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外交风格巨变 习近平感性多讲故事 /

中国外交风格巨变 习近平感性多讲故事

习近平要求智囊团队为他筹划外访演讲内容时,要多讲故事,要感性,多用当地谚语和歌词,要让外访所在国民众听得懂,愿意听,感兴趣。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国会会议大厅。「阿巴嘎坝」(Apa kabar),习近平用印尼语问候开场,拉开了首位外国元首在印尼国会演讲的序幕。习近平十月三日的这场演讲,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全面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睦邻友好政策,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为双方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指明方向。习近平在演讲中多次引经据典,阐释中国与印尼、东盟友好伙伴关系。

他引用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你的源泉来自梭罗,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一直流入海洋」。他讲故事:早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两国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开往来大门。十五世纪初,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每次都到访印尼群岛,足迹遍及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佳话。

他在中马经济峰会上也以马来谚语「切水不断」来形容马中传统友好关系。在演讲中他提及榴槤飘香,说到马来西亚歌手梁静茹。他说,中马关系有扎实以及有民意的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大马人民在二零零八年汶川地震时,踊跃捐献,一张张热情的面孔及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令人动容,「我们也不会忘记在二零一二年,天津医科大学马来西亚留学生杨永康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救了一名来自安徽的七岁孩子」,杨永康是中国首例外籍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据悉,习近平对他的智囊团队为他筹划外访演讲内容时,一再强调要多讲故事,要感性,多用当地谚语和歌词,要让外访所在国民众听得懂,愿意听,感兴趣。这是中国整个外交语言和风格的转变。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室教授杨勉认为,习近平在演讲中经常使用成语、歌词,特别是访问国的谚语,引用生动故事,这样富有情节性的演讲,可拉近关系,增加亲切感,这是对外公共外交的「包装」。

二零一三年三月,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习近平用斯瓦希里语说「大家好」、「谢谢大家」。他说非洲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他讲故事:「我听说了一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年轻人,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嚮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了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发布在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覆。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

二零一三年三月,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说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说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讲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故事。二零一三年六月在墨西哥参议院演讲,他说拉美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他讲一位墨西哥体育官员与中国跳水队领队的故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十月八日在印尼峇厘岛落下帷幕。会议发表了主题为「活力亚太,全球引擎」的《峇厘宣言》。主要议题包括实现茂物目标、可持续和公平增长、亚太互联互通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多边贸易体制、经济结构改革等各方关注焦点。因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而停摆」事件,总统奥巴马取消出访马来西亚、菲律宾后,又取消印度尼西亚和汶莱之行。没有奥巴马出席的APEC以及东亚系列峰会,习近平与李克强成了主角。

习近平在APEC领导人第一阶段非正式会议上首先发表讲话,又在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为最后一位主讲人发言。在峇厘岛参会的中国南开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晨阳认为,这种安排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APEC对「中国声音」的重视。在各种会议各个场合,不同话题都会从不同角度引到中国问题上来。「中国元素」是本届APEC会议亮点之一。

据悉,继印尼峇厘岛之后,北京将成为二零一四年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这是自二零零一年上海主办后,中国再次成为APEC的东道主。致力于打造「国际会都」的北京怀柔区雁栖湖成为举办地,目前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