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你有辆自行车吗?多城自行车运动渐热 /

你有辆自行车吗?多城自行车运动渐热

曾经何时,中国「自行车王国」之景令人叹为观止,上下班高峰期马路上黑压压一片的自行车,常受「汽车王国」人的嘲笑调侃。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当年的笑话成了现今的时尚,绿色生活理念催促着多城逐步走向「自行车之城」,这是生活态度及方式的改变,更是人们对环保健康生活的企盼。

多伦多市於本周正式开通多市首条自行车专用道,这条设於Sherbourne街的自行车道以路障及划线与汽车道相隔,使骑车者更为安全骑行,驾车者更为安心驾驶,未来此类自行车道还将在市内其他道路上设建。

有人或许会认为骑自行车只是个人交通工具或娱兴休闲的选择问题,但实际上在多伦多乃至北美大都会,不断高升的绿色环保运动已将自行车交通推向一个全民运动的高度,甚至形成一股特殊政治势力,本地包括多伦多自行车协会、自行车手工会等大型自行车社会组织已逾十多个,群体力量不断增强,最近还大肆庆祝由5月27开始的自行车月活动,自行车对市政规划及政党政治都产生了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多伦多近年来推出的BIXI公共自行车出租计划及现今的自行车专用道,都是在这种社会运动的推动下应运而生的,而且在争取社会资源方面已经造成政治上的风波,福特市长上台後废除前朝政府的Jarvis街自行车道就曾掀起巨大政治风波,自行车问题一时成为市议会左右势力角力的焦点,这恰说明自行车运动的影响力。

传统上,在北美骑自行车多作为休闲娱乐之用,尤其在地广人稀的地方,自行车确实难以发挥交通工具作用。多伦多最完善的自行车径道就是环湖滨线,主要是休闲目的,这与中国以往自行车交通的国情有很大区别。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密集化,汽车?气污染的严重化,特别是夏日恶化的「灰雾」情况,汽车?气污染是最大的肇因,人力交通的自行车作用就显出绿色优势,从休闲化转化实用生活化。

现今春夏时节,每天有三万辆自行车行走於市中心大街小巷,全市骑自行车成年人口几达百万人,在交通尖峰期多伦多市中心某些路段的自行车占逾四成的交通量,全市逾18万人是每天使用自行车交通。根据调查,一般市民更乐意在7公里以内,少於30分钟的交通使用自行车。多伦多市政府及自行车协会还为骑车者设立了市内自行车交通线,可以方便骑车者更快捷安全骑车交通,可查阅toronto.ca/cycling/map。

自行车安全问题仍然堪忧

随着自行车使用量的日增,道路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每年大多伦多地区骑自行者因交通事故严重受伤或致死案都有数十宗之上,这也成为自行车运动不断呼吁政府多建市内自行车专用道的理据。但即使设有专用道,骑车者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道路上横冲直撞仍然是隐患重重,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市内不戴头盔骑车情况比比皆是,一旦出现危急事故情况就不堪设想,根据本地医学研究,不头盔受伤致死率是戴头盔者的三倍,头盔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骑车者的性命。

在华人聚居区,有些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如多见的是老年人不戴头盔骑车买菜购物,车把上或後架上挂上购物袋,随意在马路上穿行,而且还经常骑在人行道上,令行人侧目。有些华人家长接送孩子,在没有任何安全保护之上直接将孩子坐在车架上。最近几年华埠不断出现华人老人骑车受重伤或致死的情况,都与安全意识薄弱有很大关系。

作为驾车者现在驾车市中心,更需小心周边自行车行走情况,特别是在转弯处,一定要左右看清,这是自行车事故最高发生的路段,自行车往往无预示性的穿越,碰撞与相骂事件在市中心并不少见。

华人骑自行车者如欲了解本地骑车安全及法规、自行车设备等资讯,可查多伦多自行车手工会的中文手册http://cycleto.ca/handbook/chinese,其中有很详尽的介绍说明,入乡随俗,了解本地自行车文化,安全环保生活每一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