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南方:奇幻又现实的"泽国"漂流记 /

中国南方:奇幻又现实的"泽国"漂流记

每逢雨季或台风过境,中国的南方地区就变成了“泽国”。在那些内涝成灾或洪涝泛滥的城镇乡村里,市民和村民们每年都经历着奇幻又现实的“泽国”漂流记。

每逢雨季或台风过境,中国的南方地区就变成了“泽国”。在那些内涝成灾或洪涝泛滥的城镇乡村里,市民和村民们每年都经历着奇幻又现实的“泽国”漂流记。编辑/骆雯雯

南方地区是中国暴雨天气的重灾区。每年5月至10月,受梅雨季节和台风的影响,南方地区都会遭到大范围的暴雨天气冲击。图为2013年10月11日,浙江余姚,受台风“菲特”影响,余姚城区在暴雨后积水,积水淹过了房屋和汽车。梁臻/视觉中国

在暴雨袭击下,由于城市和乡村的排涝系统难以应对,内涝和溃坝常常出现,暴雨成灾成为南方地区雨季的常态。而与暴雨洪涝抗争,在积水成灾的“泽国”正常出行,也成了受灾地区民众必备的生存技能。图为2009年7月3日,广西桂林,暴雨造成漓江水位暴涨,桂林城区严重内涝,市民乘竹筏出行。李凯/视觉中国

自制“小船”漂流是受灾地区民众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在洪涝积水中漂流不受工具限制,只要“驾驶”技能过关,任何一样漂浮物都可以成为洪涝时期的交通工具。图为2009年8月10日,浙江苍南县,受台风影响,整个苍南县城被洪水围困,一位市民划动一块泡沫板出行。胡元勇/视觉中国

2010年5月22日,江西樟树市义城镇太和村宋家组,当地被洪水围困,村民们划着轮胎、木桶进出“孤岛”。邹海斌/视觉中国

2014年9月20日,广西南宁市邕宁县,受暴雨影响,当地街道内涝,一名男子坐在汽车内胎上“行船”回家。唐辉吉/视觉中国

2009年8月10日,浙江苍南,台风过境,苍南县城被洪水围困,一位市民用木棍划着沙发在水中前行。胡元勇/视觉中国

为了应对洪灾,方便出行,灾民们无时无刻不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图为2015年7月23日,湖北武汉,汉口解放大道单洞门路段因暴雨严重积水,一名男子在积水中骑水上自行车出行。黑风/视觉中国

2015年5月15日,安徽安庆,由于暴雨的持续袭击,市区多处发生内涝。在集贤北路过黄土坑段,一名市民将店中的铝合金水池拿出做船,以铁锹做浆,在水面划行。楚接舆/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8日,受台风“菲特”影响,浙江余姚市区积水严重,一只小狗坐“伞船”出行。胡元勇/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9日,浙江余姚,小灾民坐在塑料浴盆中出行。胡元勇/视觉中国

为了增加舒适度,一些灾民还为自制的漂浮物加装了设备,进行升级。图为2009年8月10日,浙江苍南,在受台风影响被洪水围困的县城,一位灾民头戴安全帽,坐在加装了椅子的自制木筏上出行。梁臻/视觉中国

2009年8月10日,浙江苍南,一对坐着“升级版”泡沫板出行的小姐妹。胡元勇/视觉中国

2009年8月10日,浙江苍南,台风过后,市民们划起龙舟在被洪水包围的市区前行。胡元勇/视觉中国

这些自制的“小船”在积水模式下不仅保障着人的出行,还为转移财物保驾护航。图为2016年6月14日,广西柳州,一个混凝土公司被淹,公司员工利用泡沫材料做成小筏子转移电脑等物品。视觉中国

2005年10月3日,福州一家银行的职工在水中运送干粮和食品以备坚守岗位。台风“龙王”过后,福州市内主要地段和街道发生严重内涝,积水最深处达1.5米。常刚/视觉中国

2014年8月20日,浙江丽水遭遇暴雨突袭,丽水城区、部分乡镇及道路受淹,青田县腊口、碧湖平原吴村圩多处地区民众受洪水围困。图为一个灾民用自制的筏子抢救被淹的家畜。梁臻/视觉中国

灾民们自制的漂流工具尽管简陋,但却是洪水包围下的城区最实用的交通工具。图为2013年10月9日,浙江余姚,受台风“菲特”重创,余姚市70%以上城区被淹,一位市民划着充气皮艇经过一辆被淹的汽车。梁臻/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7日,浙江瑞安,受台风“菲特”袭击,由于海水倒灌,瑞安市外滩成为一片“泽国三名男子在被淹的公路上撑着一个泡沫箱出行。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11日,浙江余姚,一对夫妇划着自制的“小船”经过被淹的加油站。梁臻/视觉中国

在常态化的内涝和积水灾害中,在城市中漂流已成为南方“泽国”的雨季常景。图为2013年8月19日,汕头潮南区溪南村,暴雨导致积水,不少地方水深超过2米,村民自制竹筏自救。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11日,浙江余姚,受台风影响余姚市区被淹,市民划着自制的交通工具出行。梁臻/视觉中国

而那些在洪水中漂流的人们,在坚忍的背后,更多的还是面对灾难时的无奈与无助。图为2013年10月9日,浙江余姚,台风过后,一位市民在马路上背着自制竹筏行走。梁臻/视觉中国

2013年10月9日,浙江余姚,被淹的街道上飘浮着的市民们的自制交通工具。胡元勇/视觉中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