上述两个治理机制的搭配不同,主政者的取向不同。两者都试图打破目前的胶着状态,只不过,重庆模式在强化大政府的管理机制。这几年来,重庆实施的唱红打黑、政府强力推动农民进城、政府大力兴建保障房等政策,都指向这一方向。

与之相反,广东模式指向了市场和社会自治。近年来,广东各地在不同层面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包括广州政府的预算公开化,顺德的“党政联动”大部制改革,河源与惠州的网络问政、深圳党内民主的试点以及广东最近提出的社会管理中的“多元共治”等。汪洋对于法治的强调,也是合乎上述变革之逻辑的。这些就构成了一个取向鲜明的“广东模式”。

也就是说,重庆模式和广东模式都试图对目前的混合体制的内部紧张作出回应。区别在于,重庆模式准备通过部分地回归原有体制,缓解当下的社会冲突。广东模式则因应市场和市民社会的扩展,推动制度变迁。

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值此薄熙来“跌倒”之际,连同重庆模式“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显然过于简单。对于重庆模式、广东模式,甚至其他可能存在、还没有被人总结出来的模式,不必忙于下结论,更不应一时之风吹草动就全盘否定。无论如何,这样的竞争本身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发现最有助于解决当下中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方案。

重庆不应就此沉沦

众所周知,重庆是近些年发展较为快速的中国直辖市,虽然中共在免去薄熙来重庆市委书记之后强调这是中央正确领导的结果,但这些都显然与主政重庆的薄熙来密不可分。当初薄熙来提出“五个重庆”(森林、畅通、平安、健康、宜居),是把目标定在2020年的,如今重庆换帅,按照中国一般的“换个人换个发展方式”的思维,“五个重庆”等薄熙来定下的建设重庆方式是否就此打住,值得观测。

在任职重庆市委书记的几年之中,薄熙来给重庆了不一样的改革实践:以“唱红打黑”为主体的社会治安整顿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地票交易”、“户籍制度改革”、“公租房建设”为标志的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五个重庆”、“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共富十二条”、“官员下基层与群众同吃住”等民生工程;探索“一头在外”的“内陆开发高地”战略,重组国营、民营、外资三驾马车、优化经济结构等等。

重庆民众大多认为,薄熙来在重庆专注于打黑,解决了很多猖獗的黑社会;在经济上,重庆有很好的发展也被认为有薄熙来的功劳。针对重庆政坛这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民间出现了希望继任者执政的时候可以继续为老百姓谋福利,不要忽略了百姓的利益的呼声。

在宣布薄熙来去职的重庆领导干部大会上,继任者张德江表态紧跟中央“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改革开放”。并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清醒坚定;坚持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尊重实践,依靠群众;坚持反腐倡廉,干净干事。

对于继任者,《经济学人》说:好消息是张德江有经济学的学位;坏消息是这个学位是金日成大学发的。不过,不能忽视的是,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曾先后主政过吉林、浙江、广东等地,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此外,张德江重庆之旅显然是个过渡,重庆的为未来走向何方仍有待观察,但显然不会有如薄熙来时代那样“人尽皆知”。即便如此,重庆毕竟是人民的重庆,是中共的重庆,不应该被忽略被打压被沉沦。

(季北群 撰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