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走近“军迷俱乐部”:告诉你玩枪的秘密 /

走近“军迷俱乐部”:告诉你玩枪的秘密

2011年9月,加拿大军迷俱乐部在Markham成立。几经周折,51周报记者联系到了军迷俱乐部负责人之一张大庆。

张大庆告诉记者,成立这个俱乐部实属偶然。起初是几个要好的朋友,大家都对军事和户外活动感兴趣,于是便经常聚在一起侃大山,或一起出去玩。久而久之便有了扩大这个圈子的要求,于是在一些同乡会和商家的赞助下,当真就组建了这个军迷俱乐部。

张大庆说,移民到加拿大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人们的业余时间多了,各种爱好兴趣就得以实现。他和几个朋友都喜欢军事,加拿大言论也自由,没有什么顾忌,世界军事热点、各国武器准备,伊朗、朝鲜、菲律宾与中国的军事交往,大家可以随便抒发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成立军迷俱乐部的基础。因为先有了赞助,于是俱乐部便组织了两期研讨会,一期是关于朝鲜问题、一期是关于南海问题。研讨会热烈程度超出想象,有些军迷还真不能小看,他们谈论起中国与朝鲜、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是一套一套的,相当的专业,有些看法也非常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军迷们收藏的坦克模型

军迷们也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除了海阔天空的谈论军事话题,大家更热衷的就是户外健身活动,像远足、探险、野营、钓鱼,都得到大家的追捧。

张大庆说,起初创建军迷俱乐部时也曾有过顾虑,虽说加拿大是个民主国家,但是军事话题毕竟有些敏感,他担心会被人误解,以为这些华人要干点什么,其实大家就是个爱好而已,他特别强调军迷俱乐部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也不受任何人领导,完全是一个兴趣爱好俱乐部。为了申明这一点,俱乐部章程开宗明义:本俱乐部力求为广大军迷朋友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编织起一条沟通和联系的纽带,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的桥梁。俱乐部组成形式为会员制,凡对军事领域感兴趣并能按要求提供基本个人信息的军迷均可免费加入。会员可接收本俱乐部提供的免费军事信息服务,参与军事论坛及研讨,应邀参加俱乐部组织的相关联谊活动等。

既然是军迷俱乐部,就无法与武器脱开干系。加拿大是个允许私人持有武器的国家,但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使用或买卖武器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很具体。很多人梦想到加拿大后可以去打猎,而打猎就必须有枪,有了枪还得有猎牌,也就是许可证,于是俱乐部专门开展相关讲座,并为会员申请枪猎牌提供服务。

张大庆

据张大庆介绍,要拿枪牌的第一关,必须年满18岁,并在加国某省居住半年以上,要提供无犯罪记录。然后参加学习,主要是相关法律、如何使用与携带枪械的安全课程,之后就要参加考试。考试除了笔试,还要考操作。

考过后,就要填枪牌申请表,政府还要做背景审查,申请者和家人都不能有精神疾病问题和刑事纪录。即使申请人只有打架纪录,也不行。通过之后就发给枪牌,每5年复核一次,如果5年里面犯了事,即使打架,只要查得到纪录,立刻就取消枪牌。另外枪枝到手,你可以带枪去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射击场,一个是维修点,而且你必须有一张《枪枝运送许可证》,让执法单随时检查。也就是说,就算是有了《枪枝运送许可证》,你也不能随便把枪随身携带,你不可以把枪带到公共场所。

张大庆说,很多人考牌是为了去打猎,甚至简单的以为考了枪牌就可以买枪,就可以去打猎,这是个错误的认识。其实在加拿大打猎是个很奢侈的运动,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费用也是相当的昂贵,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比如打猎要有长枪牌,短枪不可以打猎。有了枪牌还要申请猎牌,猎熊、猎麋鹿,都需要单独申请,而且还有数量限制,像猎熊,可能要一个团队才允许猎一只,能不能猎到是另外一回事。就是猎火鸡,也需要单独的猎牌,而且规定只能猎公,不能猎母,每年还有季节限制,只有有限的几天允许打猎。有些猎牌限量发放,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要抽签决定,还得看你的运气如何。此外,加拿大的猎区大部分是私人的,当然要取得私人的许可,要请打猎向导,费用不菲。同时,猎人还肩负动物普查的责任,比如你跑了三天准备猎火鸡却什么都没看见,要报告动物管理局,作为动物管理局来年决策发放猎牌的依据。

军迷俱乐部办论坛

军迷俱乐部成立后,将组织会员开展野外活动,教大家野外生存常识。比如野外迷路,受伤急救等等。同时俱乐部还将在军品准备方面为会员提供服务,比如特种服装、望远镜、指北针以及收藏品、杂志等等。

军迷俱乐部目前已经有会员50多人,以60后70后居多,当然也有少数孩子参加,张大庆说,既然是兴趣俱乐部,就希望有这个爱好的朋友们在俱乐部里交到朋友,找到快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