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探访埃塞俄比亚部落 人畜同住大象屋 /

探访埃塞俄比亚部落 人畜同住大象屋

Dorze是一个居住在海拔2500多米的山顶上的部落,他们能歌善舞,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民族。这是身着民族服装的青年们在一起跳舞,表达狩猎后的喜悦心情。

DORZE人的生活水平明显好于南部的MURSI,HAMMAR等各个部落。

他们的茅屋明显好于其他的部落,不仅房屋个头很大,建造的水平也明显精致许多。他们的房屋是用竹子做骨架,然后用竹叶密封起来,不仅有供人畜进出的门,还有透气的窗户,高约10米,直径也有6-7米。看上去十分像大象的造型,这也是这里最大的看点外人都把这里的部落称之为“大象房子Elephant House”。(详见以下文字部分)

年轻的主人在向我介绍他的家园,于是我好奇地钻进去瞧个究竟。

大象房子内部空间不大,一边睡人,一边是牛羊圈,另外的地方是住小孩子和吃住的地方。

他们会用橡胶树作原料酿造土酒,装在葫芦里储存。主人告诉我喝酒时要男女一起对着嘴饮用。

这是住在房子里的牛

村子里的孩子们在向西方过来的援助人员表演节目。

村民的乐器。

村民的食物取自这种香蕉树的粗大叶梗。其实这种看似香蕉树的植物并不是香蕉树,不长香蕉。但是叶梗里含有丰富的淀粉,人们要先用利器一点点刮下来。

形成的这种糊状的东西再装到容器里发酵。

过一段时间取出来摊成饼状。

放到火上烙熟了就可以吃啦。

村里的女人纺线

男人织布

在村里的织布房里,看到古老的木质织机,工匠全部是男人,采用原始的手投梭子织布。尽管Dorze人住在山顶上,但是离阿尔巴门奇很近,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不少,除了房子没有变。人们由于经常往来于小镇之间做买卖,所以思想观念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进入他们村落时,就被重重包围,他们很清楚的知道,游客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钱。还有的小男孩跑上公路中央翻着跟头或快速扭动屁股,跳着滑稽的舞蹈,希望得到一些施舍。你不时就能听到“Money” 、“Birr(birr是当地货币)”这些单词。

这个部落并没有给我很深的印象,倒是在山顶俯瞰群山和湖泊让我觉得很美。

在返程的路上,南部8天的所见所闻,历历在目。我在不管思索着·····

这是南部另一部落,他们用弓箭射向牛脖子 ,然后几个人奋力制服发疯的牛,然后用力拔出箭头,顿时血流如柱。 摄影:丝沫妮,德国朋友。Photo by Mrs.Simone my Germany's friend

他们用事先准备好的葫芦,盛上满满一罐,然后几个人立刻分享这热乎乎的新鲜牛血。真的是惨不忍睹。

摄影:丝沫妮,德国朋友。Photo by Mrs.Simone my Germany's friend

(承接上期:埃塞俄比亚(2-8)停滞3千年,KONSO部落

非洲旅行系列: 埃塞俄比亚(2-9)大象肚子里的思索

6 天之后,我拖着一身的疲惫和多日的精神亢进,从南部的OMO谷地再次返回到阿尔巴门奇。我对人工饲养的鳄鱼之类的没什么兴趣。找到住宿的地方就想赶紧休息,没想到淋浴器漏电,差一点要了“顽童有点儿老”的小命,被长眠在鳄鱼身旁。顾不上身边众多的蚊子朋友,更顾不上满身的部落的牛油味道,多日的紧张与兴奋,多日的颠簸与疲劳,早早地把带我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弗莱沃告诉我附近还有一个 Dorze部落,是住在大象肚子里,要带我去看,于是我就像打了一针鸡血,顿时兴奋不已。车子开出城镇大约一小时,海拔陡然上升了1000多米,钻进大山中。Dorze人是一个居住在海拔2500多米的山顶上、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民族。他们的茅屋明显好于其他的部落,不仅房屋个头很大,建造的水平也明显精致许多。他们的房屋是用竹子做骨架,然后用竹叶密封起来,不仅有供人畜进出的门,还有透气的窗户。最大的看点就是每栋房子看上去都像是大象造型。所以,外人都把这里的部落称之为“大象房子Elephant House”。大的房屋高约10米,直径也有6-7米。内部一边睡人,一边是牛羊鸡,剩余的地方是住小孩子和吃饭的地方。在村里的织布房里,看到古老的木质织机,工匠全部是男人,采用原始的手投梭子织布。尽管Dorze人住在山顶上,但是离阿尔巴门奇很近,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不少,除了房子没有变。人们由于经常往来于小镇之间做买卖,所以思想观念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们进入他们村落时,就被重重包围,他们很清楚的知道,游客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钱。还有的小男孩跑上公路中央翻着跟头或快速扭动屁股,跳着滑稽的舞蹈,希望得到一些施舍。你不时就能听到“Money” 、“Birr(birr是当地货币)”这些单词。

总之,这个部落并没有给我很深的印象,倒是在山顶俯瞰群山和湖泊让我觉得很美。

八天的探寻南部部落旅程很快就结束了,这一路一千多公里披星戴月的奔波,亲眼目睹了OMO人的原始生活状态,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现代文明的地球上,这里的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尽管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但OMO人的生活还是一成不变的延续着,生存和繁衍是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和目的。

返回的路上,我不断地在思考:这些至今还处在近似原始状态的部落,还会存在多久呢?这些OMO河流域,保持悠久的、特定的文化和习俗会不会随着现代文明影响会消失呢?我想会的,只是时间问题。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片被世界遗忘的土地。

或许有人会问,历史已经进入到21世纪,难道文明之光还没照射到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是文明忘记了这里的人民?还是OMO人选择了逃离?其实都不是,每个种族都有选择自己生存方式的权利。

虽然OMO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着,他们的男孩依然在牛背上赤裸着奔跑;他们的女孩被抽打的皮开肉绽,只是为了向心仪的人示爱;他们用弓箭射牛,直接喝牛身上的鲜血;为了男人女孩可以割唇挖耳···种种不可思议的生活习惯从远古延续千年,至今还没改变。

但是,他们中的多数人还是很不高兴外来人来打扰他们的生活,更不喜欢被拍照,虽然因为贫困,他们接受给钱才允许拍照。但是随着外来游客的增加,现代文明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至少他们已经开始接受用织物或动物皮遮挡下身,知道用自己的相貌赚取钱币,甚至有些开明的部落人已经开始走出大山、走出荒漠到城市,开始现代人的生活。正如一位当地人所讲的,“或许多少年以后这里的很多东西和习俗都会消失和改变。”

其实,南部OMO人的状况,并不是埃塞俄比亚的全部。埃塞虽然在非洲,但是又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和漫长历史,埃塞俄比亚曾经是东部非洲最为强大的帝国。这个国家至今对东非的文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不然联合国非盟总部就不会这在这个国家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