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高考?武大原校长:会开后门成风
“中国大学都一个面孔,都追求大而全,更像百货公司”、“高考暂时不能取消,取消的直接后果是‘开后门’成风”、“中国教育需要从知识游戏转向思想游戏”……
近日,受邀参加深圳特区报“名家论坛”的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接受记者专访。从高考制度改革,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到理想大学的模式,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这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呐喊一生的老教育家始终侃侃而谈。
犀利的观点,缜密的逻辑,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如果不是他偶尔侧脸重复询问记者的问题,记者常常会忘了身旁是一位年近8旬,右耳失聪的老人。
中国教育应从知识游戏转向思想游戏
“中国教育训练了一批批很会考试的机器人。”刘道玉表示,中国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学习能力却很靠后,这与中国教育的“游戏规则”不无关系。
中式教育“游戏规则”强调知识的传授,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中国孩子每个阶段的教育都伴随着考试,每个人都身经百战。他举例说,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问得最多的是“考试考了多少分”,而美国家长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在课堂上提出了什么特别的问题”。美国的小学生就能独立到图书馆查资料、作文献说明,但中国的大学生都不一定具备这种能力。此外,中国孩子迷信权威、迷信名家、迷信老师,“迷信”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与综合能力。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是成功的,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为什么会出现没有后劲?”他认为,知识仅仅是一种对人类过去实践的记录,知识的多寡、成绩优劣与人的能力没有关系,中国教育需要改变“游戏规则”,从知识游戏转向思想游戏。
对此,他提出“思想之光”理论,认为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四力”——想象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
高考取消会导致“开后门”成风
中国教育的重知识轻能力与“一考定终身”的现行高考制度不无关系。近年来,取消高考的声音此起彼伏,近日出现的湖北孝感的“吊瓶班”、东莞的“赤膊班”等事件,再次把矛盾指向高考。“很多人认为高考就是万恶之源,觉得取消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取消了会更乱。”刘道玉认为,高考取消后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免试推荐上大学,免试推荐的结果是“开后门”成风,社会不公成风。
“高考改革关键不是考的问题,而是录取的问题。”他给记者列举了一个他理想的“高考改革路线图”:第一步是独立考试,由国家考试院根据教学大纲独立命题组织考试;第二步是由大学独立录取;第三步是分类考试,组织艺体类、少数民族自治区等不同类别的单独考试。同时,为杜绝不公,取消各类形式的高考加分。
高校非“百货公司”不应追求大而全
一生致力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刘道玉曾写过一本书《中国高校之殇》,在书中深刻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有5大部分:大学理念之惑,大学体制之祸,校长遴选之错,大学学风之浮,教育改革之难。
谈及中国高校存在的问题时,刘道玉眉头紧锁神情忧郁。他特别提出了中国高校的一个怪相:没有特色,个个像开百货公司。他举例说,虽然在办学规模上、办学水平上,不同的学校肯定会有差别,但是它们在体制上、办学模式上没有区别。
“他们都在积极地扩张,追逐万人大学的目标;都在赶时髦,争设所有的热门学科,即使最小的学校都办起了法学院、商学院;都在努力地申办各个阶段的学位授予权,认为只有研究生、博士生阶段的教育才高级体面。”刘道玉说,这是中国高校很失败的一个方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高校既有公立大学也有私立大学,既有超过10万人的超大学校,也有只招6个学生的“袖珍”学校,既有男校也有女校,每个学校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强项与管理体制。比如,哈佛大学是校长说了算,耶鲁大学是教授说了算,哈佛大学有学派没有思想,耶鲁大学有思想没有学派,没有一所学校是雷同的,这些都是值得中国高校深思与学习的。
理想大学应学术至上立足长远
“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很多,但我不悲观,我相信,历史会前进,未来中国会产生一批理想的大学。”一直对中国教育改革怀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刘道玉表示,自己正打算写一本《理想大学》的书。
任何一所理想大学都是个性化的。刘道玉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的基石是:以人为本、大学独立、思想自由、学术至上、民主学风和创造不止。“大学教师一定要视学术为生命,像出家人那样用一生去追求,不考虑评奖、职称,放弃功名利禄,我们需要这样的教师,也需要这样大学。”刘道玉很认同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福斯特在就职演说中的一段话:“一所大学,既要往前看,也要往后看,唯一不能只看眼前。”他说,向后看才能知道历史,以史为鉴;往前看,是因为一所精英大学应当着眼未来,唯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陈景润在今天肯定会被解聘,因为他不发表论文,也没有成果,在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之前,早就得下岗了。”他认为,一所大学不能定位于为国家和经济利益服务,因为国家利益有当前和长远之分,很多大学因为眼前利益阻碍了视野,而不愿去追逐更长远的利益,这对大学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