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一所古邮局和1837年多伦多叛乱的故事 /

一所古邮局和1837年多伦多叛乱的故事

(51周报) 有报道说位于央街(Yonge St)和艾格灵顿路(Eglinton Ave)、历史悠久的加拿大邮政局K字局(Postal Station K)要被卖掉了。一家开发公司看中了这块地皮,打算把这幢古建筑买了后拆掉,建一幢公寓楼。这帮唯利是图的家伙,简直是不把多伦多变成中国(“拆哪”)不罢休。如果政府肯批,他们一定能把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也给拆了建住宅楼。

消息传出来后,大约100多号市民堵到了K字局的门口集会请愿,要求保留这幢有着特殊意义的古建筑,我立刻跑过去签了一个名。多伦多就那么点历史,古建筑更是拆一幢少一幢,保护古迹人人有责。

反對拆毀K字局的市民們

K字局建立于1937年,本身的历史并不算长,可它的前身是建于19世纪早期的“蒙哥马利酒馆”(Montgomery's Tavern),并记录了多伦多和加拿大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1837年叛乱(Rebellions of 1837)。

说到1837年叛乱,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多伦多的第一任市长威廉姆•莱恩•麦肯齐(William Lyon Mackenzie)。麦肯齐生于苏格兰,1820年时移民上加拿大,定居在约克镇(多伦多),成为一名记者和办报人。在职业生涯中,他目睹了英属上加拿大省政府的腐败,殖民地居民饱受压榨,渐渐成为一名社会活动人士和政治家,并殖民地的中下层居民中享受很高的声望。1828年他被选中加入加拿大的政府,但是被开除了五次,理由是“散播谣言”。1834年,约克镇升级成多伦多市,麦肯齐当选为多伦多市长。

多倫多第一任市長麥肯齊

当选为市长后,麦肯齐并没有和英国派来的官员沆瀣一气,仍然坚持为殖民地的利益而呐喊,并要求英国在上加拿大省建立一个问责制的政府,以便维护民权。看到自己的呼吁没什么效果,他就在1836年创办了一份报纸The Constituion以宣传维新理念。

1837年,英属下加拿大省(今魁省东部地区)的法裔居民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对抗英国政府的叛乱。为了镇压叛民,驻扎在上加拿大的省的军队也北上助剿,令多伦多一带英军兵力薄弱。

1837年多倫多叛亂形勢地圖

此时,麦肯齐正在多伦多周边的市镇做巡回演讲,想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从农村到多伦多的抗议游行活动。当法语区的叛乱、英军大部队北上消息传来后,麦肯齐一看形势运气不错,决定也来一次武装暴动,给英国政权来一次震撼的打击。

麦肯齐的大营正是设在“蒙哥马利酒馆”里(也就是加拿大邮政局K字局)。经过了数月的准备,1837年12月5日凌晨,麦肯齐率领大约500名暴动分子举着火枪和长矛沿着央街向多伦多前进。在多伦多的北面,他们洗劫了一个武器弹药库,然后继续往南挺进。

麥肯齊率領叛軍沿央街向多倫多挺進

市长亲自率众暴动让市民们震惊不已。一名退休的英军中校慕迪(Robert Moodie)带着随从从北面的烈治文山骑马赶过来,打算到位于多伦多的上加拿大总督府送信。在他们的到达今天艾格灵顿路附近时,被叛军设置的路障拦下。冲动的慕迪拔出手枪朝天开了一枪,想要驱散挡道的人群。路障后的叛军立刻举枪乱射,当场将慕迪射杀。

1837年12月5日下午,麦肯齐率众抵达多伦多,大队人马直扑兵器局,期望能夺得更多的武器。这时,由社区治安官(Sheriff)贾维斯(William Botsford Jarvis)和他堂弟率领的27名志愿平叛者组成的小队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慕迪中校被叛軍當場擊斃

这些志愿者一看麦肯齐的队伍过来就举枪齐射。由于人数太少,志愿者的阻截队伍只能全部放枪,第一次射击之后,就没有后续阵型连续射击,只好停下来装弹。这期间,麦肯齐的大队人马冲了过去,欲把志愿者碾为齑粉,不料就在反叛者冲到阵前时,贾维斯的人已经装上了弹药,又是一阵近距离射击,数名叛军当场倒在地上,吓得500人的叛军大队顷刻瓦解,在区区27人面前做鸟兽散。

夜幕降临,来自汉密尔顿(Hamilton)的志愿者赶到了,令平叛的队伍声势壮大。次日,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大至1500多人,麦肯齐已无回天之力,于是脚底抹油——熘了。值得一提的是,这1500名援军里就有未来加拿大总理联邦之父麦克唐纳爵士(John A Macdonald)。

多倫多1837年叛亂

在这场遭遇战中,贾维斯功不可没,他以区区27人阻挡住了500人的叛军大队,粉碎了他们夺取兵器局的计划,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果叛军成功夺得兵器局,他们的势力必将更加壮大,连总督府都有可能失陷,而加拿大的历史也要改写了。在叛乱平息后,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以贾维斯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着名的贾维斯大街(Jarvis Ave)。

虽然麦肯齐逃走了,但是叛军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在艾格蒙德(Anthony Van Egmond)的指挥下重新聚拢于蒙哥马利客栈。这次反叛者采取稳守反击的策略,艾格蒙德派遣150来人安插在客栈后面的树林里,另60人占据铁路护栏后面的有利地形。大约300多人的麦肯齐支持者也已从城里返回,蚁聚客栈。不过这伙人都手无寸铁,一旦受到攻击,毫无抵抗能力。

1937年,K字局建立前的樣子

12月7日,菲茨格本上校(James Fitzgibon)带着大约1000多名正规军和民团组织开到扬戈街,向盘踞在蒙哥马利客栈的麦肯齐反叛人群开火,用大炮轰击客栈。菲茨格本接着指挥步兵压上,艾格蒙德布置的两处伏兵根本无法还手,没有枪杆子,只好四处逃散,引起了据守在客栈周围的反叛阵营极度恐慌,仓皇逃跑。二十分钟之后,反叛者已全部撤离。

志愿者军队把蒙哥马利客栈番了个底朝天,然后放火焚毁,返回多伦多。

游行反叛队伍在蒙哥马利客栈做鸟兽散后,麦肯齐带着身边的追随者 200来人逃往尼亚加纳河上的海军岛(Navy Island),于12月13日宣称建立“加拿大共和国”,获得了一些美国人的帮助。他们把美国当作支持进一步行动的基地,与美国组织猎人小屋配合作战。叛军此后发动了多次突袭,但是都没有成功。麦肯齐流亡国外12年,直至1849年才被允许重回加拿大。

今天的K字局

在这场叛乱之后,英国当局和上加拿大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先前的政策太过严苛,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殖民地方针。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后,英国政府继续控制殖民地的制宪权、贸易和外交权,但是把更多的权益下放给了加拿大。麦肯齐原来试图用暴动的方式迫使政府改为问责制政府,这个目标最终在叛乱平息后竟和平地实现了。

蒙哥马利客栈在被焚毁后不久就被重建了,这个地方先后做过一家旅馆、慈善收容所,后来还成为北多伦多镇(North Toronto)的镇议会。1881年,一场大火将镇议会大楼烧毁。在重建后,这里又变成了一家旅馆。

1937年,这间旅馆正式被改建成加拿大邮政局K字局,并持续至今;而当年的镇压叛乱现场K字局以西则是马歇尔.麦克卢汉天主教中学(Marshal McLuhan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为了纪念麦肯齐市长和蒙哥马利客栈,该校校队命名为“麦克卢汉叛乱者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