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如何发生?从汤弑母案谈母子关系
话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人成长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父母分分合合的历史,从在母腹中与母亲的完全融合到出生到最后的死亡,充满了分分合合。在我的诊室里,多数来访者在与父母分分合合的历程中不是那么容易,中国的文化强调“关系”,强调“小我服从大我”,这与一个人追求独立和自我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在中国文化之下,母子关系很容易成为一个问题。
在一个人成长中,多数人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愤怒,和父母达成某种平衡。而汤远熙涉嫌弑母案之所以吸引这么多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突破了人情伦理的底线,尤其在中国传统提倡“孝”的文化背景下,这就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许多人心里,哪怕只要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就足够让人感到恐惧、内疚、自责了,更何况还付诸行动。
随着案情的深入审理,我越来越觉得这样的悲剧有其必然性,在这个家庭里,我看不到丝毫的温情,看不到情感的流动。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出现问题才不正常。那么,作为一个母亲,该如何做好母亲这个角色?该如何去教育孩子,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重演呢?
一、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足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是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学派的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足够好母亲”是指在婴儿出生后数周内处于一种“原始母性专注”的心理状态,母亲越来越淡化自己的主体性、个人兴趣和生活节奏等,全身心关注婴儿的活动。
但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并不是一直对孩子的需要即时满足,同样关键的是,母亲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适时退开,逐渐减少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就是说,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了解孩子增长的能力,也信任自己的孩子,因而开始对孩子慢慢地放手。有了这样的了解和信任,在听到孩子的哭声时,母亲不再是匆匆地跑到房间去抱起孩子,可能会回应一声“妈妈听见了,就过来了”,然后让孩子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再来到孩子的身边。
这时,母亲和孩子之间不再是密不可分的了,这中间出现了一个空隙,对孩子来说,另外一个空间被打开了,在等待妈妈过来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了挫折,因为母亲不再是即时就到,但同时他又感觉是安全的,因为他听见了妈妈的回应脚步声,所以他开始注意到了身边的环境:微风吹过、小鸟飞过……外部的真实世界对他来说慢慢打开了,孩子开始学习把母亲作为外在的一个人与自我分离,并在这基础上慢慢成长,趋向独立,接近独立。
在本案例中,这个母亲不知道如何放手,哪怕孩子已经身在国外,依然无法逃脱被控制的命运,也许只有死亡才能真正地“放手”,这不仅是孩子的悲哀,更是做母亲的悲哀。因此,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母亲”特别适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母亲,中国的许多母亲对孩子不缺乏爱,缺乏的是“足够”就行,需要学会把投注在孩子身上的爱撤回一些到自己、到其他人身上。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早期的母子关系,完全也可以应用在更广泛或者说更长的亲子关系中,甚至是终生的亲子关系中。
二、做一个对孩子心理需求保持敏感的母亲
埃里克森(E.H.Erikson)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人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对应的关键任务。比如说,孩子从出生到1岁,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一个安全感,在这个阶段,母亲怎么爱孩子都不过分,越多的爱和关注,越让孩子感到被关注、被爱,孩子在这样的环境就能形成对他人的信任和安全。
但是到了1到3岁这个阶段,随着孩子的自主性增强,向外拓展的活动范围增加,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设定一些规则;之后到了青春期,随着孩子的自我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这时原先的规则就不再适用,父母在教育孩子中要有更多的弹性,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否则只会加剧孩子的叛逆。
然而现在的许多母亲,对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够“敏感”。用我们常听说的一句话就是:“含在嘴里怕融,捧在手里怕化。”无论长多大了,都把他们看作“孩子”,一刻舍不得放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多少父母在给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的时候,会尊重和倾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孩子参与这个选择?
再回到本案中的母亲,其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活在自己的“认为对孩子好”的错觉当中,无论是早期的体罚,还是后期的强行拆散儿子女友,强送儿子出国留学,没去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我毫不怀疑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然而,父母口中经常对子女说的“我都是为你好”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道紧箍咒,在爱的背后往往是控制,忽视了子女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代际差异。
一个网友评论说得很到位:“能把孩子逼成杀人犯的父母,绝不会是好父母。”在平时,很多人问我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父母,在我看来,做父母是一门艺术,是无法教授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虽然无法做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多思考,多学习,多成长,有时间不妨问问自己:当我的孩子为人父母时,我希望他/她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当我的孩子说起我时,我希望孩子怎么评价?当我们对这样的一些问题有更多的思考之后,也许,你会知道该做怎样的选择和行动。
(作者鲍立铣,心理学博士,安省注册心理学家,注册心理治疗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