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李克强访英国唱黑脸 西藏问题再亮底线 /

李克强访英国唱黑脸 西藏问题再亮底线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目前正在英国访问,卡梅伦政府在西藏问题上的态度软化是李克强此访不可忽视的前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卡梅伦(David Cameron)访华时中英之间的西藏问题坚冰已经融化,即便去年5月李克强首访欧洲时中英西藏问题隔阂仍然存在,但为什么今年3月习近平首次大规模连访欧洲时遗漏了英国?2003年胡温上台后,2004年5月中国时任总理温家宝首访欧洲时就曾选择了英国,2005年11月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首访欧洲时也去了英国。在习近平、李克强已结束大手笔访问欧洲的情况下,英国显然是被从习李的首访欧洲名单中剔除了。而与以往习李出访常常连访多个国家不同,此次李克强赴欧仅访问两个国家,专门到访的意味浓厚。为什么习近平忽略英国之后,李克强又特意访问英国?

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目前专程访问英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重申西藏问题底线。从李克强访问欧洲之际,中国威胁英国女王必须见李克强的言论喧嚣尘上,以及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公开指出英国已不如德法,如果要加强两国经济来往,英国就不要在中国人权问题上做文章看,李克强此访对英国施以脸色的意味浓厚。不过中国并不是要特意对英国施以颜色,而是要特意在西藏问题上重新亮明底线。

习近平提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单要求中国重塑国际秩序、回归应有的国际位置,实现国家的统一、彻底解决西藏和台湾问题同样是习近平的题中之义。李克强出访在西藏问题上最挑刺的英国,是中国在西藏问题上展示姿态的最佳时机。众所周知,中英首脑会晤在卡梅伦2012年会晤达赖喇嘛后中断,此次李克强访问英国是自2011年以来中国总理首次访英。中国对英国的姿态,将直接关系到外界对中国西藏立场的看法。在2013年12月中英西藏问题裂缝弥合后,中国领导人迟迟未访问英国,习近平今年3月访问欧洲大张旗鼓地将英国排除在外。李克强此次专程“迟到”访问英国,既弥补了首轮访问遗漏英国的缺憾,也突出强调了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坚持。李克强通过专门访问英国,实际上将中国对西藏问题的重视进一步放大了。

李克强携夫人程虹抵达伦敦

此次李克强除了访问英国外,还将访问希腊。中国将这两个国家放在一起,在西藏问题上表态的意味就更加明显。与英国屡屡拿人权和西藏问题说事不同,希腊是欧洲国家在西藏问题上尊重中国的典范。中国外交部在就李克强访问欧洲举行的吹风会上指出,希腊一贯坚定支持中方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坚定支持中方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大陆主办的西藏发展论坛2011年在希腊举行,在论坛上发言的大多是希腊学者。希腊学者、记者代表团也曾受中国政府邀请访问西藏。20世纪70年代,达赖喇嘛曾访问包括希腊在内的12个国家,外访次数达到16次,开启了达赖喇嘛访问亚洲和西欧各国的帷幕。但是近十年来,希腊与挪威、瑞典等国频频接待达赖喇嘛不同,在西藏问题上极为低调,持远离达赖喇嘛的态度。

与李克强访英期间将在中英工商峰会演讲、并与英方签署300亿美元的合同不同,李克强到访英国之前,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广泛为李克强此行的政治意义定调。

他抱怨签证限制和伦敦希斯罗机场扩建延误已经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力,而卡梅伦同达赖喇嘛会晤后造成的双边关系恶化,已经令英国在与其欧洲对手的较量中处于劣势。英国外交部4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将中国列入了“关注国家”名单,报告还称,北京在2013年加大了言论自由、结社集会的压制。刘晓明说:“我们认为这份报告对中国持有偏见,并未反映中国的真实全貌。”中国大使的言外之意是,要想与中国恢复正常的经贸关系,不单需要在西藏问题上认清形势,还需要在人权问题上摒弃对中国指手画脚的习惯。

中英因西藏问题陷入分歧后,英国的竞争力削弱,中英关系正常化后,李克强带着大单访问英国。这前后的差距,既是给英国看的,同时也是给欧洲国家看的。法国、英国就西藏问题的立场相继软化后,中国意在通过李克强访英向丹麦、挪威、瑞典、美国等经常接待达赖喇嘛的国家释放信号,重申中国在西藏问题上泾渭分明的红线。在习近平今年3月访问欧洲,奏响中欧合作的赞歌、偏重强调中欧的共识合作后,李克强此访英国,重点突出的是中国发展对欧关系的底线。习近平唱完“红脸”之后,李克强眼下登台唱“黑脸”。

其次,李克强专门访问英国,提前为中美、中欧贸易战做准备。今年3月习近平访问欧洲时,所到之处均受到隆重的特殊接待。中国同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签署了120多项合作协议,其中中法签署180亿欧元(约合249.75亿美元)订单,中德签署10亿欧元(约合13.875亿美元)订单。而中国总理李克强眼下准备与英国签署300亿美元的订单,体现的是对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英国是平衡德法的欧洲传统大国,中国在就西藏问题上惩罚英国之后,实际上急于将中英与中法、中德之间的贸易差距补齐。

英国是自由贸易主义的忠实实践者,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应向中方施压。中国商品在欧洲受到制裁时,英国是欧盟内部中国最有力的支持者。2013年12月访华期间,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与李克强会晤时表示,英国支持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会利用政治影响推动中国与欧盟之间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李克强也指出,希望英方继续坚持反对保护主义的立场,坚持市场透明开放。目前,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在可见的未来遇到的贸易摩擦可能加大,碰到的贸易壁垒可能更多,美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也更趋向于制造中国商品输出的障碍,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欧盟的重要大国,英国支持中国的自由贸易立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虽然中国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与英国的政治合作层次,但中英经济合作层次的提高,将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去美国化”的一部分,中英共同经济立场将撬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最大裂缝。

第三,与胡温时代中国将英国纳入首轮访欧洲的对象不同,习李在首轮访问欧洲时都没有访问英国。李克强此访是将英国列为访问欧洲的第二波国家。这表明英国的国际地位,对中国来说,不是至关重要的,起码没有德法两国重要。一百年前,大英帝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军事强国。一百年以后的今天,英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只不过它已经没有昔日的辉煌。在欧盟,英国的地位屈居第三,排在德国和法国后面。

2005年之前,英国还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中国之前。2005年,英国世界老四的地位被中国替代。欧洲被债务危机缠身面临生死存亡的同时,英国却在为当初没有加入欧元区而感到庆幸。不过,在德国和法国的共同努力下,欧元危机在2012年底开始出现明显的转机。时至今日,欧元不仅存活下来了,连希腊等国家也已经摆脱了灭顶之灾。因此,欧洲国家对德法的认同感远比英国强。

习近平今年3月首访欧洲选择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表明了中国对欧元区的认可和信心,中国认为上述四国能够带来欧盟所能带来的最大商机和外部稳定的条件。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大超过了英国的体能。

与胡温将访问欧洲列在访问美国之后相比,习李首次将访问欧洲列在访美之前。此次李克强特意将英国作为二类欧洲国家来访问,与换届以来中国将欧洲的位置提高到了比美国重要的位置一致。英国作为美国在欧盟最坚定的跟班的衰落,实际上代表了美国对欧洲影响力的减退。中国重点加强同德法主导的欧盟的关系,对于实践多极化外交、使世界局势摆脱美国的一极主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中英关系于2013年12月已经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习近平今年3月访欧不访英国,而是留待李克强目前专程访问,这中间既有着中国外交对英国乃至欧美战略判断发生变化的因素影响,也有着中国处理西藏问题的内政考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