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大年初三 爱新觉罗氏后裔聚吉林祭祖 /

大年初三 爱新觉罗氏后裔聚吉林祭祖

2月2日年初三,东北寒冬的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辉映着春节的气氛。吉林市一普通民宅内,一张古朴的实木供桌前,一排男女老少依次排开,面向画像行拜。画像中的人,是清代乾隆皇帝。

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适逢农历马年,爱新觉罗家族在吉林进行了一场小型祭祖。“乾隆一枝直系的亲属有200多人,多数居住在北京,今年一部分人回吉林过的年。”乾隆七世孙、身着满族传统服饰的爱新觉罗·恒绍说。

“我们每年都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以前都是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今年首次在吉林举行。”恒绍说,新宾县是中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是清王朝的发祥之地,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代王朝的发展历程。

在家祭现场记者看到,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偌大的乾隆画像,画前摆放着供果、香炉等祭祀用品。几十位前来参加祭祀的“爱新觉罗氏”及知名满族人士陆续赶到现场。

“吉时已到,行乐礼!”随着音乐声响起,爱新觉罗家祭正式开始。

“今值甲午马年正月初三之时,我爱新觉罗宗族至此祭拜先祖列宗……”身穿明黄色满服的恒绍带领多名爱新觉罗宗亲后裔按辈份依次排列,集体跪拜,行三叩九拜大礼。

恒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华民族文化是多源性的,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俗文化。满族祭天实际就是追思先祖,祭地就是缅怀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祭祖就是不忘先祖创业之艰难,鼔励后人追求上进。

据了解,中国现有满族人口1000多万,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但是现在全国能读满文的不足百人,致大量珍贵满文史料不能开发利用。东北师大历史系教授刘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对世界濒危民族语言进行调查,满语被标为“极度濒危”。

记者了解到,为传承满族文化,推动满语文抢救工作,现在东北地区的部分大学、小学,已开始尝试开设满语培训班或初级课程。吉林每年春秋两季也通过举行满语培训,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掌握满语口语。

恒绍所在的吉林市满族联谊会创立22年来,也一直在为海内外满族同胞“寻根问祖”搭建桥梁,爱新觉罗氏还建立了微信群,并挖掘祭祀、餐饮、竞技、满族书画等一系列满族文化。

恒绍是吉林市满族联谊会会长。他告诉记者,家祭也是满族文化的一种传承,他将用余生为传承满族文化倾尽全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