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东南亚恐华心态难除 中国应以威服天下 /

东南亚恐华心态难除 中国应以威服天下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历来十分复杂,尽管在中国官方的宣传体系中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相比较于国家情谊,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既有历史纠葛,也有领土争端,既有意识形态矛盾,也有种族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之一就是恐惧中国。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屹立千年,文明不断,这样一个国家天生就是一个大国强国,而东南亚国家要么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要么国土曾经被中国统治过,要么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华人手中。中国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又爱又怕的矛盾心态,这种心态并不会因为中国“国强不霸”、和平崛起的承诺而有所改变,中国需要思考的在于,是继续消除这样天然的不平等导致的恐惧感,还是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地处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

越南人眼中的中国:侵略者

数日之前,越南的民族主义分子针对中国企业的打砸抢烧行为,导致至少4名中国公民的丧生,事件令中国国民义愤填膺,中国人气愤的不仅仅是越南人的暴行,而且还有越南人“忘恩负义”的行径。中国曾在越南战争期间倾尽全力支持越南的抗美斗争,但是当北越政府统一越南之后,尤其是在胡志明逝世之后,曾经对华友好的老一派越共领导人纷纷靠边站,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华强硬分子。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政府一改过去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公开声索南海主权,在国内还掀起了排华运动,越南政府的行为最终导致了1979年中越战争的爆发。

在中国人看来,越南人的行为实属忘恩负义,而且翻脸不认人的速度太快,帝国主义敌人刚刚被赶跑,越南人就将枪口对准了曾经帮助他的社会主义兄弟。如果说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之间尚有意识形态争端,越南与中国意识形态一样,而且同属中华文化圈,越南的行为是中国人无法理解的,但是如果从越南的角度来看,越南的行为也是意料之中。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就必须知道这个国家的过去,知道这个国家过去的方法就是看这个国家如何记录历史。在中国的历史书中,越南北部一些区域历史上曾经被中国统治,但是中国史书从来不会花费过多的笔墨在这些曾经变动多次的模糊边界上,中国历史有很多开疆拓土的君主传纪,也有灿烂文明的恢弘壮大,但是在越南的史书当中却很难找到开疆拓土的记载,因为他们一直在抵御中国王朝的攻击。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越南参观历史博物馆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几乎每一个展厅,都可以看到,解说员自豪地向各国游客介绍,越南人民反抗“中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河内的二征夫人庙是当地知名景点,供奉反抗汉朝“侵略”的女英雄征氏姐妹。胡志明市街头有许多身着铠甲的古代抗华英雄塑像,在背包客密集的范五老街附近,耸立着陈兴道塑像,此人是越南陈朝名将,曾两次击退元朝军队。

意味深长的是,1974年1月入侵中国海域的“李常杰号”、“陈庆瑜号”、“陈平重号”都是以越南历史上抗华英雄命名的,其中第一艘进犯的“李常杰号”,名字来源于1075年主动入侵北宋邕州的李朝将领李常杰。西沙海战后,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说:“越南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侵略史。”古代中越之间究竟有怎样的恩怨冲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于怀?

中国与越南发生历史文明的联系最早开始于侵朝南征百越之国,虽然称之为国,但是实际上都是一些原始部落,并非是政权。按照越南方面的说法,这就是中国大举侵略越南的开端。秦朝末年,各地割据成风,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乘机自立为王,建“南越国”。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重启统一事业,攻灭“南越国”,将其地划为九郡。东汉初年,光武帝改变越南地区不交赋税只交贡物的制度,引起当地部落首领不满,某首领之女征侧、征贰起兵反抗,并自立为王。征氏政权坚持了三年,被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

据《后汉书》记载,征氏姐妹被俘斩首,“传首洛阳”,而越南的历史传说认为征氏姐妹坚贞不屈,于公元43年阴历二月六日投江自尽。每年阴历二月六日,越南民间都会举办纪念活动。按照中国史学界观点,平叛促进了当地生产关系的进步。而越南则评价二征起义为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征氏姐妹也在不断的传说演绎中被尊为女神。

客观而论,东汉时期越南并非独立国家,而是隶属于东汉版图之内的郡县,马援镇压二征夫人起义属于汉朝“内部矛盾”,与平定其他省份的农民起义并无本质区别,理论上不能定性为“侵略”。此后近千年的起义与镇压,性质皆类似,如三国时期的赵夫人起义、南北朝时期李贲起义、隋朝李佛子起事、唐朝的两次平民起义和两次将领叛乱等等。在越南的历史教育中,这些起义是越南人民在英雄带领下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即使在和平时期,越南人民也从未停止抵制北方汉族王朝的“扩张政策、同化阴谋和狡猾统治手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南南北统一,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当时恰逢中越关系紧张,于是,古代中国侵越史成了民族主义教育的重头戏,越南官方出版了大量渲染中国侵略的书籍,抗华英雄的事迹广为流传。

试想一下,在这种反华历史教育下出来的越南人会如何看待中国?这甚至不同于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教育,中国的教育更像是激励国人,因为中国的自然禀赋决定了中国只是一时的沦落,这也是为何中国领导人的目标是民族复兴——中国曾经辉煌过。但是越南则不一样,越南的反华历史教育只会令越南人感到恐惧,面对北方大国,几千年来越南都只是挨打的份,以后也不可能有超过中国的可能。

中南半岛上除了泰国,其他国家曾经都属于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只有越南与中国的关系恶劣,尽管政府间依然笑脸相迎,但是民间却像是水火不容。这里面越南的历史教育“功不可没”。

东南亚原住民眼中的华人:外族

如果说越南恐惧中国有历史原因,那么其他东南亚国家恐惧中国则像是现实原因。东南亚地区都有众多的华人华侨,东南亚唯一一个属于“中国文化圈”的国家只有越南。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属于两种体系,所以华人被认为是“外人”,但这些华人华侨却几乎掌握了东南亚的经济命脉,这让原住民感到不满。由于中国人移入东南亚较晚,以致华人移入东南亚时,东南亚已经有了成熟的社会、民族和国家结构。因此华人对东南亚是一个后来者,并不是原住民。在原住民看来,华人的迁入是侵犯了他们对领土的权利,是一个外来民族。这就使华人在东南亚先天性地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

而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与东南亚国家政府在华人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上达成一致,这些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大部分加入了当地国籍。不过由于华人的特性喜欢聚居而不喜欢溶入,以致很多的华人群体即便在东南亚居住多代,还和原住民有相当明显的区别。他们建立了诸多“唐人街”和华埠,很多人还用“客居”来形容自己。他们保留了鲜明的中国传统,与原住民在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格格不入。这当然不是他们的错,但这种传统使他们长期仍然被原住民视为“外人”。

中国文化当中十分强调认祖归宗,而且中国是一个十分强调血统论的国家,中国人天然地对黄皮肤、黑眼睛的华人华侨抱有好感,这里面一个特别的例子就是前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作为移民二代,骆家辉是一个标准的美国人,但是当他被任命为驻华大使之后,中国人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期望其能够推动中国在美国的利益,但骆家辉毕竟是一个美国人,结果令中国人失望,中国人骂他的也是“数典忘祖”,却忽视了其美国人的真正身份。

中国人的血统心态十分容易引起东南亚原住民的怀疑,尤其是在中国“文革”时期,曾向东南亚各国输出革命,大规模援助印尼共产党,支援柬埔寨的红色高棉,十万知识青年越过中缅边境参加缅共游击队,号称要“解放全人类!把红旗插遍全世界!”而冷战时期,东南亚是美国反共宣传的重点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最初的目的之一也是为防止区域内共产主义势力扩张,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加上华人的血统论,导致东南亚原住民怀疑华人会被社会主义中国利用,令国家变色,尤其是华人掌握经济命脉,这种恐惧一直未曾消散,只有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困难,受到种族冲击的必然是华人族群。

东南亚地区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排华行动,其行径之恶劣、景象之惨痛非文字所能描述,到了冷战时期,对共产主义中国的恐惧最终都变成针对华人的暴行,甚至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印尼依然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排华暴乱。而当时中国政府以不干涉内政为由并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中国政府的回应也导致了中国国内民众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的不满。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华人华侨的作用,当时的反应与其说是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如说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实力不济无法做出更多的反应。

以德服人也需要实力

中越之间更多的是历史冲突,越南政府的历史教育描绘的就是一个霸道的中国,于是越南人民看待中国必然也是一个霸道的国家,而中国与其他东南亚国家之间却属于文化的冲突,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格格不入,而且中华文化要显得更为强势。中国无法要求越南政府如何进行历史教育,同样中国也无法改变文化差异,对东南亚国家看待中国的“偏见”,中国似乎毫无办法。

每一次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时,中国人都会问,难道他们不需要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吗?诚然,中国市场十分庞大,但是不要忽略了在经济领域是平等交易的,没有谁离不开谁的问题。在东南亚国家看来,现阶段的中国并非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还有日本、美国甚至欧洲。正因为他们可选择的对象很多,所以他们才不会对中国市场产生绝对的依赖。中国要想让东南亚国家相信中国,首先必须超越美国,必须让东南亚国家明白,就算美国“重返亚太”也不会改变中国在亚太的地位。

中国改变不了东南亚国家,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过往的历史已经证明,好话说尽并不会让其他国家信任,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表示和平共处,不干涉内政,反对大国沙文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称中国和平崛起,中国说了60多年,东南亚国家也怀疑了60多年。东南亚的恐华心态由来已久,中国政府对此早有认识,如何处理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府早有预案。首先第一条就是防止整个东南亚国家抱团与中国为敌。最近几次东盟多次拒绝就南海问题发表共同声明,让菲越两国企图利用东盟逼迫中国就范的图谋破产。其次,中国着力发展同东盟内部地缘政治冲突较小的几个国家的关系,印尼是其中的代表国家,作为东盟内最大的国家,以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关系可以影响整个东南亚,尽管印尼1998年发生排华骚乱,但是之后印尼政府废除了一系列歧视性的法律,华人在印尼的政治地位上升,逐渐融入当地社会,这也为中国和印尼的关系扫除了障碍。另外美国对穆斯林国家和穆斯林社会的打击,让印尼对美国产生很大意见,而中国的实力恰好可以给美国制造麻烦,换句话而言,中国的实力让印尼敢于不给美国面子。去年在印尼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因故缺席,2014年奥巴马的弥补之旅并没有印尼,可见两国关系并不是十分密切。

现实的国际关系表明,以德服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否则人家永远会起二心。明朝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朝贡贸易频繁,郑和七下西洋每一次都会经过东南亚地区,庞大的明朝舰队就如同现在的航母编队一样。郑和下西洋的一大任务就是宣扬国威,威服天下,能“服天下”的前提是“威”,以德服人的背后需要的是国家的实力。明朝当时要占领东南亚地区很容易,但是郑和秋毫无犯,甚至帮当地政权维持秩序,有能力灭亡他的时候并不这么做,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没有实力的“以德服人”只不过是自娱自乐的幻想而已。

但是外在的硬实力只能屈其身而不能降其心,中国还需要找到内在的软实力争取东南亚人的信任。如果说中国的崛起是天然的结果,那么在软实力方面中国政府是主动而为。中国政府在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几十所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和而不同”的一面。在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日益朝向中国传统文化方向发展,传统的马列思想越来越弱化在传统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被重视。习近平上台以来,重要讲话中经常引用俗语和古代诗歌、谚语以及名言,很多古代先贤论政的观点被用于讨论现代国内和国际问题。

在大国身边的小国,天然地存在对大国的恐惧感,但是墨西哥例外,墨西哥不仅经济上依赖美国,而且在文化上也倾向于美国的文化,在墨西哥人心中,美国就是“天堂”。中国也需要有美国这样的吸引力,不仅仅是经济上交流,军事上保护、政治上维持,还需要文化上影响,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成为俘获人心,郑和下西洋乘坐的是巨大的宝船,但是带去的却是明王朝先进的文化。所谓威服天下,威既是军事强大,也是文化强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