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媒:吃米吃面引中国南北方思维差异 /

美媒:吃米吃面引中国南北方思维差异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近日热播,不但引起国人火热讨论,还吸引外媒注意。《华尔街日报》将好好一部美食记录片一如既往地“拔高”到了政治高度,美国《太平洋标准》杂志网站5月8日则刊登文章,关注饮食差异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并认为吃米吃面让南北方人思维差异大。

美国有红州和蓝州。中国有“大米省”和“小麦省”,而且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能为文化假说的产生提供证据。

根据常识,西方人和亚洲人的世界观迥异。美国人讲究个人主义,独立并擅长分析,中国人对人生则持更整体的观念,强调相互依赖和所处环境。

中国的两种文化

由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托马斯·托尔汉姆带领的研究团队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称,中国可分为两个思维方式迥异的地区:按上述所谓“亚洲人模式”思考的长江以南,以及居民观念更贴近西方人的长江以北。

托尔汉姆及同事在中国6个测试区域对1162名汉族大学生展开研究。测试内容包括“三元组任务”,即为参试者提供多个3个事物的组合,并问他们哪两个事物应放在一起。例如,如果3个事物是“火车”“汽车”和“轨道”,倾向于个人主义且善于分析的人会将“火车”和“汽车”放在一起,因为两者属于同一类型(运输方式)。相比之下,来自“整体论文化”的参试者更有可能将“火车”和“轨道”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存在功能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海报

另外,研究人员让参试者画自己的社交网络,“用圆圈代表个人和朋友。”与参加同类测试的欧洲人非常相似,来自“小麦省”的人将代表自己的圆圈画得明显大于代表朋友和熟人的圆圈。

“我们将此解读为下意识的‘自我重要’(标志),”托尔汉姆解释说。“据我所知,美国人的自我膨胀甚于我研究的所有其他文化的人。来自‘大米’区的中国人通常不自我膨胀,但‘小麦’区的中国人会膨胀。”

托尔汉姆及同事注意到,大米是劳动密集型庄稼,需要包括水坝和沟渠在内的复杂基础设施。他们认为这产生一种能意识到人类相互依存的文化。

相比之下,北方农田更有可能种植小麦,种植更简单并赋予种植者相当程度的独立性,这种经历催生出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