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媒体放风:香港呈现暴力化极端化倾向 /

媒体放风:香港呈现暴力化极端化倾向

管治问题一直是九七回归以来香港面临的一个重要政治问题,而如何实现对香港的有效管治更是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当前围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17年的普选问题进行的政治博弈成为这一阶段香港管治问题的焦点所在。在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7年行政长官及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前后,笔者在香港就香港管治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了解各方、各界对香港当前管治问题的看法和认知,以此探求香港管治的出路问题。

首先是特区政府施政面临障碍不利于管治。内部民调显示,香港民众对特区政府施政表现的满意度和对行政长官施政表现的满意度都维持较低水准,特别是对特首施政表现满意度走势呈下降趋势。有观点认为,香港没有实现普选,特区政府肯定难以实现有效管治,但实现了普选并不代表可实现有效管治。普遍认为,如果实现了普选就可整体上解决政治困局,可集中精力解决香港面临的经济、社会等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当前特区政府面临的施政障碍主要包括:立法会部分反对派议员的阻挠;政府施政得不到财政支持;管治团队多应对眼前问题;部分公务员不抗拒政府政策,但也不积极配合。普遍认为,当前建制派内部的矛盾和分裂是特区政府有效管治和有为施政的最大障碍,这种阻碍甚至大于反对派在立法会的“拉布”以及通过社会运动骑劫民意的影响。当前香港管治过程中行政主导没有体现出来,管治架构不健全,要解决“行政弱势、立法扩权”问题,需要管治策略和手段上的设计。

其次是香港社会围绕普选进行的争论不利于管治。香港的政治转型、政治进程正进入一个关键政治节点期。在本次政改博弈中,部分反对派明白政改方案通不过是全输局面,不仅中央受损,香港也受损。部分反对派也不甘心于永远当反对派,也希望成为建制。有多位学者悲观地认为,香港管治困境看不到出路。8月底人大常委会公布决定后,不但有占中,还可能有泛民立法会议员辞职,通过补选来实现公投,表达全民公投的形式和其诉求。反对派要求符合“国际标准“的普选,中央与反对派的妥协空间被严重压缩,中央与反对派分歧太大,没有妥协空间,不可能通过谈判方式达成共识,政改没有通过的可能。如何争取立法会反对派议员的支持在立法会通过政改方案是政改的关键。如果发生占中,根据其激烈程度和产生的影响与反对派进行博弈是下一阶段的重要问题。普遍认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会得到香港主流民意的支持。

三是社会泛问题泛政治化不利于管治。近来,香港极端本土社会运动以所谓民生、民主诉求为依据不断蔓延、扩大为民粹运动、政治运动,并表现出本土与草根相结合、民主与民粹相结合、政客操弄与青年主体相结合、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相结合、社会运动与政治运作相结合等特点。以“占中”为代表的社会政治运动对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对中央对香港的管治、特区政府的施政造成冲击。受社运、学运等国际民主化、本土化思潮影响,香港的社会运动呈现出暴力化、极端化倾向。以“学民思潮”为代表的香港学运组织参与到香港的以“占中”为代表的社会运动。

政改不是香港的全部,普选也不是解决香港所有问题的唯一出路。作为国家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中央对其有全面管治权。实现对香港的有效管治,不但是中央政府的责任,更是特区政府的责任。并不能说,因为香港当前面临一些方方面面的问题就对香港的管治问题没有信心,甚至说看不到出路。只要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社会聚焦于发展问题、减少社会争议、解决深层次矛盾,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稳步推进政制发展、实现民主进程,香港的管治问题自然会化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