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美国福特汽车博物馆和生产线“一日游” /

美国福特汽车博物馆和生产线“一日游”

来多伦多好几年,附近各种名胜,古迹,风景秀丽的地方看了不少,也去过渥太华,还参加过加东3日游和美东4日游。单看风景仍不过瘾,总想换个新鲜:既调和身心,恢复疲劳,又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近来找到春假时机,全家早早起来,驱车直奔美国底特律福特汽车博物馆。先参观汽车博物馆,后参观福特厂汽车生产线。傍晚驱车返回。整整一天时间,虽然觉得有点累,但内容丰富,见识广泛,该看的看了,想买的买了,觉得不虚此行,收获颇丰,而且印象深刻,似乎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之感!华人移民有机会值得一去!

福特汽车博物馆内容太丰富了,它不仅展出福特公司百余年来从开创首辆汽车,历年生产各种汽车,国际比赛获奖汽车,很多种总统用过的豪华汽车等,几乎 见证了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而且还包括了许多庞然大物:如蒸汽机火车头,巨型发电机,电动机;还有从皮带车床到数控机床,重型冲压设备;还有飞机,农机,矿山机械设备等等。因此,这里展出的不仅是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而且也是美国机电工业发展的缩影。这个展览不但深深吸引了成年人,而且吸引爱好机械汽车的青少年,遇到那么多漂亮汽车和各种从未见过的巨型装备,看得眼花缭乱。

更加吸引他们的是多种现场冲压的小型汽车模型,放入硬币,冲出车模,立即取走。还有放入钱币把它直接冲压成漂亮纪念章,立即取走。更有青少年们相互比赛臂力的手摇发电机(灯光显示)。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博物馆竟收集到非常珍贵历史文物:如1865年美国林肯总统遇刺时的座位:当时他坐在福特剧院一个座椅。还有另一位总统肯尼迪1963年遇刺时坐的汽车:一辆敞篷林肯牌汽车。二者都完好地保存,成为博物馆独特展品。

博物馆门口停有专门大巴车把参观者分批送往福特工厂参观流水生产线。庞大的厂房内正在生产F—150汽车。大厂房设有位居高处的参观专用走廊,居高临下,把整个流水线从另部件到总装线的传送关系,一目了然,看得一清二楚。厂房内设有历史影院和制造工艺影院。前者介绍公司刚刚成立时的10多人手工作坊式的单件生产方式如何转变为现代化的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以及公司发展历史。后者以立体电影方式,声光并美地介绍冲压成型工艺等等,机声隆隆,仿佛身历其境。走上观景台至高点,可以俯视厂房顶部种满各种花草植物,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土壤,空气自然条件,不仅采光好,而且冬暖夏凉,符合环保要求。整个工厂厂房设置充分表现现代化工厂设计的先进理念。虽然福特工厂也走过湾路,但百余年来经久不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有二家申请破产或要求政府注资。只有福特公司坚持下来没有破产,而且拒绝政府注资,主要靠自己力量顺利度过危机。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1863年出生在底特律附近小镇德尔堡一家有90英亩土地的农场主家庭。他自小爱好机器与修理,16岁到底特律一家机器店当学徒。1891年他加入爱迪生照明公司,他与伟大发明家爱迪生成为至交,得到很多帮助启示。1896年亨利在自己家中造出第一辆4轮汽车(时速20公里),1903年成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公司生产出T型车---属于百姓用的汽车,这是世界汽车革命的开始。最初售价每辆850美元,后来下降为650美元左右。1913年公司建成世界汽车第一条流水线,次年T型车占美国50%市场(共生产1500万辆)。亨利福特立志为老百姓造车的理念获得了成功。首创的大量流水生产线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福特公司成为美国底特律汽车城的奠基者。1930年左右,为了纪念“美国的创新精神,”亨利福特亲自设计建造了展示汽车及其对美国影响的巨大博物馆(占地9英亩)。如今福特公司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轿车和卡车制造商,公司雇员已达37万人。

没有动力的车辆,远处还有一大堆非常简陋的手推车自行车三轮车。

1902年美国总统大罗斯福乘坐的马车

汽车的体型功能在更新变化

这里展示的是几代美国总统座驾,其中包括肯尼迪被刺时所乘坐的林肯高级轿车。
最前面的是里根乘坐的高级防弹林肯轿车。

体型巨大的具有先进功能的香肠汽车

早期的各色各样的缝纫机

爱迪生发明的世界最早的发电装置和电灯泡

美国最早的蒸汽机

回家休息,余兴未尽,仍在思考所见所闻。记得近年从网上看到,孙中山先生就任大总统时,曾给福特汽车公司发信,要求他们投资中国,帮助中国建立汽车工业。网上公布了当年信件。由于当时中国处在军阀混战,兵荒马乱时期而未能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福特公司终于在中国建立3家合资企业(轿车厂,卡车厂,汽车研发中心),对中国发展汽车工业提供了帮助。而福特公司也从中国大市场取得丰厚盈利,顺利度过了经济危机,成为互利共赢的范例。如今孙先生遗念在中国大陆已经实现,中国有了强大的汽车工业。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