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李记者加拿大“话筒门”风波的是与非 /

李记者加拿大“话筒门”风波的是与非

中国媒体驻加拿大记者的“话筒门”风波居然成了热门话题,估计就是事件的男主角李记者也未必会想得到。

作为中国官方媒体派驻加拿大的代表,李记者不仅撰文报道哈珀总理的北极之行,并且还不惜拿出小动肢体的勇气力争提问,其“敬业”精神不可谓不嘉。可是李记者在捍卫中国官方喉舌提问权的同时,却似乎忘了这样一个至关紧要的道理:让他的上级主管部门取消对加拿大和海外新闻媒体的封锁,其实比他的奋身抢话筒更有意义。

相信不少访问过中国的海外人士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只要双脚一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手中的任何电子通信器材都不能再联上海外的网站,即使有人想在加国无忧网的黄页中寻找服务讯息,也绝不可能如愿。在李记者任职媒体的上级部门看来:九成以上的海外新闻媒体都毫无例外地是中国的敌对势力,所以绝不能让“本性纯良”的中国大众接触。对于中国读者而言:不是你想得到什么资讯,就可以有什么资讯,而是我给你什么,你就乖乖看什么。

如果讲,中国的有关方面在封锁了绝大多数海外新闻网站的同时,还有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可以详尽、准确、真实地报道海外的一切,那么事情还不至于太遭糕。但是目前出现在中国官方媒体的许多由驻外记者写的报道文章,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写者个人认知水平的偏差,以及主管政治需要的考虑,所以很难让身在中国的广大读者真正了解包括加拿大在内的整个海外世界的各种真实情况。

不久前,那件发生在加拿大的中国驻外记者因为不服从采访安排,而与总理办的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一事,就因为中国官方喉舌《环球时报》的“单声道”信息传递,在中国读者眼中成了:加拿大总理办公室霸道,西方新闻自由虚伪的证明。

事件的当事人李记者於事发后第二天就在中国官方报纸上为自己鸣寃叫屈,之后还意犹未尽在上周五(9月6日)又泡制了一篇题为《中国驻加记者屡遭岐视》的文章进行深层剖析。李记者在文中例举了一些他认为是歧视的事情,如:他在采访时被告知不能拍摄总理专机的内部情况,他的同事不被允许在采访工作中拍摄加拿大海军的军舰内部和水手情况,以及经常有加国记者开玩笑怀疑他的釆访目的等事,来证实中国驻加记者确实屡遭了歧视。不仅如此,李记者还据此推论:“在西方,华人、华侨逆来顺受.破财消灾,成为了受人歧视.被人欺侮的一个原因。”从李记者的这些文字中,可以明显看出:虽然他已在加拿大工作了三年,其实他对这个国家的多元文化.族裔平等的了解还是相当肤浅,对加拿大政治以及新闻采访中应遵守规定的掌握更是等于零。因此他才将自己对加方在工作上的规定和安排的不理解都当成了歧视华人。试想,从这样一位记者的文字中,中国民众又怎么可能了解真实的加拿大呢?

事实上,在李记者自己的祖国,同胞互相间的歧视和不平等的情况,就比加拿大和美国的华人遭遇的所谓不公平对待严重千倍。如果李记者真的敬业,就应该努力向国内反映华人在加拿大的族裔公平政策下的真实生活,从而让祖国的决策部门反省借鉴,消除内地广泛存在的社会不公和人与人之间的歧视,实现真正的和谐。

理智地看,李记者的“话筒门”事件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工作方式的细致与粗糙的问题,与歧视确实无关。作为一个非民主国家官方喉舌的御用记者,他的采访权利与本地媒体有所区别,也是很自然的事。李记者将此“上纲上线”为歧视华人,这除了说明他的惯性思维与世界脱节之外,还反映出他的判断力和专业水平的问题。李记者得不到提问权,另一原因是他的提问确实与这次活动的主题无关。哈珀总理每年一度的北巡,主题就是主权和当地发展。如果当时李记者能就中国想让北冰洋成为国际水道这一主张,向哈珀发问,那么相信一定比他原先设计的加方对中资企业政策,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更有意思。如果真的这样,没准“话筒门”事件就不会出现,李记者本人或许也可以写出一条角度独特的新闻报道。

李记者任职的中国官方喉舌不惜化大笔中国纳税人的钱派他来这里,可是中国民众并没有从他以及他的同事的报道中了解真实的加拿大。对于中国的新闻主管或者更高级的领导而言,要让民众真正准确了解加拿大,了解整个世界,最简单最省钱的方法,绝不是派什么只会用一种声音说话的驻外记者,只要废除长城防火墙,取消新闻封锁就行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广大民众可以自由地在内地看到加国无忧、约克论坛、万维网、星星生活以及温哥华港湾等更多的中英文网站,那么了解加拿大,知道加拿大才变成了真正可能的事情。

李记者为了不再“屡遭歧视”而奋身抢话筒,他这样做,首先就犯了由个人情绪主导专业理智的错误,这是任何一位记者的大忌。在这种个人情绪支配下,怎么可能写出客观真实的文字报道?如果李记者真的有心“做好新闻记者这份工”,就应该努力在专业素养方面勤加修炼,甚至进入加拿大的新闻专业学校再度深造学习,否则很难保证那些误导国内读者的文章不再出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