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国人内斗 群雄死磕阿里巴巴外商获利 /

国人内斗 群雄死磕阿里巴巴外商获利

在跨境电商竞争中,本土对手紧随阿里巴巴之后中国政府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努力造就了一大批网络在线零售商。它们迎合消费者对于本土日常用品的质量和安全的担忧,成为阿里巴巴以及亚马逊的对手。

物流公司受到减税以及其他政策的鼓励,包括顺丰速运、中外运等在内的几家物流公司闯入了一个由京东占统治地位的领域。它们激烈竞争,试图在跨境电商市场占得一席之地。中国政府预计,到2016年,跨境电商市场总值将达1万亿美元。

网易等中国本土规模稍小的互联网企业也急切希望从“海淘”中获益。网易上月与中外运合作推出网上商城。顺丰速运国际电商服务事业部副总裁任晓煜表示:“本土电商业务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频繁地从海外购物的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今年1月,顺丰开始销售从、等国进口的龙虾、奶粉和其他产品。

中国海关表示,自2012年,已有超过2000家公司注册了跨境电商业务。尽管北京旨在减少走私的政策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该产业的蓬勃发展要归功于越来越多富有的中国人选择国际品牌,许多食品安全丑闻也使得他们对于国产商品的信心不再。

广告行业高管菲奥娜·陈(音)表示,她的日用品大多从海外购买,每月至少花200美元在网上买鞋、化妆品等产品。“有许多产品在中国国内买不到,海外产品,尤其是食品,更加安全。”

分析人士表示,小规模的海淘商家将很难从阿里巴巴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但上海商会副总裁魏连晟说,随着这些大企业与“小鱼”正面交锋,最大的赢家可能是外国品牌,因为它们获得了进入中国的新路径。“中国的大门已经为美国企业敞开,这不仅包括大品牌,也包括中小企业,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未像现在这样高涨。”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