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揭秘习近平黑脸的原因 安倍忽悠中国 /

揭秘习近平黑脸的原因 安倍忽悠中国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0日中午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这是中日两国首脑自2012年9月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见。从11月7日中日达成四点共识,到11月8日中日部长级正式会晤首次解禁,再到11月10日中日首次举行首脑会谈,外界普遍认为中日关系已经回暖。但从媒体公布的习近平安倍会晤现场照片看,二者的会谈气氛并不热烈融洽。习近平全程黑脸无笑容,并换了一条灰色的领带。事实上,此前9日安倍抵达北京时也并没有感受到中日关系的暖意。9日与安倍同期抵达北京的普京等国家元首当天就受到习近平亲自接见,普京抵达时中国派出了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前去接机,即便是一般性的国家首脑抵达,也是有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接机,然而安倍下飞机并没有中国外交部官员迎接,媒体公开的照片中迎接安倍的只有仪仗队。这尤可见中日关系回暖的论调并不真实。分析人士认为中日关系改善的基础并不具备,习近平会安倍只是作为APEC东道主的基本礼节,是象征性的礼遇,并不代表中日关系已经改善。

虽然中日关系长期陷入僵局对两国都不利,但是中日曾经两度开战的历史,日本右翼执政拒不反省历史的现实使得中日关系缓和的条件并不具备。即便中日两国恢复对话,习近平与安倍举行了首脑会谈,也并不能改善日本国家整体右倾化的趋势,改变不了安倍致力于脱离战后秩序的国家目标。这些注定了中日关系目前在任何层面的改变都没有充分的基础。

习近平会晤安倍

在观察人士看来,中日关系彻底转好是需要在两国关系的实质层面有了长期保持良好关系的土壤才能发生的,而培育这种土壤的前提条件是中国在经济上完胜日本,在军事上压得住日本,在政治上孤立得了日本。这并非一日之功,也并非在一两年内可以完成。在这个时期到来之前,中国就应该忍受着一段时间双边关系不睦的不利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关照APEC会议召开之前中日姿态突然转暖,APEC期间习近平首次与安倍举行会谈,不难发现,中日关系改善有着特殊的时间点和突然性。

习近平安倍见对方都有盘算

改善关系不过是中国作为APEC东道主为了保证会议召开所做的准备,是中国作为东道主应该展现的大国姿态。所谓改善关系是中国在技术层面对日本的“忽悠”,在APEC这样的国际盛会上,体面得当地接待安倍,展现大国风范才是中国要达到的诉求。

安倍抵达北京说明,习近平的邀请函安倍早已经收到。对于自己邀请而来的客人,习近平不可能避而不见。按照惯例,作为东道国领导人,无论是领导人峰会开始之前还是晚宴开始之前,欢迎每一个参加会议的成员国领导人,与其握手,并简单寒暄是最基本的程序。习近平不可能在这样的场合对安倍视而不见。为了不失东道主风范,避免因中日关系不睦造成习近平与安倍接触时鸡同鸭讲,会场尴尬,缓和中日关系、提前就习近平与安倍接触时的会谈内容进行沟通就显得必不可少。中国日本的经济体量使得任何一个亚太经济议题都离不开对方。习近平与安倍在APEC期间就中日经济关系乃至区域经济合作、亚太经济状况进行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为习近平与安倍在APEC期间就亚太经济问题进行顺畅沟通作准备是必然的,这是中国要在亚太经济领域唱大戏,扮主角必须做的。

因此习近平首次会见安倍无关中日关系的基本格局,无关中国对安倍的基础判断,而是中国作为APEC东道主应该作出的常态化举动。仅仅依据习近平会见了安倍就得出中日关系改善的结论过于武断。

而安倍此次赴华参加会议也并非冲着缓和关系而来。习近平安倍在会晤中没有提及此前11月7日中日达成的四点共识中的重大突破,并未提及“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钓鱼岛问题作为日本挑战战后秩序的表现,不从根本上承认具有争议,不足以打动中国。靖国神社作为日本是否真的从精神层面摆脱战争阴影的象征,不从根本上停止参拜不足以打消中国的疑虑。中日的四点共识里,日本仅仅提到钓鱼岛却并没有公开承认钓鱼岛争议,靖国神社问题日本甚至就没有提。日本在钓鱼岛和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上拒不妥协玩文字游戏恰恰反映了安倍根本无改变中日现状的诚意和打算。

上任以来,安倍改善中日关系的呼声一直没有断过,但是日本挑战战后秩序的动作也从来没有停过。安倍之所以在APEC之前急于会晤习近平,并在钓鱼岛等问题上部分妥协,实际上是面临着国内商界的政治压力和美国的压力。

最近一段时期,无论是国际机构,还是日本央行、民间组织,都调低了对2014年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测值。日本的通货膨胀上升,80%以上日本民众表示并未感受到经济在好转。此前日本经济界人士曾向多维新闻透露,日本经济界已经向安倍下了最后通牒,要求限期改善对华关系,安倍目前面临巨大压力。日本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访华团多次访问中国谋求改善中日关系,印证了日本经济界要求改善对华关系的迫切心情。安倍急于同习近平会见不过是被逼无奈所致,并不是真正有意在中日关系的根本障碍上妥协。

且从美国对中日达成四点共识表示欢迎看,安倍同样面临着美方的压力。4月份,奥巴马访问日本,曾强烈敦促安倍晋三加紧改善和中国的关系,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美国切实感受到了日本将其拖下水的危险。安倍谋求与习近平会晤而不是完全同意中国缓和双边关系的条件,这本身就不是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带有一定完成任务的色彩。

所以,APEC是中日领导人无法回避对方的场合,中日领导人都有不是为了改善双边关系而见面的现实原因。这决定了中日关系改善与否并非首脑会谈可以论断,即便举行了首脑会谈中国对日本的判断也不会作出改变,日本在关键的问题上仍然没有妥协。

中日关系改善的基本条件非首脑会谈

从大格局讲,日本之所以不愿意反省历史,在战后秩序上越走越远在于,美国设置的战后秩序中日本并没有完全清算历史。《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必须吐出侵略战争的不义之财,反省历史。这是清算战争罪行、重构战后秩序的法律基础,但这个历史性的判决并没有执行到位。美国是开罗宣言的缔造者之一,本应坚持道义,坚守公道,却出于战略私心,刻意采取暧昧立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日本的战争罪行进行二次清算,中国必须掌握对日本战后秩序的发言权。而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改变的是日本作为美国兄弟盟友的局面,实现中美在亚太的实力转变。当中美在东北亚和亚太的势变完成,中日之间的僵局自然能够解扣。

中国的崛起势必彻底解构工业革命四百余年来的世界格局。中国的崛起为国际秩序进行重新梳理和恰当调整提供了前提条件。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中国无法拒绝的历史选择。历史将会让人们认识到事实的本质,也必然会提供机会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这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既然中日关系短期内无法根本缓和,那就应该忍受一段时间内双边关系不睦的不利之处,而不是寄希望于在首脑会晤中对两国死结一蹴而就地解决。

从中日关系看,二者紧张的大背景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日本挑衅中国是任何一个大国在刚刚衰落时都有的反弹心理。日本要在军事解禁集体自卫权在于,日本认为中国逐渐强大的军事实力逼近日本的实力并有超越之势。日本在政治上对中国围堵是因为,日本认为可以对抗中国,阻止中国崛起。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心理密码是,欺软怕硬的日本民族绝对信奉实力。

日本历来对强于自己的国家当成家长一样来服从。历史上,对于强大的唐朝,日本曾数次派遣使者屈尊学习。明治天皇时期,日本还一度陷入对欧洲先进技术的崇拜。二战后,被原子弹击碎了自信的日本快速丢掉自尊对美国俯首贴耳。日本认同美国的占领是认同胜利者应该获得奖赏的价值观。日本惧怕中国崛起后对日本的占领报复和践踏,因此拼命阻拦。

中国只有在经济上与日本拉开距离,使日本在经济对中国形成依附之势,日本才会认清形势对中国心服口服,才不会采取用挑起岛屿争端弥补民众的心理落差;中国只有在军事上压倒性地超越日本,日本政府才会从只要接近军事实力快速提升就能不被中国赶超的迷梦中醒来;中国只有拥有对美国的绝对影响力,让施压日本孤立日本惩罚成为可以操作的政治议题,日本才会从挑战中国可以不付出代价中脱离。

但是在中美日三方势变到来之前,仅仅因为习近平与安倍举行了首脑会晤就断定中日关系缓和,并不明智。事实上习近平会见安倍并不是因为中日关系到了已经解冻的的地步,而在于中国需要在APEC期间展现大国风范。安倍为了能够向国内商界交差在钓鱼岛问题上玩文字游戏,中国为何不能为顾全APEC峰会大局拿首脑会谈“忽悠”日本?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