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普京突然撤兵 令中国遭遇南海新危机 /

普京突然撤兵 令中国遭遇南海新危机

莫斯科时间3月15日,俄罗斯宣布从叙利亚撤出俄方“主要军事力量”。称俄军协助叙利亚军队扭转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局势,有效创造开启和平进程的条 件,目标已经基本达成。尽管在此之后俄军将仍在叙利亚保持驻留,但美俄在叙利亚的局面已基本平稳。这较之于2015年10月前后中、美、俄三方于西太平洋 和中东对峙的局面就发生了重大变化。

必须承认,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军有其政治和经济的问题。这一局面是基于俄罗斯 内部状况和其国策而来的。伴随着俄方的这一举措,原先美国“两线作战”的局面就开始呈现变化,从战略角度看,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俄方撤军使美国在中东没 有了劲敌,会腾出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这就有可能加大对东海南海的干预力度,使中国海上维权难度增加,更不用说美国朝鲜半岛的压力也会增大,对中国的 威慑与遏制也将相对增强,这一局面不啻于一场新的危机。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撤军”只是抽走一定兵力,考虑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实际利益,俄方也保证了一定限度的静默,事先未向美国透露普京的决定。俄驻联合国大 使丘尔金已经确认会有部分俄军继续留驻,确保持续停火,而外交方面还将加大力度促进政治解决方案。不过,即便俄罗斯以“监督停火协议的实施情况”为由,在 叙利亚境内保留了部分空军力量和防空导弹系统。普京在叙利亚抽走军力的表现终究折射出俄美矛盾正趋于缓和的现状。

当下,尽管在 奥巴马余下任期和民主党大选压力下面上仍会维持一定对峙状态,但双方正在中东和乌克兰寻找彼此能接受的战略妥协点。事实上,自2015年三季度俄罗斯介入 后,美俄都在极力避免在叙深陷,普京一直寻求以最小成本在叙实现俄利益最大化和妥善退出方式。鉴于俄罗斯在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上拥有了主导性的话语权,维 护俄罗斯利益的“阿拉维斯坦”已经稳固,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基地更已稳固。在基本目标已经确保之际,美俄的妥协就成了一种大概率现象。

必须承认,尽管美俄在叙利亚的对峙缺少对抗性,美方在2015年11月前后就和俄方就俄空军在叙利亚的活动达成了谅解备忘。但是,这终究是一种彼此陈兵 的对峙局面。鉴于美国自2015年10月也在南海及西太平洋展开了以双航母战斗群为依托,以“拉森号”闯入南海为开始的军事行动,这就让美国虽然只是采取 了低烈度的行动,但一种“两线作战”的局面就开始形成。

对美国来说,该国拥有足够打击力量、投送能力,展开打击行动并不是问题, 美国的忌惮在于如何能打击之后不卷入战争,进而让美利坚的国力消耗在诸如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泥潭中。对美国来说,南海作为其太平洋战略的一大突破口,显 然需要加大力度;为确保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存在感,叙利亚问题也有必要设法干预。当叙利亚、伊拉克连带伊朗开始与莫斯科保持良好关系,俄罗斯军人在地中海 沿岸的活动仅仅只是收复失地,维持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冷战秩序时,美俄之间在中东的对峙可以转为矛盾缓和,这样一来,当西线的对峙告一段落时,美国 就有了把更多力量投入到东部的机会。

事实上,伴随着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不断达成谅解,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压力正在不断加强。在 2015年10月时,美军仅仅以“军舰将中国在南沙群岛建造的部分岛礁周边12海里内水域航行”向北京发力,在美俄达成军事互信后,就有“里根号”在11 月南下的调动。尽管在土耳其击落俄机后,美俄加强了相应动作,使得南海压力暂时减弱。但到了2016年1月,伴随着叙利亚和谈开始筹备,美军不仅闯入西 沙,美方双航母战斗群对西太平洋的干预也同样开始,加之美、韩在朝鲜问题和“萨德”反导系统上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显示出美国在中东压力减小之后,他对亚太 采取更多措施就成了一种必然。

当下,华盛顿当局已经开始修复因叙利亚问题的悬而未决而来来的负面影响,并在美俄重新确立中东势力范围后 展开下一步行动。而这下一步恐怕就是以政治、军事等手段的介入大力来加强其在南海问题上的影响力。就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行动来说,华盛顿的确是以政治手段 为先导加以展开的。以2016年2月美国针对东盟国家召开安纳伯格庄园峰会为例,伴随着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开始介入南海事宜,加之越南借着金兰湾 “国际化”招揽美、日。韩国也运用“萨德”系统加速和美国连携,这就使得美国已经借助政治层面在西太平洋加强了封堵的趋势。

于是,就在 俄罗斯开始“撤军”并和美国达成一定程度妥协之际,北京在亚太问题上就要开始迎接2015年10月后的艰难局面。如果说此前美国在南海有时以虚晃一拳的方 式来应对中国,此后的强度就有可能增大。这也意味着,北京如果要为自己在西太平洋上的活动赢得空间,面对可以集中精力应对亚太的美国,政治解决固然必不可 少,军事层面的行动也将不容忽视。 (茅岳霖 撰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