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十大可能“颠覆性错误”搅动朝野 /

习近平十大可能“颠覆性错误”搅动朝野

就在党报官媒不遗余力详解习近平所提“四个全面”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联合早报》刊文总结了中国十大可能的“颠覆性错误”,成为各路媒体关注的焦点。在郑永年看来,中国的颠覆性错误,大多发生在宏观层面。在中国那么大的国家进行改革,犯一些小错误不可避免。在一些局部层面,即使发生了一些小错误,也很难触发整个体系的危机。只有在宏观层面出了问题,才可能发生颠覆性错误。

具体来说,郑永年所提的十大“颠覆性错误”,刨除了军事、外交,涵盖了内政的各个方面。比如意识形态的回归;党权和政府权力的严重失衡;党内民主制度得不到确立,不同利益难以调和;反腐败始终处于运动过程中,有效制度得不到确立;改革方案不能有效实施或者流产;整体官僚体制的不作为甚至消极抵制;寡头经济转型成为寡头政治;社会改革失败,社会暴力化并陷于无政府状态;少数人垄断发展成果,社会高度分化,发生自下而上的革命;社会大动乱或者发生“廉价革命”。

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言

“颠覆性错误”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这是习近平十八大上任以来至少两次在国际场合谈论的话题。一次是在2013年10月出席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一次是在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当地电视台《星期六新闻》节目独家专访时,且两次均与改革相关。

第一次如是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第二次如是说,“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虽然两次高调提及,但是究竟何为习近平口中的颠覆性错误,却一直是个含糊不清的笼统概念。好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中共自执政以来就喊着的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因为含糊不清,所以坊间揣测和推断开始井喷而出,依据便是提及“颠覆性错误”时的场合和前后语境。

归结起来,各方说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颠覆性错误就是向左转,放弃改革开放走“回头路”,回到计划经济老路上去;其二,颠覆性错误就是向右转,盲目冲向西方吆喝的方向,使改革列车跌下万丈悬崖;其三,当前是攻坚期和深水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果此时出现大的问题,就可能前功尽弃,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其四,颠覆性错误就是像苏联一样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其五,颠覆性错误还包括国际问题,中国要妥善处理大国崛起中的问题。

而早在2014年,美国智库就曾以“十大挑战”警告反腐和改革正酣的习近平。包括经济改革、培养创新、减少社会不平等和不稳定、反腐、政治和法律改革、推进城市化、改善环境、建立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国际软实力、提高解放军的作战能力以及处理外交关系。不过美智库在提出此十大挑战时,恰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购买力平价的计算方式,预言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所以全篇充斥着的消极情绪,比如借由严峻挑战来说明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到达了“临界点”,邓小平时代的改革收益正在减少,改革的主要内容已经不再适用,如果做不出根本的改变,中国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将会停滞。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指出,“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注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作为传统的世界大国,中国“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是习近平的底线,也是重重危机感的根源所在。但这好比是一把双刃剑,为了保证不犯颠覆性错误,故而决定了未来十年不会有颠覆性的大动作,所谓一切为了稳定,一切也依靠稳定。在此前提下,中国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能否“不经历风雨就看见彩虹”,“不付出流血的代价就成功成仁”,一切留待意欲“十指弹琴”的习近平告诉世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