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钓鱼岛前中俄过 无人留意日舰来 /

回音壁:钓鱼岛前中俄过 无人留意日舰来

当地时间6月8日至9日凌晨,3艘俄罗斯军舰和1艘中国军舰开赴钓鱼岛24海里的近海。这场中、俄军舰先后进入钓鱼岛“毗邻区”的行动惊动了东京,也同样惊动了各国媒体。但是,当各路消息人士及媒体瞩目于“中国军舰首次出现”于该海域时,在钓鱼岛近海执勤、跟踪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军舰似乎就被遗忘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外界瞩目于中、俄军舰时,日本的行动便成了一种盲点。中俄军舰从钓鱼岛近海经过的举动固然重要,日本军舰在此前后的行动却也令人不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把军舰派到钓鱼岛海域后,这一逐渐降温的事件就已经带上了危险的气息。

日本海上自卫队为防护钓鱼岛部署有大量军力(图源:Reuters/VCG)

骚动已暂告一段落

中、俄两国军舰6月9日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这一被中国国防部视为“合理合法”、“他国无权说三道四”的行为在西方世界引起了骚动。毕竟,该行为在以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中已经“令日本警觉”。军舰的出现意味着“失去了避免紧张局势有可能进一步升级演变成军事冲突的屏障”,而中国军舰的初次登场更令日本不安。

就事件本身来说,据日本媒体事发前后的报道显示,中国军舰紧随俄罗斯舰队出现在钓鱼岛近海的局面正在考验东京的判断。得到消息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在9日第一时间报道的内容就是“中国舰艇初次开赴钓岛毗邻区”,随后才表示“俄军舰也开赴此地”。尽管在随后的报道中,日本媒体大都给出俄舰先行,华舰后至的时间线,但在这一事件的6月9日后的报道中,俄舰就成了新闻的补充内容。

目前,只有《产经新闻》等极少数媒体称中俄军舰“同时侵入”。此后,日本共同社开始在报道称“进入毗邻区航行在国际法上没有问题”,亦强调俄罗斯军舰此前也曾在钓鱼岛的“毗邻区”出现。NHK报道亦强调中国海监船也常出入类似海域,很显然,日本虽然继续“保持警惕”,但媒体对此的关注已经有所降温。

截至6月12日,这场风波虽在欧美媒体面前继续发酵,但引发的回音就显得有限。譬如《纽约时报》就刊发专稿,强调“日本连同其重要盟友美国在奋力应对中国在亚洲海域日渐增强的影响力”,更称沿海国可对毗邻区进行“有限的控制,如开展巡逻,打击其认为违法的活动”。但除此之外,包括日本的西方世界针对“中国海军初次进入钓鱼岛近海24海里”一事就已经很少再有声音了。从这里看去,这场骚动似乎就已暂告一段落。

处在钓鱼岛盲点的日本军舰

在日本媒体和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军舰突然出现在钓鱼岛近海的目的可能是多方面的。就在6月10日前后,包括《日经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又登载一名专家评论,称中国海军此举可能是应对“进入中国领海的俄舰”和“在附近监视俄舰的日舰”,更强调此番并非中俄联合行动,北京更“无意让事态升级”。这一发言恰恰揭示了一个盲点:即监视、跟踪并警告中国和俄罗斯军舰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只,而非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公务船只。当日本军舰出现在该海域时,整个事件的性质就大不一样了。

根据NHK在6月9日凌晨4时12分的报道,日方在钓鱼岛近海恐怕是有所预备的。在俄罗斯舰艇先行穿越钓鱼岛诸岛水域时,俄舰动向就已被日方布置于近海的“旗风”号护卫舰察觉,随后,中国舰艇的东向也被日方布置于此的“濑户雾”号护卫舰所发现。这一信号正显示出日本军舰早已开赴钓鱼岛一线,并成为监视各方行动的前锋。而该动向较之中国军舰进入钓鱼岛“毗邻区”恐怕更为重要。

有分析认为,中日具备的海上警备力量出现逆转,并正不断拉开差距,而中国在东海上有可能在力量对比上压倒日本。根据美国知名智囊组织“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4月在主页上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中日海警的大型执法船的规模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报告,尽管中国海警局并未将所有大型船只一直部署于东海。可中日逆转的影响已经开始波及东海。目前,中国海监船不断进入相关海域。据日本海上保安厅统计,2014年之后,中国海警船只更以每月两到三天的速度进入钓鱼岛水域执法巡航。面对中国的施压,日本恐怕也不会无动于衷。

这样一来,当不少分析人士仍然执着于中俄在钓鱼岛附近是否有默契,或者考虑美日同盟在钓鱼岛的关系时,也不应忘记日本布置于钓鱼岛近海的军舰。尽管有中国媒体称“旗风”舰龄已有30年,“濑户雾”舰龄亦有26年,均系老舰。但是,日方的行动已经显示出东京或许就有了有把军舰派到钓鱼岛前沿的意图。这一动向较之中国初次涉足钓岛近海的好消息,就显出了更为危险的意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