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华人女孩卢婧:让歌声放飞自己的理想 /

华人女孩卢婧:让歌声放飞自己的理想

认识卢婧是在几年前多伦多的一个演唱会上,她的歌声之美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她的身材娇小玲珑,但身体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在舞台上洒脱奔放,让人很难与眼前这个安安静静的姑娘联系在一起。其实卢婧在多伦多的舞台上已经活跃了十几年了,只不过以前参加的演出以香港社区为主,所以她并不为大陆华人社区所了解,她希望用自己的歌声为多伦多华人社区带来更多的欢乐。

卢婧坦言,音乐是她的最爱,但是音乐很难让她在加拿大谋生,为此在约克大学音乐本科毕业后,她继续学了marketing,目前在多伦多一间公司就职。

卢婧11岁跟随父母移民加拿大,至今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她说,和中国比起来,她还是更适应加拿大。所以在2008年3月她参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并夺得月赛冠军的时候,朋友劝她留在中国发展,她尝试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感觉不适应、不喜欢,义无反顾的回到加拿大。

卢婧

卢婧移民前与父母生活在福建漳州。她的父亲那时是公务员,虽然没有从事音乐工作,但他是个标准的音乐青年,平时就爱唱歌,只要他在家里,家里就总是歌声不断。卢婧听到爸爸的歌声,就会特别乖巧。她说:“要说最早的音乐启蒙老师,该算我爸爸”。卢婧的舅舅这样形容:“卢婧小时候最容易哄,不管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不管她哭得多厉害,只要打开收音机播放音乐,她马上就笑了。”

卢婧说,小时候和其他新朋友一样,她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喜欢表演,一上舞台就兴奋。卢婧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从这时开始崭露出来。一首全新的曲子,只要跟唱几遍,她就能掌握个八九不离十。学校组织的大大小小的晚会活动,都能看见她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的身影。卢婧在国内没有专门拜师学艺过,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模仿。她说:“小时候我最常模唱那英的歌曲,还经常跑到舅舅开的歌舞厅唱卡拉OK。”

爸爸妈妈看她喜欢,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他们陪她上艺术班,声乐、钢琴、舞蹈,什么都学,星期天几乎没闲着。卢婧说,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是,有些孩子是父母逼着去学的,而她是央求父母去学的,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从没觉得累。除了音乐,卢婧还学习国画,8岁的时候还获过全国儿童比赛的二等奖。卢婧说,后来没有更多时间去学国画了,她至今还觉得挺遗憾。

能歌善舞的卢婧

卢婧说她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她始终把唱歌当作一件很快乐的事情。13岁时,她就自己报名参加比赛,结果没有赢。15岁开始正式拜师,接受音乐培训。她先后向香港艺人杜丽莎、菲律宾老师学习发音、演唱技巧。为了更快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她专门到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美声,几乎每天下午坚持练歌几个小时。辛苦的付出,让卢婧的演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2001年6月,15岁的卢婧获得“2001年新秀歌唱大赛多伦多选拔赛”冠军及金嗓奖,同年10月又获得“2001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季军。之后卢婧陆续获得首届九洲华人歌唱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获首届中华闽南语歌唱大赛季军等多个奖项。2009年9月2日,卢婧发行了她的第一张原创个人专辑,自己写歌自己唱,这张专辑融合了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

2008年2月,在朋友推荐下卢婧参加了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比赛。她在初到北京两三天的时间内,就加入到《星光大道》周赛的节目录制中,尽管时间仓促,但凭借丰富的表演经验,她顺利地赢得周冠军。卢婧说,参加《星光大道》比赛前要准备4个节目,有歌曲,有舞蹈,得一遍又一遍地排练。为了让声音更有柔韧度,她必须坚持一天演唱几十遍歌曲,才能保证正式演出时发挥出正常水平。最后经过4关PK,卢婧如愿以偿地举起《星光大道》第二月月赛冠军的奖杯。

卢婧在51周报办公室接受采访

随后卢婧参加了2008年《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卢婧对这段经历记忆深刻,比赛开始前,就有朋友提醒她要去“活动”,起初卢婧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朋友的点拨下开了窍,但是她感到很迷惘,比赛就是比赛,为什么还需要搞这些东西呢?动辄几十万的资金投入,卢婧也没有啊。这个时候她才听说很多选手的背后都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有专门的公司去替他们活动。卢婧坚持没做任何小动作,结果是一败涂地。卢婧回忆说,那一年的比赛光是冠军就有三个并列,这让她很疑惑。

之后卢婧也参加过《星光大道》的巡回演出,这样的演出经历也和她想象的演出有很大差异,还有看国内那些渴望成名的女孩子那些陪酒、陪聊的节目让她无法接受,她说她不喜欢这些七七八八的事情,只要自己活得简简单单、正正常常就好了。最后卢婧在父母的支持下毅然放弃了在中国的发展,回到加拿大。

3月31日,2012 卢婧“近距离”迷你音乐会将在Markham 举行,我们期待卢婧为加拿大华人社区带来更多优美的音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