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这次安省省选:票投给谁实在是件困难事 /

这次安省省选:票投给谁实在是件困难事

安省的省选已快到了投票的时间了。保守党胡达克由开始略微领先自由党韦恩的优势已经失去了。新民主党第三位置还是没有改变,赢家应该还是自由党。

究其原因,并不是自由党的政策多么深入人心,而是胡达克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而造成的。安省的选民早已对丑闻不断的自由党厌倦了,自由党在预算中又大笔花钱,这些钱无论是征税或是借贷得到它,最后还是省民买单。这和几十年前老特鲁多为振兴加拿大而大上项目不同。那时加拿大经济还不够强大,借钱来振兴经济是正确的选择。现在加拿大已经是工业强国了。矿业,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制造业,信息产业,这么多的财源,又没有很多的军费开支,维持三千万人口的生活,却负债累累,收益的钱去哪儿了呢?

不合理的开支,臃肿的机构,低下的效率,行业垄断,官僚主义等等诸多的因素,使收益浪费掉了。自由党如果要大上项目,从以上的问题入手,才是正路。但是看不到他们的诚意。麦坚迪以骗人的政治家风格著称,最后电厂搬迁费用了高达11个亿,都干什么花了呢?如果麦坚迪没有偷梁换柱,为什么要把电脑中的资料销赃灭迹呢?一变脸,换上来韦恩,说我什么也不知道,不是我干的。作为自由党的党魁,这样轻描淡写的能交代的过去么?是对省民负责任的态度么?

韦恩应该组织知情者追查事件的真相,给省民一个交代。这11亿中,超出的8个亿(麦坚迪对省民隐瞒的部分),不应该放入电费中,由省民来偿还,而是由接替麦坚迪的韦恩在预算中找办法解决,消化。否则,下次再一次变脸,韦恩又留给下一任50亿的苦果,难道省民还要吃下去么?

保守党胡达克,还是有点改革信心的。省民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有个节省的政府。这也是多伦多福特市长个人问题多多,却大旗不倒的原因所在。新民主党又是要倒戈自由党的发起者,只要保守党能和自由党选票持平,就可能推翻自由党。但是胡达克改革的目标,和进度出了问题。最主要的是裁减10万公职人员,这就是一个重磅炸弹,打破了胡达克的省长梦想。

道理显而易见。这10万人具体是谁?并没有列出名单来,要从最有可能的部门和人员中筛选出来。有可能被裁掉,担心自己位置不保的人可能有20万,甚至30万人。有可能受到牵连的家属,亲戚可能多达50到100万人,这些人都不会投胡达克的票。他们宁可投一个多征他们的税,然后浪费的省长,也不会投一个把他们的饭碗夺走的省长。胡达克的瘦身,减缩政策应该从上而下进行,不能首先拿下层人开刀。

试想一下,胡达克要是首先冻结省议员四年工资,压缩全体高管的上限工资,减少省各级机构人员,出差,办公费用的标准,施工公司给协助警察的双倍工资充公,部分工资用补贴的方式发放……采取一些实质性的具体的政策措施,会得到更多选民的欢迎。那些担心被胡达克裁掉或受其影响的省民,本来就因为物价上涨,生活水平下降而怨声载道,饭碗却要被他拿掉,数量又这样惊人,他们一定不会让胡达克当选。除非胡达克改变其策略。

很多的省民在选举中很纠结。不去投票,则浪费了自己的权利。去投票,又真的不知道投谁好。三个政党都是半斤八两,没有一个政党能实质上解决问题的。有的是多筹钱,多花钱,多办事。有的是少筹钱,少花钱,少办事,或取其中。没有一个政党能做到少筹钱,少花钱,多办事的。而且投自己想选的省长,却又投给自己不喜欢的议员。投票的游戏规则是这些政党给我们选民制定出来的。赢家总是这些轮流坐庄的庄家,输家总是投钱和他们玩游戏的闲家——–选民。

所以和他们玩游戏,我们选民也要动动脑筋,采取一些策略。尽量能趋近达到我们目标的方法。例如这次选举,大家都想改变一下自由党长期执政的弊端,但又不满意胡达克的极端手段。也就是不能让韦恩千亿的花钱计划得逞,也不能让10万人失去工作。现实的问题是韦恩极有可能连任。如果韦恩连任的话,胡达克就没有理由再做保守党的党魁了。

保守党也会从中吸取教训,改变让他们落选的极端路线。所以现在选民选举的关键问题是,不能让自由党成为多数党政府,以便在胡达克下台后,能选出比较接近民意的党领后,再换掉韦恩的政府,以达到我们选民的真正目的。这也就是我们选民变被动为主动的一种策略,这样才是选民左右了这些政党,而不是一再的由他们左右选民。

所以大家在投票时多关注一下,选民的动态尽量让自由党保持略高一点的优势。这样自由党只能成为少数党政府。当胡达克下台后再让韦恩下台,让保守党上台,以便达到大部分选民在这次选举中的预期目标。这样中间派的选民能起到杠杆的作用,才是关键的一步。如果能成立省民协会,把选民最关切的问题,想达到的目标,与各政党协商。可以直接,全面,细致的解决问题, 对各政党选民都有利,使社会进步加快。

来源博客大卫谈
原文标题:由安省省选所联想到的问题
原文链接:http://blog.51.ca/u-379794/?p=4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