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李新政”与10年前“胡温新政”全不同 /

“习李新政”与10年前“胡温新政”全不同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为总书记,李克强排名第二的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亲民方式登场,宣告了习李时代的到来。尽管这个被外界称为“习李新政”的中共第五代领导集体刚刚亮相,但它已完全有别于十年前“胡温新政”。

习李已在不多的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坦陈面临新形势下的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前所未有的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

那么,刚刚开始的习李新政,将如何迎接执政考验,化解重重危险,我们可以从媒体报导、专家评论和学者分析中,来观察和判断中共第五代能否在改革、民主、经济、反腐、军事及外交五大方面有所作为。

一、“改革”成关键词

十八大后的中国,改革成了最热门词。“不改就是死路一条”、“不改就亡党亡国”这些曾经非常警醒、甚至激烈的民间口号,如今从官方媒体和中共官员口中吐出,已经不足为奇了。

习李有新政?

十八大闭幕后的一周内,“改革”成为中共新领导层和官方媒体密集强调的关键词之一,被认为是“中南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改革”也成为了海外华文 媒体热议中共十八大开局后的焦点之一。尤其是李克强所说的“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已被解读为“习李新政将把改革红利的绝大部分让普通民众去享用”。

呼之欲出的习李新政

习李时代的到来,正值中国社会迫近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的关键时刻。过去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GDP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然而,以低成本、强势政府主导为核心特征的中国经济模式,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风险:地方政府“公司化”,陷入GDP崇拜综合症不能自拔,法治不断给经济发 展让路,导致日趋严重的污染危机、食品安全危机。

在市场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由于政府保留了大量审批权,加 之权力制衡的缺位和透明度的缺乏,“半管制半市场”的状态成了权力寻租的乐园。根据专家测算,2008年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占GDP的17%。房 叔、表叔的此起彼伏,以案例的方式生动验证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趋于失控的腐败、旧的经济增长驱动力衰减、政府公信力危机,构成了危险的组合。而乌坎、启东、宁波、大连、什坊等地的群体性事件,则凸显了社会稳定的隐懮。

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告诫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这并非危言耸听。其实,邓小平早在1993年在与弟弟邓垦的谈话中就懮虑地指出:“少 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正确的认知,是正确的行动的前提。《金融时报》强调说,从习近平、李克强在十八大后几次重要亮相传递的信号来看,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相当准确,改革思路的把握相当到位,令人期待。

摒弃GDP至上的思维模式,是实现转型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在总书记就职演讲中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须知,影响人民幸福指 数的因素众多,除了经济增长外,还有社会公平、环境质量、食品安全等等。习近平更进一步把“美好生活”具体化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 得更好”。这样的执政理念,比起唯GDP论,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11月21日,十八大闭幕刚刚六天,中南海国务院第一会议室迎来中国11个改革试点省市的负责人。这场名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也是刚 刚在五天前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会议。此次会议的内容和主题,会后被部分人士解读为“十八大后中南 海向外界释放的改革信息”。

在听过国家发改委及部分省市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后,李克强突出强调:“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李克强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靠什么?改革开放就是强大的力量。

他提醒与会者,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两个目标并列相提。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前面,又增加了一个“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发展方式转变与开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李克强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这个甜头我们已经尝到。“我们必须也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他说,“让人民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通过改革开放。”

李克强不完全赞成人口红利已经消失的说法。他说,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还有9亿人,但他同时承认,劳动力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说到此,他提出一个令与会人员深思的问题:那我们还有什么红利可以利用呢?“这就是改革。”他自问自答,“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

李克强说,我们不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而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还是要靠改革。改革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李克强提醒大家,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能和系统的知识。

在谈到下一步的改革步骤时,李克强重点强调:“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他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 经验,但中国太大了,13亿人口,区域广阔,国情非常复杂,仅有顶层设计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仍要继续发 扬。

李克强指出,11个区域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改革尽管都做了顶层设计,但仍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中央来讲,也要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我们要注意发掘地方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