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扶贫助弱中的落差:怎样对待流浪汉? /

扶贫助弱中的落差:怎样对待流浪汉?

据加国首份全加露宿者报告披露,每年有约20万人流离失所,每晚全国各地至少有3 万人无家可归,年需开支70亿元。如此高额耗费令民众惊怕,拍着脑袋简单一算,每名流浪者一年花费3万5千元,即而大骂这些人恶心、懒惰,但再细想一想,这些钱真用在那些人身上吗?或许从中能够更深体会加国社会服务失序管理的情况。

加拿大是全世界闻名的高福利国家,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但随着全球经济不振的影响,及失业及低收入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服务重负越来越大,由耆老妇女、无家可归者,至失业青少年、难民、新移民等,如雪球般的滚动,但这些受惠於社会福利及服务的弱势群就很容易成为国民责难的对象。

可是,他们能尽享纳税国民的「奉献」吗?当然不可能!否则无家可归者一年尽收3万5千元,还需流落街头吗?有谁会更多想到其背後有更多赖以他们维生的社服行业链从业者,以及责难那些拿着数十万年薪的社服机构高管,这才是国民对庞大加国社服体系更应理清的问题。

加国社会服务资源巨大,即使近年来政府已大幅约束社服支出,但除大量慈善机构的社会捐助外,政府开支13%左右用於社会服务,像联邦政府一年拨数亿元资助安省新移民安居计划还属小小开支,但无论是慈善机构,或是贫困者组织、食物银行等报告,都指明现在加国尤其是大城市扶贫情势的恶化,包括廉租屋、食物医疗等资源日趋匮乏,如何运用如此庞大的资源已经成为加国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

关键在於钱是否用对了人,做对了事,而不会成为社会服务行业「打工生财」的支出。在这方面,社会服务体系的透明度是非常有限的,包括机构高管薪资的「阳光法案」并未普及,拨款原由及使用用途都缺乏社会公开性,更严重的是官僚管理体制,很容易造成人情授受,资源分配不公不允的情况,且对後续使用项目缺乏监管。

社服行业链系统开支庞大

现在在大都会城市,社会服务机构日增,服务名目更为繁杂,也意味着分享此资源的社服就业机构及服务者越来越多,包括现在华人社工人数急增。以往大机构掌控的资源也更流散於社区各个角落,办个社区舞蹈唱歌班,或是社区厨房都能获得逾万元资助,搞个工作辅导介绍会也能获得政府十几、廿万元的资助。

如果这些资源都用之正途,获取真正效益,那应是全民之福,但问题是借以扶助弱势之名实为专注己利,政府又对社会有多少透明度呢?每年在安省三级政府对新移民数十亿元的拨款资助,请问现在最多人数的大陆新移民有多少人享用其利,或是得到资助後的实效?回头再看看有多少机构是打着这个旗号向政府讨拨款?

很多人会厌恶流浪汉、贫困者,但却忽视有多少人是依赖他们维生,甚至以服务弱势之名享用巨额高薪,从庇护所、医疗、心理辅导至重新就业、独立生活,各个服务项目都「养活」着另一类就业者及高管,加拿大社会服务体系已形成了一个开支庞大的行业链,真正能落在这些弱势者身上能有多少?这个答案很难得到,但现实告诉国人,加国贫困流落街头者逐年增长,获得的资源却日见其乏,那些数十亿的钱用到哪里去了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