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驰援委内瑞拉 北京推动石油人民币化 /

驰援委内瑞拉 北京推动石油人民币化

继去年下半年放宽2007年以来对委内瑞拉500亿美元贷款的偿还条件之后,北京近日再对这一南美石油巨头慷慨解囊。赴华出席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1月7日在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晤后宣布,双方已达成一揽子双边协议,中国将再向其提供200亿美元贷款。

眼下委内瑞拉国内正在遭受空前危机,货币暴跌、通胀率升至全球最高、基本物资稀缺,都使得委内瑞拉政府艰难应对,甚至已然开始要为诸如厕纸、肥皂、牙膏等日用品的短缺所困扰。另外,受油价大跌、财政吃紧影响,委内瑞拉实际上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债务违约风险。据彭博汇总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数据显示,交易员们普遍认为委内瑞拉在未来五年无法偿债的可能性高达89%。在这样一种现实之下,中国一再拿出真金白银支援委内瑞拉显然不只是出于社会主义的 “兄弟情谊”,其中北京究竟有何战略谋划?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新年刚过就访华寻援助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委内瑞拉都是获得中国贷款的大户,甚至占到中国对拉美贷款总量的二分之一。公开数据显示,自2007年以来,中国为了保证原油供应,已向委内瑞拉提供了500亿美元贷款,而自2005年以来中国向整个拉丁美洲提供的贷款也不过超1,000亿美元。其中,以贷款换石油更是中国与委内瑞拉贸易合作的主要方式,中国被认为在过去约5年间,通过此种方式为委内瑞拉提供了高达400亿美元以上资金援助。在签署此次协议之后,委内瑞拉对华依赖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加强,而这或许才是北京敢于冒险继续向委提供援助以及投资的根本目的所在。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位居前10的中国原油进口国依次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阿曼、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在此之前,2012年伊朗开始启用人民币结算其向中国供应的一部分原油,已令美元垄断石油结算的格局徒然生变。正如观察人士指出的那样,毋庸置疑的是,石油用哪种货币,牵扯到一个货币的话语权的问题,在石油的人民币结算问题上,即便是只迈出出口的一小步,对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并且继伊朗之后,2014年8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宣布,将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线输送原油,并接受人民币付款,则进一步开启了石油的“元”时代。

继伊朗、俄罗斯先后在石油人民币问题上“撕开了小口”之后,委内瑞拉如果能够成为下一个将被人民币攻克的目标,对于中国打破石油美元枷锁,推动石油人民币乃至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突破。上世纪70年代中期,沙特同意石油与美元挂钩,曾一举确立了美元在全球货币霸主的地位。时移世易,伴随国际油价暴跌或步入低价时代,也为“石油人民币”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最新的数据显示,石油美元地位正在日渐下降,达到18年最低点,无论是中东、前独联体国家还是中南美洲石油生产国对美元的依赖度都在持续下降,而中国或恰可借此机会,填补这一空缺。虽然也有分析指出尽管美元地位在衰退,但实现“石油人民币”仍需要迈过3个门槛。即:建立透明完善的国内外石油定价市场;做大人民币资产,脱钩美元,让境外人民币实现良性循环;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公担风险,互利共赢。由中国官方近年来的种种动作之中,或许已然可以窥得中国“石油人民币”战略布局正在逐渐成型。

委内瑞拉石油已探明储量为2984亿桶(约合409亿吨),超越沙特的2670亿桶(37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另外在新采油技术条件下,委内瑞拉的非传统石油储备,像重油、油砂油、页岩油等,储量大约5130亿桶,更是几乎相当于全世界传统石油储备的总量。如果人民币能够通过驰援委内瑞拉的方式占据如此庞大的能源结算市场,它所起到的意义无疑是空前的。且从某种角度来观,人民币在委内瑞拉的布局实际上也早已展开。继2008年中国与委内瑞拉签署第一份石油换贷款合同,根据当时的合同条约向委内瑞拉提供20亿美元的贷款后,随着双方在石油领域的深入合作,这一合作半径也随即拉长。至2010年,700亿人民币现身中委“石油换贷款”则进一步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在某种程度上,这样一种融资方式实际上恰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次尝试。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委内瑞拉巨大的石油储量和潜力,如果将人民币当作石油结算货币或类似结算的货币,人民币在石油交易的地位将提高。

诚然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大跌令中国获利,但从总体来看中国毫无疑问仍是石油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的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造成了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原油价格。这种不平等的价格,即所谓的中东原油“亚洲溢价”,实际业已演变成为一种“游戏规则”,导致中国从中东买油价格一定会比欧美国家的高,这样一种局面短时间内显然难以改变。而从长远来看,中国所面临的更大问题或许仍在于其虽已成为石油消费大国,不过却无原油定价话语权,这也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无法在石油乃至国际经济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上世纪70年代金本位制终结之后,石油美元体系就一直是美元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由于进口石油的国家需要大量美元来购买石油,石油美元体系也就从根本上确保了全球各国对美元及美国国债的强烈需求。而在中国努力跻身世界大国行列的过程之中,“人民币国际化”虽被屡屡提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仍面临重重困阻,基于此种现实,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似乎给中国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而在这当中委内瑞拉或更是可以被视为中国扭转自身在“石油美元”现实下劣势的关键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