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纽约时报:习近平安倍握手背后的玄机 /

纽约时报:习近平安倍握手背后的玄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山握手时整场黑脸,安倍则一脸尴尬。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会面只持续了25分钟。分析认为,这是中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而再度紧张之后。

事实上,近年来中日两国分歧加重,外界认为中日领导人有直接接触的可能性不大。在APEC之前,习近平给日本提出了几条要求,那就是日本必须正式承认两国之间有领土纷争,安倍也必须承诺不参拜靖国神社。而就在APEC峰会之前,中日就领土问题发表了四点声明,双方都正式承认两国之间有领土纠纷,靖国神社的问题却没有提及。

中日关系能否缓和?

就此,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南海领土争端问题建立了模糊的共识,习近平和安倍对东亚紧张局势采取了负责任的一步。安倍似乎已经计算出,他可能会失去一些支持者,但他比因外交内政忙得焦头烂额的习近平更容易承担这样的重任。

这对安倍来说不容易,因为中国经常在钓鱼岛海域派出巡逻艇巡逻。日本公众认为,日本政府对中国这种挑衅应持强硬立场,据日本民间组织Genron NPO和《中国日报》今年夏天的联合调查,93%的日本人对中国持有不好的印象。

但许多日本人也明白,中国对他们本国的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在同一项调查中,超过70%的日本人说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是重要的,而80%的人表示当前两国关系需要改善,安倍也了解这一点。

另外,安倍也知道,习近平比他处于更加微妙的位置,与日本的紧张关系提高了中国的经济成本。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从今年1月到6月,与2013同期相比,日本在中国的投资下降了几乎一半。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说,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伤害的是经济关系,而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

然而,这也是中国政治的普遍原则,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权力基础,就无法改善同日本的关系。中国领导人使用民族主义热情,以弥补合法性赤字,并凝聚了党和国家。日本是一个熟悉的目标,特别是在军事鹰派和宣传部门。根据中国媒体对“习安会”不冷不热的报道来看,习近平还没有积极推动中日关系的想法。

但习近平与安倍的会面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开辟了道路。中国媒体虽然没有报道有关内容,但习安会期间,安倍告诉习,他认为日本和中国可以就以下四个问题进行合作:扩大在中国东海的合作(包括在对2008年协议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联合开发);更深层的经济关系合作;更稳定的安全环境;还有最重要的是,增大相互的理解。

习安握手后,此前一些停滞不前的谈判得到了恢复,比如像湄公河地区的新政策对话,中日代表团近日在北京进行会谈。会议讨论了加强双边关系的途径,例如通过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以避免在东海领域的冲突。

现在,安倍和习近平必须让日本和中国人民看到,中日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例如,中国和日本已经对经济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进行合作,如节能减排和污染控制;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开始承诺保护在国际反海盗行动的索马里海岸中行使的中国商船;日本政府也开始对中国当地非政府组织提供显著的技术援助和赠款。

自2007年以来,亚太地区已经带给了日本至少30,000个年轻人,包括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中日两国人民人与人的交流看似平凡,但这可以通过消除常见的误解以改变两国之间动态变化。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更大的理解可以帮助安倍和习近平克服在日本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势力的压力下建立的营地。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