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这张图告诉你 加拿大房贷风险有多可怕 /

这张图已经告诉你 加拿大房贷风险有多可怕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最新报道称,加拿大的经济和债务风险,可能出现类似渥太华地面大地陷的后果,民众需要了解他们的债务将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这篇署名彼迪斯(Don Pittis)文章称,近日首都渥太华市区发生的恐怖道路塌陷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人们,当前经济和债务风险的严重程度有多可怕。更糟糕的是,人们对风险往往不知不觉。文章呼吁加拿大中央银行采取行动,让民众认清现实。

昨日,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在其半年度经济评估报告中指出,温哥华和多伦多两市的高房价威胁到加国金融系统,这种巨大涨幅不会持久。他再三强调,“风险正在上升。”

加拿大人的债务水平不断上升,但是他们在签下巨额贷款和按揭时,是否了解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报道称,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的房价已经开始下跌,其他成本上涨和就业市场转弱,当地省政府收紧了财政预算,令每个家庭每年开支上涨高达6千元。一旦他们面临失业,或是搬家时出现房价下跌,必然陷入财务困境。

报道称,这不仅仅是纽芬兰省的问题,也会发生在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个市场旺盛的城市。

消费者难以自控

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行为经济学消费者债务专家舒兹(Saul Schwartz)指出:“消费者都很难自我控制,所以我们会饮酒过度而宿醉,饮食过度而增肥,消费过度而背上超过负担能力的债务。”

除了消费者本身的问题,“放贷者、零售商,以及所有的卖家都在利用这种自控力缺乏,而且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的监管。”舒兹说。

他说,很多人对金融市场、按揭和利率没有研究,在不清楚长期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签了长期合同。被低利率和可负担的月供所吸引,很多乐观的加拿大人可能只差失业或利率上升就会被债务吞没。

目前加拿大央行仍然不会采取加息行动,法律教授惠丽斯(Lauren Willis)提出方案,建议进行一项让消费者真正理解合同的测试(customer confusion testing)。惠丽斯说,要求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样本测试,证明至少有75%的顾客理解合同内容。

报道称,假如现在房地产市场真的崩溃了,业主蒙受损失,加拿大央行将无能为力,可能这就是波洛兹不愿意其发生的原因。

在踏入波洛兹所称的“不可维持”的房市时,确保人们真正了解可能的后果,可以避免局面进一步恶化。至少人们是擦亮了眼睛,签下一份影响他们生活的长期合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6-06-10 22:36
    您已点过赞
    记得27年前来加读书时,加拿大只有技术,团聚和难民移民。那时的政治,生活环境很使人羡慕。老百姓生活安逸,税收不算太高,没人争争嘈嘈,贫富差别好像不是太大。这些年来,政府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导向投资移民,不考虑人口素质,只要有钱就是宝贝。使得大量有钱人,尤其中东和亚洲富人的涌入,使得整个社会,尤其在多温地区的人口结构糟到很大变化。贫富差别,文化背景差别,人口质素差别不断加剧。同时政府在国内的管理上更是越来越差,浪费严重,记得20多年前,政府的4级研究员(最高级别)的薪水也就6-7万元,高级公务员一般也就这水平。与现在差别很大。其他方面的浪费更不要谈了。使得预算连年赤资。这样一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老百姓加税,减少社会福利,并引进投资移民推高房价,使得真正的上班族难以维持生计。这种恶性循环还在加剧。如若政府的政策不在调整,加拿大的前途很是渺茫。
  • @ 2016-06-10 22:46
    您已点过赞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它能做到最好的控制疯狂房市的方法就是加息!
    但是,加拿大的经济情况又不允许加息。或者,政客们为了选票,不愿意戳破这个泡泡。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加拿大的房市很难下去。
    对于央行的警告,听了多少年了。前行长carney和前财长Jim Flaherty,多少年前就不停讲话说这些风险了。现在carney都不在加拿大好多年了,jim也已经去世几年了。。。

    我的意思就是,没有实际行动,光warning,有用嘛?!!事实证明,没用!

    这是个死结。目前看来是解不开了。这辆疯狂列车将一直这么行驶下去,知道悬崖。小老百姓,有钱买个自住房的,任何时候都应该买。疯狂炒房的,也自求多福吧。。。。

    未来会怎样,真没人知道。这么发展下去,经济崩盘是肯定的。时间问题。啥时间?这个世界上应该没人能知道。按照你自己的能力和风险承受力好好活着吧。享受每一天也许才是正道了。这是个疯狂的世界。。。
  • @ 2016-06-11 21:59
    您已点过赞

    我看谈论加拿大现在为什么生活比以前艰难真的像是盲人摸象,有的说是公务员权力大了,有的说是移民多了。 ...

    公务员寄生虫问题只是社会癌变的一个并发症,并不是癌变本身。另外,把生活艰难归咎于技术进步更是荒唐可笑,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突飞猛进,可现代社会创造的就业机会远比以前要多得多。新的技术总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就像汽车的发明让马车夫和钉马掌的人失业了,但汽车工业创造出来的就业机会却更多,新技术总会让人类生活变得更美好。

    真正导致人们生活水平长时间下降的,永远只是社会经济制度出了问题,说白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全球化”造成的——这个我在以前已经说过很多遍。我不是说全球化不好,而是现在的全球化是畸形的“全球化”。真正的全球化,应该是资本、劳动、税收分配制度同步的全球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可以在全世界恣意横行,而劳动与税收分配制度却被限制在国境线以内......。这种失衡的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优势,可以疯狂压低劳动的价格,可以让各国政府被迫低头......——结果当然是社会财富的增长都被装进资本拥有者(资本家)的腰包,靠出卖劳动的中产日益贫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我看,各国政府和精英其实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资本的力量太大,没有哪个政客有胆量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就是这个畸形的全球化会越来越恶化,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尖锐(现在各国大选越来越尖锐的左右对立其实就是这种社会矛盾的表象),直到怨恨积累到引发另一场社会大变革的暴风雨为止。
  • @ 2016-06-11 06:47
    您已点过赞
    现在提高利率和首付对房市的控制作用我看有限。现在这个房价,还能发了疯不顾后果抢的,很大一部分已经不是普通工薪阶层了,或者至少是有后盾的。比如国内来的移民,把国内房子卖了有一笔不错的房款。对于本地真正的首次置业,哪怕中高收入阶层,都是个不小的负担。我附近的房子最近两周挂牌量突然增加了很多,当然成交的也很快。前天看到一套房子开价420万,一周就卖掉了,最后成交价还不知道(我记得两三年前它刚建成时不到300万)。另外一套在河谷边上的,非常旧的平房,肯定得重建才能住,开价190多万,一天时间就买掉,220万成交。这样的价格,哪怕是加拿大收入1%的人里低端的那部分人都买不起了。因为1%的入门收入是税前19万多,估计今年过20万了。扣完税还剩多少呢。
  • @ 2016-06-12 19:35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无忧了 于 2016-6-12 19:36 编辑

    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它能做到最好的控制疯狂房市的方法就是加息!
    但是,加拿大的经济情况又不允许加息。或 ...


    直接给你答案吧
    1. 因为现有的货币政策房价一定会大涨,所以政府要在舆论上压一压,使房价不至于太疯狂。
    2. 政府只鼓噪不出台实质性的打压政策,说明房价良性上涨是政府的既定目标之一。
    3. 政府将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海外买家纯粹是转移视线的无稽之谈,根本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和低利率导致的市场货币规模放大。
    结论:信政府,死去吧。
  • @ 2016-06-11 12:37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山蛟龙 于 2016-6-11 12:40 编辑

    呵呵,也只有本地加拿大人、老移民买不起房,大喊大叫房价高。

    这些人不买,主要是买不起;其次的原因是被这种垃圾文章吓着了,以为房市真的危从垒卵。而事实是,现在许多非居民买房,根本不需要银行贷款。除了这之外,买房时跑来加拿大一趟,交接时再跑加拿大一趟,这成本你们去算算看,屌丝们坐井观天是不知道土豪们是怎么任性的,也不知道土豪的天是什么样的。你们不买或买不起,房子有的是人买。每年这个时节,网站媒体为了眼球和点击率都会发一些这样的文章,毕竟上半年抢累了,下半年应该会平稳一些,但别以为房价就不行了,到了来年甚至年还没过完,新一轮的疯狂就又来了。

    五一的小编,你就继续忽悠吧!让看了你们垃圾文章的愚人们一再地错失机会。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