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空欢喜日本海出口 中俄再触民族情绪 /

空欢喜日本海出口 中俄再触民族情绪

“边界确实完全没有移动”,俄联邦安全局滨海边疆区边境管理部门代表11月7日的辟谣瞬间令不少对俄罗斯侵占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耿耿于怀的中国民众感觉被泼了盆凉水。——早传乌苏里斯克附近4.7平方公里被归还中国,日本海出海口在望,原来只是一场乌龙。

也难怪,尽管而今普京大帝与习近平延续近年传统,二人交好互相支援尤甚以往政府,然而让心心念念恢复俄罗斯昔日荣耀的普京大帝忍痛割肉,似乎只是中国人异想天开。君不见,俄罗斯对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如何挥毫泼墨,一副决不允许任何人染指的表情;亦不见,3年前梅德韦杰夫对远东地区“邻国居民过度扩张”的警告和不准建立“唐人街”的禁令?

11月7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引述边防部门的话,否认将乌苏里斯克附近4.7平方公里转交给中国的消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滨海边疆区边境管理部门的代表称,“边界确实完全没有移动”。俄罗斯远东海关局的代表说,该机构没有边界移动的消息。这一表态将稍早前中国舆论场间的小兴奋击得粉碎。

中俄新边界界碑揭幕再触动中国民族情绪

有解释说这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误解。事实上,所谓的乌苏里斯克附近4.7平方公里并非新近归还给中国,而是早在1993年便划入。1993年,中俄两国重新勘定东部边界,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东北部瑚布图河畔,从俄罗斯划入中国4.7平方公里土地。根据两国协议,界桩、界碑等界标陆续设立,中俄边界自此进入常规管理阶段。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新划归的土地上新确定了“界牌岭、托伦岗、吉龙沟、红漆桩、蓝香坪”五处地名。此次引起中国媒体注意并进而搅动舆论的乃是今年11月4日,中俄边境地名碑树立仪式在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中俄边境线举行。珲春市版图上新增了一条唯一向北流淌的河流——瑚布图河,上述5处全新的实体界碑、地名碑正式落成。

4.7平方公里版图有限,之所以令中国舆论喧嚣一时,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民间普遍对近代历史上沙俄兼并中国北疆大幅国土耿耿于怀,即便近年中俄“如胶似漆”步入“准同盟”阶段也始终无法抹去对俄罗斯深深猜疑与戒备,甚至时时被唤起民族情绪。

1860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英、法、美、俄等国相继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签署《北京条约》承认《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由此中国彻底失去了日本海出海口。1886年,中俄签订《重勘珲春东界约记》。清政府沿中俄边界设立了“土、萨、啦、帕”4个界牌和16个记号,将中俄边界固定下来。

在近当代史上,中国曾有机会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日本海出海口。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政局不稳,列宁为了稳定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曾经提出“沙俄曾经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无效的”。但中国当时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丧失了一次最好的机会。1992年中俄东段边界谈判结束,中国恢复了从图们江出海的权利,然而由于下游俄朝铁路大桥太低(7米高)以及河道淤塞的原因,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俄方还提出苛刻的条件,仅允许季节性捕捞的渔船而不准商业运行的船只出海。

鉴于这些刻骨铭心的民族伤痛,北京与莫斯科的靠拢走得异常凶险,时不时有声音出现认为这是与虎谋皮。11月6日常常以代表官方声音著称的《环球时报》在其社论《莫用翻旧账否定今天的中俄关系》否定了中国民间民族主义情绪的蔓延。文章说,一些国人怀念故土的感情可以理解,但沙俄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割走中国150万平方公里土地,类似“150万-4.7=多少”的质问对中国人集体情绪所做的展示和造成的联想却不够真实。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丢失那些土地是历史上的事,不是新中国的责任。尽管谈起那段往事很多人会感慨万千,但大家还知道,今天的中国不具有恢复那些国土的可能性,而且这也不应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目标。“历史上恩恩怨怨,敌友交错,然而世易时移,眼前的这个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互联网上常有人用过去的伤疤来证明中俄没有友好的基础,这是短见,还很可能是某些势力为成心搞坏中俄关系制造噱头。”

坦白讲,除非出现不可预料的地缘政治变动,中国已再也无力收回曾经的国土,这固然令沮丧,但北京唯有劝服国民接受现实,在未来的国际场合,中俄依然互有各取所取的众多机会。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