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一周军情观察:中国神算手的最大难题 /

一周军情观察:中国神算手的最大难题

“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新霸主,中国超级计算机包揽TOP500的冠亚军,引发外界关注。中国神算手其实面临着一个更大的难题——如何补齐应用领域的短板。

焦点事件:“太湖之光”显“神威”

6月20日,国际TOP500组织在德国法兰克福公布了最新的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排名,首次亮相的“神威·太湖之光”超越“天河二号”一举夺冠,此前,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已经在TOP500榜单上连续六度称雄。

据介绍,“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统由中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落户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

根据国际TOP500排名公布数据,“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达到了每秒12.5亿亿次,持续性能达到每秒9.3亿亿次,而“天河二号”目前一期系统峰值是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运算能力每秒是3.39亿亿次。从测试数据看,“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速度排名第2的“天河二号”的近3倍。

“神威·太湖之光”也是世界上首台运行速度超过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在形容“神威”的计算速度时曾比喻称,该套系统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的TOP500榜单上,中国入榜的超级计算机数量达到167台,美国则是165台,除了包揽榜单的冠亚军外,中国入榜的超级计算机数量也首度超越美国,成为拥有先进超级计算机最多的国家。

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由国际“TOP500”组织每半年公布一次,在德国和美国轮流举行。仅仅在一年前,中国在TOP500榜上的超级计算机还只有37台。2015年11月,中国上榜的计算机猛增到109台,在总数量上攀升至第2。过去一年,中国工业和研究部门注册提交的系统数量剧增,终于在入榜数量上超越美国。

对中国来说,“神威·太湖之光”夺冠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一套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国产化的计算机系统。与采用英特尔处理器(Intel)的“天河二号”相比,“神威”系统的核心处理器“申威26010”(SW26010)是中国国产芯片。

近3年来,“天河二号”在TOP500榜单上破天荒的连续夺冠令美国方面倍感威胁。201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把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4家中国机构列入限制出口名单,目的就在于通过限售,锁死中国超算快速发展的脚步。

因此,有评论认为,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为“中国芯”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超算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却由于多重原因,长期回避了核心处理器自主化的问题,因为与直接进口国外产品相比,使用中国国产处理器,不仅要面临处理器本身技术突破的问题,还要着力构建全新的软件生态系统。

要知道,在处理器产品和技术上被美国“卡脖子”,要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是“换芯”这么简单。从这个角度讲,美国的禁售倒逼出中国发展全自主化超级计算机的决心和潜力。

那么,现在又出现了一个疑问,中国超级计算机连续7次在TOP500夺魁,最近一次又在上榜数量上获得第一,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

显然并不是。查阅榜单可发现,中国的两台超算虽然包揽了TOP500榜单的前两名,但前40名也只有这两台超级计算机来自中国——中国排名第3的超级计算机在这份榜单上排在第42位。

而榜单的前40位中,美国计算机共15台,其中,更有10台美国超算排位进入了前20名,有4台进入前10名。从这一点上看,美国超级计算机的整体实力仍不可撼动。

“神威·太湖之光”系统在峰值性能、持续性能和性能功耗三项数据上都获得了第一,这证明了中国超算研制能力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超算系统在技术储备、稳定性方面还有明显差距。

此外,为了对抗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迅猛直追,美国已于2015年7月启动了“国家战略计算计划”,目标是建造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新科状元“神威·太湖之光”要想像前辈“天河二号”一样创造连霸纪录恐怕也要面临很多困难。

此外,有多位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超级计算机虽然在硬件上没有问题,但应用是最大的短板。

据了解,超级计算机可在航空航天、石油勘探、车船设计、动漫制作、新药研发、生物信息、气候模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军用领域,发展“中国芯”是从国家战略层面上保障信息安全的需求,与发展“中国芯”配套的系统相对也比较容易推广,但在民用领域,不论是中央处理器还是商业应用软件都被国外产品和技术垄断,中国超级计算机在软件研制、应用开发、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与提高运算速度相比,中国“神算子”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推广自己。

“神威?太湖之光”成为全球超级计算机的新霸主(图源:新华社)

中国军情:意外曝光的“大国重器”

6月21日,一张据称是解放军海军官方刊物《人民海军》刊发的核潜艇照片在中国互联网上曝光,引发外界关注。

网络曝光的照片显示,一艘核潜艇正在码头装填鱼雷,该核潜艇与之前公开报道中出现的中国国产新型核潜艇的外部特征有明显不同。最明显的改进之处是指挥塔后面的突出部分,有分析认为,该部分很可能是用于容纳反舰、对陆打击导弹的垂直发射装置。

据此推断,该核潜艇装备的很可能是超音速远程反舰导弹鹰击-18,以及东风-10远程陆地攻击巡航导弹海上版本长剑-10。

外界推测,核潜艇很可能是093B改进型核潜艇。不过,关于这个093型核动力攻击潜艇的名称,有不同的分析。根据西方战略界的推断,中国的093型核潜艇系上世纪90年代建造,此前,网络曝光的093改进型往往被称之为093G或者093G2,也有西方媒体将上述改进型为093A。

在南海局势趋紧的背景下,有猜测认定,如同此前“永兴岛试射鹰击-62”和“轰-6K穿越南沙”一样,此次093B型核潜艇的“意外曝光”或许是中国官方有意为之,目的当然是秀肌肉。

不过,也有反对的声音称,《人民海军》报并非对社会公开发行的报纸,该报上刊登的内容并不应被视为中国官方对外发出的声音,此次093B核潜艇的曝光不应被过度解读。

如果前述的093B装备垂发版鹰击-18反舰导弹的猜测靠谱,中国核潜艇无疑会对包括航母在内的大型水面舰艇造成致命威胁。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核潜艇并不是普通的海军装备,而是一个大国战略威慑的象征。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只有中国尚未证实进行展示国力的“威慑巡航”。近年来,西方媒体不断曝出“中国核潜艇开始战略巡航”的消息。

而相比军舰服役、训练的消息被高调报道,解放军海军官方很少主动曝光核潜艇的相关消息,这也是此次093B核潜艇曝光引发轰动的重要原因。

《人民海军》刊登的疑似093型核潜艇最新改进型照片(图源:鼎盛军事)

国际军情:朝鲜一日两射“舞水端”

6月22日,朝鲜连续两次发射疑似“舞水端”导弹,引发外界关注。据报道,这已经是今年4月以来“舞水端”导弹的第5次和第6次试射。

按照韩国媒体的说法,当地时间22日5时58分许,朝鲜从半岛东海岸发射1枚疑似“舞水端”弹道导弹。两个多小时后,朝鲜又于当地时间8时5分许发射1枚导弹,型号仍疑似为“舞水端”。

韩国方面表示,第一枚导弹飞行约150公里后在空中爆炸;第二枚导弹则飞行约400公里,之后去向不明。

朝鲜在2010年阅兵式首次亮出“舞水端”导弹,今年开始进行试射。4月的前3次实验和5月的第4次实验均以失败告终,导弹多为发射后不久即爆炸,火球甚至波及过发射车。

有分析认为,第6次“舞水端”试射“疑似成功”。不过,也有人认为,6月22日的两次试射没有命中目标也没有达到预定射程,从这个角度讲,“舞水端”导弹的6次试射全部失败。

就在国际舆论为“舞水端”试验是否成功争论不休时,23日,朝鲜官媒朝中社突然发布消息称,22日进行的“火星-10”导弹试验取得成功。

朝鲜所说的“火星-10”就是“舞水端”导弹,这也是朝鲜首次公开这款备受关注的中程导弹的官方名称。

朝鲜官方宣布,“火星10号”发射成功(图源:VCG)

“舞水端”/“火星-10”的6次试射表明,该型导弹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质量并不稳定。密集试射一款在技术上并不成熟的导弹,也凸显了平壤急于对外证明其已掌握中程导弹技术的迫切心情。

朝媒在报道“火星-10”导弹试射成功的消息时强调,朝鲜具备了全面攻击美国在太平洋军事基地的能力。“舞水端”射程据称可达4,000公里,关岛距朝鲜元山约3,500公里,“外界普遍认为,该型导弹的目标是美军关岛基地。

此外,2016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朝鲜的协议,不过,这项以威慑为目的举动并没有让朝核危机减缓,反而刺激了朝鲜强化扩充军备的意愿。

在“最严厉制裁”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下,无论“舞水端”/“火星-10”的试射成功与否,都可看做是朝鲜对外博弈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