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加国华人:河南法官比外国法官有人情味 /

加国华人:河南法官比外国法官有人情味

7月23日,河南省高院领导收到一封来自加拿大的信函。信是旅加华人孙先生写来的,他因父亲遗产继承纠纷与继母闹到法院,家乡开封市顺河区法院法官经过耐心调解,圆满调解结案。孙先生在信中盛赞河南法官办案富有人情味。

据悉,加拿大籍华人孙林(化名)父亲去世,回国奔丧的他却被继母告上了法庭,10万元的遗产,让原本亲如母子的两人几近反目。在他的想象中旷日持久的战役,法院却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调解好了。

一封来自加拿大的感谢信

“出国时间长了,有时对家乡不免陌生,有时觉得国内的情况不尽如人意:警察效率不如西方,法院不如西方的威严。但我现今明白了,西方固然有诸多先进发达之处,但我们未必就事事不如他们。”

“今次回国诉讼,了却了一桩心事,也让我体验了祖国法制的公平和人性的关爱,法治则国兴,祖国强盛则我等海外游子俱有荣焉。感谢家乡的法院、法官!”这些话摘自孙林从遥远的加拿大寄给河南省高级法院院长张立勇的一封感谢信。

因一笔数额不大的遗产,母子几乎反目成仇

孙林原籍为河南开封,2003年出国,现在居住在加拿大。今年2月,孙林突然接到了父亲因病过世的噩耗。匆匆回国奔丧的他,却被继母李大娘告上了法庭:李大娘要求依法分割与丈夫的共有存款10万元。

孙林心生疑问:1998年以来,父亲开始做火烧生意,生意非常好,去世时不可能只有10万元的财产。孙林还说,存折一直保管在继母手里。

面对孙林的质疑,李大娘很委屈:孙林十几岁时她就和孙父结婚,一直视孙林如己出。孙林出国近十年,照顾孙父的责任都是自己一人承担,但现在却被孙林怀疑。

一起“持久战”诉讼,转化为一场“闪电战”调解

孙林称,他已经做好了旷日持久马拉松诉讼的准备。

案子落在了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法院许泷允法官手里。孙林拿着父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请求法院查询父亲和继母的存款情况。

由于没有具体线索,许法官跑遍开封市的各大银行,最终查出了包括李大娘所说的10万元在内的共计117081.32元。

各方当事人最终达成调解协议,117081.32元是孙父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是李大娘个人财产,剩余一半孙林及其奶奶、继母李大娘依法各分得三分之一。这一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相关链接

相比国外的调解制度,中国的法官更积极主动

民事诉讼中,国外诉讼和解与我国法院调解都是解决冲突的机制。法院调解则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独有的。

我国法院调解是以职权主义为视角点,法官在澄清争议事实、解决方案形成上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