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千年教派仇恨失控 中东迎来圣战之春 /

千年教派仇恨失控 中东迎来圣战之春

伊拉克现今乱局与逊尼派与什叶派持续数世纪之争一脉相承,有西方舆论形容,中东在“阿拉伯之春”退潮后,如今迎来“圣战之春”,而西方过去站在道德高地,以推倒独裁者为名,实则厚此薄彼,卤莽破坏宗教势力平衡,未能给中东人民带来真正民主,成为乱局爆发甚至不断恶化主因。

全球仅1/8穆斯林属什叶派

逊尼派与什叶派的矛盾,始于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身故后的政教继承问题,支持由教派长老挑选继任人的多数派穆斯林,与支持由穆罕默德亲属继承的少数派穆斯林相斗,延续至今。现时全球16亿穆斯林中,大部分为逊尼派,什叶派仅约2亿,两派纷争成为中东国家内部以致国家之间的冲突起因之一。

伊拉克曾是鄂图曼帝国一省,各族与教派交恶,1932年建国之时并未彻底处理教派问题,教派仍分立。1979年代上台的萨达姆实施独裁统治,强力压制人口占多数什叶派民众,维持实质上的势力均衡状态,惟英美将萨达姆政府推翻后,马利基为首的什叶派透过选举上台后,却招来各方势力蠢蠢欲动。

向当权什叶派宣战的逊尼派ISIS武装分子曾受英美打压,但藉叙利亚内战之利去年重新兴起。一般逊尼派民众虽厌恶ISIS的残暴手段,但什叶派政府的打压促使他们支持ISIS,甚至视来自南部的政府军队为侵略者。曾被萨达姆迫害的库尔德族自治区虽拥有25万军力,有力对抗ISIS,但因石油利益与马利基政府闹翻,不愿施援手。

伊逊尼派受压 撑ISIS反攻府

教派争议亦蔓延国外。伊朗什叶派政府已表明,愿意出手协助伊拉克政府对付逊尼派武装分子,“打击恐怖主义”。至于中东传统龙头沙特,则未能摆脱为了打压伊朗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等敌对势力而暗中对ISIS提供财援,助其壮大的嫌疑。

前英国驻叙利亚大使格连(Andrew Green)在《每日邮报》撰文称,伊拉克现时的乱局是西方军事介入当地的必然结果。主战者深信除去萨达姆、卡扎菲、巴沙尔等“压迫民众”的独裁者便能改善当地局势,?眼军事上片面的胜负,没有深思独裁者失势后对地区的影响。事实上,尽管独裁者恶行累累,但钳制教派冲突的力量一被推翻,教派冲突便在中东陆续爆发,两派信众各自发动“圣战”,旨在铲除在位的“异端”。

西方空谈解放 酿恶性循环

格连直斥西方领袖对中东社会及民主前景的想法幼稚,过分简化伊拉克社会的复杂问题,胡乱摧了稳定阿拉伯地区的稳定力量。他形容西方介入伊拉克、利比亚与叙利亚均是“灾难性错误”。

英国知名左翼作家琼斯(Owen Jones)则认为,英美政府2003年面对反战人士与专家对战争后果的警告仍一意孤行,进军“解放”伊拉克,结果令教派冲突激化,死伤惨重,局势甚至比萨达姆主政时更恶劣,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西方对叙利亚反对派以至沙特、卡塔尔等专制国家的支持,反成为ISIS的助力,伊拉克以至整个中东将不断分裂。如今局面说明此前反战人士并非过虑,但惨剧已成难以阻止的噩梦,只能盼未来不要再犯同样错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