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玩乐 /
  3. 挥之不去:上海归来谈迷失 /

挥之不去:上海归来谈迷失

上海回来已有一段时日,岁末的各种派对,活动虽然频繁,但那种挥之不去的迷失不时在我心底浮现。就像东西半球的时差,无法用喧闹来更替与颠倒。

石库门的街景,老上海的味觉,苏浙人家的风情。上海二个字,始终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海外上海人心里留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衰败抑或昌荣,都会拨动我们心底深处的那根弦. 每一次回家,都是海外游子对家乡的一种情感梳理,思维碰撞。

“闲暇在老家每一条既陌生又熟悉的大街,那些匆忙的,时尚的,现代的,年轻的与我擦肩而过;那些吵杂的,无序的,艰辛的,低俗的却又挥之不去。我像极了一个陌生的路人,无论是社会的还是灵魂的,这一切都与我无关”。

这样的陌生感让人走向迷失,感觉沧凉。

为了配合上海大都市的发展,可以拆的老弄堂,石库门全拆了,不能拆的不懈花费巨资粉刷换貌.车水马龙的马路口,繁华忙碌的立交桥,街头边到处是尽职的保安,协警。环卫工人辛劳的身影到处可见。

不过五年,新的跨海大桥,隧道,地铁线相继落成。儿时的里弄,街坊成了断墙残壁,新楼大厦。小小的陆家嘴,汇集了世界一百强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大多数;三角鼎立的静安寺南京西路,中(兴泰富),梅(龙镇),恒(隆广场)罗列了全世界的顶级名牌。到了这里,世界仿佛近在咫尺。

当一个人驻足在静悄悄的上海远景规划展厅四楼的上海微缩立体全景模型前,谁不为这个矗立在灯火阑珊,重放溢彩的东方明珠赞叹?.虽然历经磨难,这块局促的土地重新散发出久违的海纳兼收,雍容大气。

上海的发展触手可及,上海的窘迫又随处可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实在在让普通人享受到了财富的荣耀,也让已经成为,或者梦想成为新上海人的追梦者有了奔头,起了念想。

在强力政府机器的作为下,让本地人,游客享受到了代表中国最时尚,最有序的城市生活。从远处看,上海是摩登的,进步的,人性的。

而在繁华,喧闹的都市大幕下,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一种无奈,一种急躁。城市上空弥漫着的戾气与不满也同样令人窒息.

人类有了欲望,趋于发展,才能生生不息。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虽然很多时候大众的欲望是盲目的,认知是滞后的。

老弄堂,石库门可以强力拆了重建,但人的思维,悟觉是否可以彻底洗牌,重新粉饰?城市让生活更现代,但给心灵带来多少满足,为思想填满多少智慧?被快速发展的车轮拖动的是空洞的灵魂与肉体。摩登只是给这个被称为远东的巴黎带上了绚丽光彩的月桂花。

此次回沪没有负担,时间充裕。有闲流连在大街小巷,感受到的是普通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窘迫与疲惫。在拼抢的,雾霾的,冷漠的间隙,每张没有表情的脸都深深地埋在自己的手机里,锁在自己冷酷的外表下。每天生活,社会焦点的电视频道,不间断地播出的是兄弟姐妹,父母儿女,恋人之间为了财产,利益互搏公堂,形同陌路的闹剧。

这是一个相信弱肉强食,寸利必争的城市,也是一个热衷成功,鄙视失败的社会。整个上海欣欣向荣,就像个大商场,人们匆忙地生活着,声嘶力竭地吆喝着-都是奔着财富与赚钱。为了不被这个日新月异的城市淘汰,也为了自己以及家人生活得比别人好。

开阔的林荫大道,一边是摩天的高楼,华丽的橱窗。另一边却是破旧的机车,空洞的眼神。每一个人都是陌生的,迷失在这个城市,也迷失在“自我”里面。

一个人的认知脱不开“自我”的界限,对生命的态度始终留在自我理解的事物之中。无论他对外部世界多么贪婪,都不可能像上海城市建设一样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算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同,普罗大众的美好欲望。但平凡的生活,安静的人生却无处可寻。丰盛的生命与高贵的精神更与她毫不相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迷失了你我还是迷失了上海?

2016 元月于多伦多

来源博客:望璞归真的博客
原文标题:上海归来谈迷失
原文链接:http://blog.51.ca/u-24412/?p=170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