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俄联手逼迫奥巴马 美国时代彻底终结 /

中俄联手逼迫奥巴马 美国时代彻底终结

继白宫宣布3月12日乌克兰临时政府总理访美,克里(John Kerry)接着放话俄罗斯不退兵不见普京(Vladimir Putin),美国军舰也陆续开赴黑海,战斗机抵达波兰。说狠话,展手腕,比身段,看似美国对俄罗斯的惩罚行动轰轰烈烈,但纵观美国干预地区形势的历史,展示嗓门高低的花架子,实际上彻底宣告了美国超级大国霸权时代的终结。

奥巴马(Barack Obama)从一开始是就宣告了将采取政治和外交手段实现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主张。这与小布什时代,美国绕开联合国直接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赢得地缘政治范围迥然不同。与利比亚问题上鼓动英法出兵,在叙利亚问题上宣扬诉诸武力,并多次试图在联合国获得出兵授权相去甚远,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从一开始就打消了一战方休的念头,顿显锋芒折损。

如果说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单级霸权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中盛极一时,在叙利亚问题上遭到阻击,那么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军事雄心全无,则预示着美国的随心所欲霸权时代终结,一超多强的时代彻底变成了三足鼎立。

奥巴马为撑门面出手乌克兰

纵然有声音会认为,乌克兰局势有着奥巴马本来就是终战止战的个性使然,但是实际上,奥巴马一开始并没有放弃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在伊朗核问题上也是屡次拿出军事大棒,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没有放弃对朝鲜的武力敌对。真正让奥巴马收起美式傲慢的不是奥巴马的善心,不是美国的良心发现,而是国际格局变迁中,中俄的强势崛起与美国实力的衰减。

1991年苏联解体时,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为5,595.84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2.41%,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九。虽然此后数年,俄罗斯经济总量的位次一降再降:1995年降至世界第十四位,1999年再降至第二十位。但经历十余年涅槃,俄罗斯逐渐恢复苏联时代的精气神,现在的俄罗斯基本维持世界第八大经济体的地位,3.5%的高增长率使其成为金砖国家的一员。与20年前相比,从1991年的第十大经济体跃居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实力翻了不止一翻。

美国虽然在二战后一直维持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从2000年GDP占世界经济比重30.6%,到2010年降到世界经济的20.218%,美国的影响力、重要性在不断下滑。在20世纪50年代在输了朝鲜战争,70年代输了越南战争后,21世纪的美国深陷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国际形象与实力大大衰减,直到无力支付高额军费,不得不削减防卫预算,奥巴马才想着从中东撤军。不是美国不想在伊拉克、阿富汗驻军,而是真的没钱。

雄心壮志的习近平谈强军的最新用词是“只争朝夕”

与中国军费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相比,美国早在2011年就决定在未来10年中削减3,500亿美元(占2011年军费的一半)的军费开支。

与两会期间李克强公布2014年中国国防支出将增加12.2%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4日公布了美国2015财政年度预算,提出大幅削减军队人数。即便经济总量比不上中国的俄罗斯“2013年联邦预算和2014年2015年阶段计划”预算草案显示2014年防务预算将比2013年增加17.6%,2015年增幅23.1%。

常言道,兵者,国之重器,不可不察。但是在最该不能忽略怠慢的军费开支上,美国都节衣缩食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美国对于维持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开始有点力不从心。这也是为什么在利比亚战争中,美国怂恿英法率先出兵,自己躲在背后收拾战争成果的原因。

奥巴马第一次入主白宫后美国就提出了巧实力外交概念,就是要通过灵巧运用可由美国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包括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手段,恢复美国的全球领导力。说白了就是美国无法再用强硬的军事手段维持霸权,想着继续用外交、经济、文化手段某点军事余威的福利。美国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政策从刚开始强硬推出军事调整到现在强调经济、文化、外交全方位转向亚太,表露出的是美国的直接军事威慑不再灵光,必须考虑动用文化沟通、外交斡旋等手段恢复存在。

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避过联合国出兵,中俄只能忍气吞声。但到叙利亚问题上,从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对划设叙利亚禁飞区阻击,到俄罗斯在叙利亚化学武器上的强力阻燃,中俄说不、普京方案成为奥巴马难以越过的障碍。虽然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美国甚至开出了出兵的最后时间点,但是最后俄罗斯强力展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极为重要的是,奥巴马当时的出兵计划并没有得到西方盟友的支持。

典型的是德国。从在阿富汗伊拉克问题上对美国贴身紧跟,到利比亚问题不参与军事行动,再到叙利亚问题上反对动武,美国对于欧洲军事盟友的魅力越来越低。这正如拳头带来的威严,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奥巴马的战争铁拳关在了笼子里,他的羽毛瞬间减少。

在乌克兰问题上,原本外界认为美国至少不会在战争问题上松口,至少挥舞一下军事实力,而出人意料的是一开始美国就宣布弃用军事力量。即便是美国的象征性对俄罗斯惩罚,法国3月3日首先表达了尚未打算中断与俄罗斯的军售合同的立场,德国亦反对将俄罗斯逐出八国集团。而除了美国盟友欧盟与俄罗斯关系太过密切,美国出兵不会得到支持外,这与中俄的杠杆作用密不可分。

普京大帝

一方面,通过叙利亚问题,首次说不的中国成了反对战争的代言,有了第一次说不而非沉默的先例,美国在联合安理会寻求出兵乌克兰根本不现实。日前赖斯与杨洁篪的通话通稿、奥巴马与习近平的通话全文就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的并不客观的斡旋明确反对,在乌克兰问题上与美国无共识。假如美国作为域外国家大举祭出军事手段挑战中国底线,中国反对将在意料之中。中国越来越展现出在地区局势中的重要作用地位。默克尔作为乌克兰局势的斡旋人在努力未果后致电习近平也是想借用中国的影响力出手。

另一方面,有了俄罗斯捍在卫叙利亚传统战略地盘的奋不顾身,奥巴马不得不考虑出兵后与普京兵戎相见的风险。俄罗斯先出一招3月1日出兵克里米亚亮出军事肌肉后,美国的军事手段根本不能够发挥威慑作用。

这说明,在国际舆论方面,中国的反对或者支持已经成为美国行事的重要参考依据,中国加入任何争斗的一方都会引发实力天平的倾斜;在实力对抗方面,是否与俄罗斯军事相向成为美国的出兵禁区。

普京曾说,世界上任何议题离了中俄无法进行。事实上,中俄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力量,与美国平分秋色已经轻而易举。美国武力威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小布什时代指哪里打哪里的时代一去不复反了,奥巴马刚刚开始懂得动辄拔剑是三流角色的道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