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挥刀终结老人干政?习近平握三张王牌 /

挥刀终结老人干政?习近平握三张王牌

中共“老人政治”终结的钟声,敲响了。数月来,习近平罕见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共“政治规矩”,外界难以领会其背后深意之时,官媒给出了一个诠释的版本:中共需要引入“规矩”来填补革命元老彻底退出后的高层权力真空。外界认为,这句话相当于自爆中共多年存在的“老人干政”现象已终结。有分析指出,自十八大以来,“强人型”形象的习近平所展示出政治魄力推进了“老人政治”渐次退出中国的政治舞台,其中“天时、地利、人和”是不可忽视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那么,中国政坛“垂帘听政”的现象会否终结于习近平之手?中共近期的政治动向被外界认为是在为这一问题释放肯定的信号。日前,“规矩”成了2015年中国高层政治中的首要关键词,更准确地说是叫“政治规矩”。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23日报道,翻查旧报道,其实早在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闭幕之后的两天,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曾强调,党章是中共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不过,高层提出更具针对性,讲得更明白的“政治规矩”,是2014年10月以来的事。据官媒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就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接着,2014年结束之际,习近平在12月29日主持中共政治局会议,点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报道说,最近,“规矩”二字又进一步高调出场。在1月12日到14日举行的中央纪委全会期间,习近平大篇幅论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6日的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政治规矩”再次亮相。这一回,所谓的“政治规矩”,已不限于不准搞“团团伙伙”了。习近平在会上说,“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报道称,“有一种说法是,“团伙”是在中央权威下滑的背景下壮大的,因此需要引入“规矩”来填补革命元老彻底退出后的高层权力真空。强调与重建“政治规矩”,具有制度建设的正面意义”。外界认为,中共的话语体系内,文宣方面向外界传递信号时向来隐晦,这句话相当于说中共多年存在的“老人干政”现象已被习近平终结,现已经进入了“修复”的阶段。

暂不论“老人政治”的现象是否走到了尽头,亦或是中共的“政治规矩”是否包含了对“老人干政”的约束效用,以史为鉴,“老人干政”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发展的 “绊脚石”,更是与中共所推行的“第五个现代化”政策相背离,理应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中。在近代的中国政坛,“老人干政”常常成为外界舆论的焦点,每每提及此事,“恋栈”名声传遍海内外的“江泽民”总是难逃话题中心。其退休后仍频繁出席社会活动,尤其在胡锦涛时期,每逢中国政治遭遇风吹草动,总能在媒体平台看到江泽民身影。虽不知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但媒体的长期报道和江泽民个人的政治作风也坐实其恋栈的名声。

中国的政治基因决定了“老人政治”的存在,古有皇家的“垂帘听政”,近代毛泽东的逝世虽然解决了权力终身制但却没有解决“老人政治”,20世纪80年代后到90年代中期间,八名正国级的中共元老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掌握中国的实际决策力,甚至接连罢免了胡耀邦、赵紫阳两任中共总书记。由他们所组成的“中顾委” 甚至一度凌驾于政治局之上。这种情况被认为是使中国在法治政府和责任政府方面发育迟缓,也是很多问题的肇因。责任虚位是权力的大忌,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混乱的根源,乃至舆论界一度断言称,如果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迟早会出现大问题。

另一方面,手握“天时、地利、人和”三张王牌的习近平,在其任期内终结“老人干政”或为可期之事。梳理近期有关政坛元老的系列消息,便可窥其一二。 2014年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纪委原书记贺国强退休后首部著作《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正式出版发行。书中透露,2012年10月24日,十七届中央纪委召开了最后一次书记办公会。也是当天,贺国强即搬离了中纪委办公室。而各大媒体纷纷以他的一句话做为标题:“卸任后决不干预中纪委工作。” 可见,他的话是有地放矢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人政治”的严重程度。

日前,在互联网内一则体现“前朝老人干预”减少的消息广为流传。有报道称, 2013年1月,江泽民向中央请求,要求在今后礼宾排名中,将自己的名字与其他退休高官排在一起。消息透露,江泽民提出此要求后不久,还托人带话给习近平,大意是自己年事已高,88岁之后说的话,正确的可参考,不对的无须理会,而自己90岁以后说的话,无论正确与否,习都无须理会。在查处政治局原常委周永康时,江泽民也未提异议,只说自己在提拔周时确实未发现其问题,承认“用人失察”。然而,生于1926年8月的江泽民,明年将满90岁。

无独有偶,日媒《每日新闻》1月19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历任中国国家主席、总书记江泽民、胡 锦涛两位长老级人物在党内的地位明显下降。在之前的报道中,二人的地位仅次于政治局常委,但目前他们的地位已经不如一般的政治局委员。在一向尊奉长老级人 物的中国政治版图上,这可谓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知这一变化的契机是,去年9月2日举行的江苏省政协前主席葬礼时,该省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胡锦涛的姓名被排在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的后面。反常的是,换做平常类似细节通常会被忽略。但是恰恰是胡锦涛走马上任的前组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报》却在网络上以“领导人排序新状态”为题专门报道了此事。很显然这样积极的传播是想让党内外共知这一信息。

然而,初看似乎是共青团对胡锦涛地位排序下降表示不悦,但是胡锦涛原本也是持有“长老不应过多参与政治”观点的人物。有评论认为,也有可能是胡锦涛自身要求发送此信息。这一猜测或许是类比江泽民的“排名”事件得出。2013年初,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江泽民之所以会在原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杨白冰火化时一反常态排名在现任政治局常委名单后,是因为他主动要求将其个人名字“与其他老同志排在一起”。由此而看,上述说法或许不无可能,加之胡锦涛十八大时有“裸退” 的先例。这一做法不仅可以给习近平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才智,还能有效地回击外界对“老人干政”的指摘,一举两得的做法取得外界一致好评。

由此可见,上述几位中共元老身体力行的举动,无疑为习近平创造了最关键的“人和”的政治优势。这一趋势终将导致“老人干政”淡出中国政坛,或如猜测所说习近平已经终结了这一非程序化的政治现象。中共清扫“老人干政”留下的阴霾,亦离不开得天独厚的政治环境,视为天时与地利。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已经进入更趋多元包容的现代政治模式,中国也正致力于构建现代治理体系,这一时间节点成为了习近平着手整饬“老人干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契机。习近平曾强调,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勇于突破破利益固化藩篱,敢啃硬骨头。可见,中共作为执政者,正身处在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历史位置上,必须要思考如何突破以行政权力、腐败等行为构筑起来的利益集团堡垒问题,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