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个扁担工的葬礼 用脊梁诠释着艰辛 /

一个扁担工的葬礼 用脊梁诠释着艰辛

在2013年最后一天,武汉汉正街的扁担工“鸭蛋”一头倒在了挑担途中,撒手人寰。他默默去世的消息偶然间被媒体传播开来,殡仪馆为他办了一场正式的葬礼,是他生前从未享受过的礼遇。

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中有上万名“扁担”,“鸭蛋”曾经是这万分之一中的一员。他为人老实憨厚,肯吃苦,每天凌晨三点就起床去找活,曾经背断了数根扁担,人们惊叹称他为“压断”,久而久之,“压断”变成了“鸭蛋”。直到49岁去世,“鸭蛋”一直用脊梁诠释着生存的艰辛。

"鸭蛋”生前,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从他的遗物中翻出一张一代身份证,这才知道他真名叫陈洪,是湖北省蕲春县人。他离家28载,中间只回过一次老家。90年末村里统计人口,将陈洪从户口本上删除。他成了名符其实的“黑户”。

火化前一天,“鸭蛋”的堂哥陈少华、妹夫罗宗明接到通知从老家赶来认领他的遗体。

根据嘴角上的“标记”,陈少华和罗宗明很快就认出了陈洪。此时,他已经在医院冰冷的太平间里躺了7天。

遗体认领完毕后被拉到了殡仪馆。听说“鸭蛋”的身世后,殡仪馆将遗体放置在温馨而舒适的单间,并且摆放了一些祭品。

汉正街民间扁担协会会长张道文带领“鸭蛋”生前的工友来到殡仪馆。他们是来为鸭蛋送最后一程的。张道文说,作为工友,为“鸭蛋”送一程,希望他一路走好,落叶归根。

“鸭蛋”在汉正街做扁担几十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他的乐善好施,他的慷慨仗义,至今还在工友间传颂。“他爱喝酒,是个性情中人……他勤俭节约, 却从不对工友朋友吝啬……”

一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灵堂门锁好。由于在大城市举目无亲,除了工友外,没有人来惦念。

第二天,即火化当日,入殓师为“鸭蛋”的遗体美容。由于在停尸房搁置7天,他的胡子已经刮不下来了,入殓师只好多涂点粉,让脸看上去更自然。

殡仪馆工作人员播放了《好人一生平安》的曲子。“鸭蛋”的堂哥陈少华、妹夫罗宗明先后走到“鸭蛋”的面前,看这个兄弟最后一眼。

“鸭蛋”遗体的火化持续时间较长。殡仪馆工作人员称,干体力活儿的人,身体太结实。生前憨厚老实,吃苦耐劳,上帝也许能让他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一条汉子终化为一抔骨灰。

堂哥陈少华怀抱“鸭蛋”的骨灰坛走出等候室。殡仪馆减免了全部丧葬费用,一共6000余元。

众人向骨灰坛鞠躬,表示哀悼。

骨灰被运回了家乡,湖北省蕲春县株林镇方冲村。亲友们、乡亲们冒着雨,有人拿着鞭炮,有人抱着烟花,还有人抬着灵屋。没有豪华的送葬车队,也没有热闹的殡葬乐队,大家用真诚的举动迎接着“鸭蛋”回家,也用最淳朴的方式与他道别。

安葬“鸭蛋”的这片坟地名为“免重赋”,这里葬着他的父母,“鸭蛋”也将长眠于此,和父母永不分离。相传在明代,住在这里的一名女子嫁给了藩王荆王。荆王为庆祝新婚,下令赦免了这里所有的税赋,故得名“免重赋”。“鸭蛋”挑了几十年重担,至死身边都放着一条扁担,葬在“免重赋”,或许他的来生不会这么累了。

“鸭蛋”安葬两天后,但见汉正街“水货楼”里三五百个“扁担”如往常一样搬货卸货,开始一天的营生。“鸭蛋”生前常在这里抢活干。斯人已去,喧嚣依旧,很快人们就会忘记,曾经有一个“扁担”,他默默走进这里,又以不寻常的方式走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