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一起散步老伴先回家:丈夫突发病去世 /

一起散步老伴先回家:丈夫突发病去世

近日来,心情不好。这是因为,突如其来听到一只不幸的消息,说是上海的一位老年好友,陈医生的丈夫死了!真的还是假的?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其丈夫人高马大、精神抖擞、热情奔放的形象,立时又呈现在自己的眼前,眼泪禁不自禁地流了出来。

陈医生,上海人,60余岁,活跃、能干、年轻,看上去只40出头,三甲医院当医生。夫妇俩移民加拿大,多伦多市,跟着独生女儿一起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说起我们的认识,是在一起赌场玩,听到她的上海乡音,吸引到一起来了,有共同语言,谈得投机热络,自然就成了好友。

去年十月,他俩告诉我,今年准备回家过年。按规定在沪住五个多月,按期返多。4月上旬,我们又在赌场相聚,饶有兴味地谈谈上海的情况,尔后,就没有见到他们。何故?她的一位邻居告知陈医生丈夫出事的过程:一天,晚饭后,他们夫妇俩,在春意盎然情意中,到附近地区散步,双双开开心心,迈步在美丽的人行道上,欣尝着各家门前美妙绝伦的私家花园,有说有笑,乐不可吱!陈医生感觉有点累,家里还有些家务,提出回家吧!其丈夫说,你先回家,我还想再玩一会儿。陈医生回家后,做些家务,天色就暗下来,怎么丈夫还不回来?于是,陈医生焦急地在大门前等侯着,等呀!等呀!晚10时了,还没有回来,知道出什么事了,全家人立即出动寻找,并立即报警,终于在路旁,发现丈夫躺倒在地,经查:心藏已停止跳动。亲人悲恸之声,惊动天地!
陈医生后悔地说,我俩一起出去散步,为何不坚持一起回来呢?太麻痹大意了,总以为他身体很好,哪知会突发萃死的悲剧呢?

陈医生又哭着说,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要想得多些和周到些,我们年纪大的人,两人应该跟进跟出,随时随地有照顾,如果我不先走,两人一起回来,可以及时发现特殊情况,立即打“9.11”呼救,我夫君就有可能救得回来!

陈医生的具实际意义、肺腑之言的教训,有力地证明:老伴、老伴,随时相伴是多么重要呀!有一次,我们老年朋友,在小区活动中心,谈及此事时,大家深表同情,对于笔者提出的:老伴、老伴,随时随地相伴的观点,在座朋友都频频点头:“称是”。

笔者还有一个事实证明这个观点的现实意义。今年一月份,下大雪后的次日,天气放晴的那天。我和老伴一起去看家庭医生,在回来的路上,一位华人老妇,正在将垃圾筒拿回家,看到我俩走过来,她对我俩说:“看到你俩一起走,我真羡慕呀!”说着按面而泣!我俩上前好奇地问:“阿嫂,有何苦恼呀?”她哭伤着脸说:“五年前,也是这么个好天气,我丈夫突然间提出,到外面附近走一圈,我想:附近走一圈问题不大,由于我家里有事,没有陪他一起去,谁知,一去不复返。路上行走突然间心藏病发,晕倒在地,路过人发现,即送医院抡救不治。医生告诉家族,心血管疾病突发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抡救,越快越好,时间就是生命!我好后悔呀!说着又哭了起来。我俩安慰好这位华人同胞,更加紧密互相搀扶着,欢欢喜喜回到了家。

但也有人说:“老伴、老伴,随时相伴,话说得对。但怎么能从不离开呢?谁知什么时候发生意外呢?”这也是事实。但我们在主观上应尽力做到随时随地相伴。我们常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若能常相伴,抓住发生意外机率大,万一发生就会达到救一命的时间效应,让人不吃后悔药。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对随时相伴、互尊互敬、互相照顾,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对90岁老夫妻。竟会是同一天死,老夫上午死后,老妻说:“老头子走了,我也可安心走了,说着也慈祥地闭上了眼睛。”生前,老俩口患糖尿病、心藏病等但他俩随时随地相伴,形影不离,老夫心藏病突发多次,都被老妻及时发现,及时送医抡救过来,一直到老来自然死亡。是一对有名的相以为命的老夫老妻。

据悉:上海市每天约有4.7个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他们除要求各里委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安全,号召老年夫妻随时随地相伴而行,还开展对家居、楼梯、小区等周边环境跌倒评估和改善,结合小区健康教育和老年人锻炼指导,减少了跌倒、意外事故。

上海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事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加国老人500万,创新高!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为加拿大第二杀手。而且有年轻化趋势,中老年人,为有一个美满幸福的晚年,注重“老伴、老伴,随时相伴”,具积极现实意义!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