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上网成瘾:拿什么拯救你,华人孩子? /

上网成瘾:拿什么拯救你,华人孩子?

本报自推出“网络发展与子女教育系列报道”以来,在华裔读者当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不少读者纷纷来电来邮,向我们诉说自己的感受和遭遇。其中,最多读者关心和希望了解的是,如何拯救上网成瘾的小孩?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在本报举办的“网络发展与子女教育”研讨会上,这些问题都引起了广大与会者的重视与探讨。

90后的心声:
三大缺失令网络成替代品

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或摆脱网瘾?解答这个问题,不妨从“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的反向角度来思考。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就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他们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张园鑫

西门菲莎大学(SFU)大二学生张园鑫, 用一个90后的亲身感悟,代表这年轻一代与父母辈们分享了对于网络的普遍感受。张园鑫坦言,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85后、90后的他们虽然生活条件优越,却难免在生活中感到孤独。表面上自主、自立、叛逆心强,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认可,其实内心却脆弱无比,经不起挫折,其实这都是当下青少年的通病。所以,当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变得更加强烈,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得少、变得困难时,所谓的“代沟”就产生了。

这种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在家庭情感上的缺失,让孩子们只能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模式来满足倾诉、发泄、沟通等原本属于父母的“职责”。当然,也有的父母本身很愿意与孩子沟通,却碍于离异、工作太忙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青少年,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我们喜欢上网,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有多喜欢哪款游戏,或者有什么信息非看不可,其实它只是一种形式,通过漫游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来弥补父母无法给予我们的理解、沟通。”张园鑫说。

其次,同伴缺失,也是造成不少青少年沉溺网络的原因。“我们喜欢网上聊天,在网上交朋友,因为相互之间没有顾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开放式沟通和倾诉模式,帮助我们排解现实中与父母的隔膜、又缺乏可以“讲的来”的真朋友的那些失落、孤独、压抑等负面情绪。”张园鑫解释说。的确,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家庭内同伴为零。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网上聊天、社交网站,联网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虽然隔着一层无法跨越的屏幕,纵使是相隔千山万水,也依然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被人需要、受人认可的满足感。

分散上网时间: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我们改变不了时代环境,无法控制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它对孩子的潜在诱惑、危害,但却可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与兴趣爱好,让他具备抵抗网络诱惑免疫力。”曾任职外交官、目前为邦德国际教育机构校董的John Zhang谈起对儿子在兴趣培养上的心得,感受诸多。

John Zhang

John的儿子在加长大,因此从小对冰球(Hockey)耳濡目染,也渐渐产生好感。只因儿子某天童心未泯的一句“我想打冰球,因为他看起来充满男子气概,会有很多女生喜欢”,让John萌生了不妨让儿子试试的念头。冰球是加拿大的主流运动之一,不但在体能和技巧上有严格要求,更是要跨越种族阻碍,因为本地冰球选手中几乎没有华裔。不过John没有放弃,反而更坚定了要带儿子走上成为职业冰球选手的道路,因为这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可以同时锻炼身心、培养吃苦、坚韧和强健体魄的多方位兴趣。儿子在冰球上很有悟性,加上在父亲督促和支持下坚持不懈的训练,时间和心血付出后的收获,也让John颇感欣慰。“现在孩子已经成为所在冰球队的主力,放假回中国也会带着有兴趣的人一起,在那里掀起一股冰球热。希望以后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呢。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而换来的自信与成就感,是让他一生都能受益匪浅的。”John自豪地说。“孩子每天练球,虽然外人看起来吃很多苦,但他却在这项兴趣中乐此不彼。不但成绩没有影响,反而记忆力、身体等都变得更好。每天时间排的满满的,当然就没有时间上网了。而我虽然也为他的这项爱好花了大把时间和精力,却从不后悔。”

John强调,把时间献给对自己真正有益的兴趣爱好,如各种音乐、运动,或花在良好的习惯上,如阅读、书画等,一样可以让孩子感受所期待获取的各种正面力量,如欢乐、充实、自信、成就感等。

很多与会者都对John的看法表示赞同。“不讲理”地完全阻止孩子上网来防止上瘾,不但效果不大,反而有可能滋生他们更极端的行为。所以,帮助子女安排好时间、从小培养起良好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自觉地把每天的时间分配在各项不同活动中,既让生活变得充实,又免除了沉溺网络或其他不良嗜好的危险。

本拿比教育局学务委员王白进认为,相比中国填鸭式的教育体制,加拿大的学习环境就相对宽松很多。孩子有很多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又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很容易就沦陷到网络中。但就有人提出的“基础教育过于宽松”的问题,他认为这只是导致很多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客观原因。如何教导他们管理好这些充足的时间,以及帮助孩子在建立起独立性的同时,也培养他们正确的认知观和处事的原则,才是大部分家长需要努力的方向。尽管目前不太可能让学校开设一些“课后班”来丰富学生的放学后时间,但家长若看到孩子的某些长处或特点,可以通过让他/她参加校外的兴趣班来得到培养,同时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此外,王白进也表示可以让学校考虑开设专门的“网络教育”课程,来更好地帮助青少年了解使用网络与时间安排、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正确关系。

王白进

建立信任平台:
加强心与心的沟通

中国驻温总领馆文化领事韩宁、侨务领事郭歆,也分别从母亲角度强调了一个良好的“聆听—沟通互动平台”在预防子女沉溺网络问题中的重要性。在韩宁看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对网络一点都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那家长也会担心害怕。而即使发现子女有过度上网的苗头,也不要轻易判定他/她就是有了网瘾,更不要一下子采取绝对的措施。相反,俯下身来与其平等地沟通(在沟通过程中避免批评或负面评价,分析引导为主)、了解他/她所想,知道是网络上的什么吸引了他/她,再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只有建立了这种相互信任的沟通平台,孩子才愿意倾诉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再惧怕斥责,同时也更愿意听从你的建议。“人与人都是相互的。只要有耐心,不放弃,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理解醒悟的。”

韩宁
郭歆

郭歆则提醒家长,虽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兴趣爱好、借此来分散时间的做法,不失为避免网瘾的好方法。但千万不要让这些兴趣爱好变成带有功利性的,比如说一定要求在某方面达到什么等级、有多大造诣等,否则这些“期许”又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促使他们更有可能去上网来发泄这躲不开的新压力。

自律与责任:
孩子一生要学的功课

“自律、责任感,这是避免孩子上网成瘾的最有力武器。也是孩子人生中必学的功课,无论今后他们要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资深课外辅导教师陈红韵在经历过孩子网络沉溺的风波后,如此感慨到。

她那两个聪明爱读书的孩子,曾几何时也不幸沦为网络游戏的“奴隶”,耐心教导的方式无法奏效,陈红韵决定采取一般华裔家长舍不得用的招数——逐出家门。

陈红韵

“孩子有网瘾,家长也许是有一定责任,但并不是我们造成的。很多时候真的无法控制。和他讲道理不听,只有最后一招,让他体会到网瘾的后果。”陈红韵决定让孩子搬出去,“自己打工赚房租、生活费,所有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不读书成绩不好,日后没出息一辈子在麦当劳也别怪我们。”

对比强烈的生活,终于让她的孩子们了解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只为一时之快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网络世界多精彩,现实生活终究是不能逃避的。

陈红韵表示,今天我们谈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其实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诱惑代表而已,无论是预防还是解决,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正面引导。但在他们的一生中,有太多的责任要自己去扛,家长、老师是不可能包办一切的。只有自律与责任感,才是他们一生受用的生存要素。告诉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游戏的奴隶;做现实生活中的强者,而不是虚拟世界中的英雄。

原文标题: 拿什么拯救你,孩子?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