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气氛不比婚礼差:女儿的第一次圣餐礼 /

气氛丝毫不比婚礼差:女儿的第一次圣餐礼

记得有句俗话说:孩子是父母了解世界的窗口。这话还真不假。要不是因为二年级的女儿有这样一个叫作First Communion (第一次圣餐)的宗教仪式,还真不知道这个仪式原来是如此隆重。

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其第一个最重要的宗教仪式是洗礼,一般是在出生或者婴幼儿时期、以家庭为主的个人活动。但“第一次圣餐”礼却是第一个在学校举行的集体仪式,一般在二年级也就是孩子七、八岁时。就像任何一个集体活动一样,孩子的事,最终其实都是家长的事情。

比如说这一个,老师在一个月前就发了通知,当时还疑惑:不过是个教堂仪式,为何提前一个月叫准备?有何准备的?但孩子的事情,不敢马虎,还是很勤奋地通过打听、学习和“调研”,终于搞清楚了这个“第一次圣餐礼就是孩子第一次正式地接受面包和酒这两样象征著耶稣的身体和鲜血的圣餐。

因为小孩子的洗礼一般都是在出生不久由信仰天主教的父/母亲决定受洗,更多是父母的意愿而非小孩子的自愿选择,等到孩子长到七八岁,有了基本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就需要再一次确定他/她的信仰-——先通过忏悔然后是领圣餐。

第一次圣餐礼对教会学校的孩子如何重要,从这个小女孩的行头单子就可以看出来了,需要:白色长礼服;白色披肩或者上衣;白色发冠或者头饰;白手套(可以选择不戴);白色正装鞋;白色长筒/短要袜;白色手提包;串珠或者项链……完全是按照结婚礼服的标准来准备的。

可想而知,小男孩的装备就是按小新郎的标准来准备的:深色或者浅色的小西装。至于为什么选择白色,也和婚礼服的白色是一个意思:因为白色象征著纯洁。

按照我的想法,既然是圣礼,就不应该过于奢华: 礼服应该从简,头冠和手套这些更像party的东西应该去掉……而且也读到瑞士孩子的圣餐礼服,男女孩子都穿宽大的白袍子加十字架项链,觉得甚合我意。

但后来看到我的一个女朋友为她的女儿所准备的行头:她自己穿过的、被当作“传家宝”传下来的圣餐礼服,式样虽有些复古,但那软缎的材料依然闪着奢华的光;银色的发冠;银色的皮鞋、蕾丝手套……又觉得为了自己的“特立独行”而让女儿的第一次圣礼黯然无光,日后忏悔的恐怕要是我这个当妈的了。

于是乎,这周买鞋,下周买袜,着实费了一番了折腾。像这种特殊场合的礼服,一般服饰店并不多见,认识的几位家长听说都去了外市的礼服专营店去采购,裙子的价码都在200加元元左右。

得,又到了我这个“多才多艺”的老妈拿出看家本领了——自己做。好在我的“手工作坊”随时开业,只需购买需要的材料,三天内,一件亭亭玉立的白色礼服搞定,女儿欣喜试装,还真是不能小觑这白色礼服的力量:小姑娘立即显得庄重典雅、美丽无比。受其鼓舞,立即用剩余的材料制做了一个硬纱的手提包,完成后连自己都要爱不释手了。

想到有一天,女儿也会从她的”百宝箱“中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件珍藏了很久的礼服、对着她的女儿说:“瞧,这还是你的姥姥给我做的呢现在传给你……”再辛苦都值得了。真正经过自己手的东西,才有资格传承下去啊!

气氛十分隆重的圣餐礼

圣餐礼终于来到了,定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应该是为了方便受礼者的爷爷奶奶姨姨舅舅叔叔婶婶等大家庭来观礼。我也照例给夫家亲戚发了邀请,没想到全都表示要来。我们抵达教堂的时候,里面已经差不多座无虚席了,每个学生的座位上都有名牌,每个大约留有4-6个家人的空间,绝大部分位子都已经坐满了。来出席的家人亲戚也都穿上了自己的Sunday Best,好像出席婚礼一样,整个气氛显得十分隆重。

唱诗班的歌声一起,所有人立即安静下来、起立,教区的弗兰克牧师缓缓走来,后面依序是礼仪队,然后就是二年级的老师和所有受礼的二年级学生。只见女孩子个个礼服雪白如云、高贵典雅,男孩子个个西服革履、帅气端庄,经过包装的小顽皮们,今天个个显得绅士淑女,家长亲友们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经文诵读、唱诗、祈祷、牧师布道……然后是受礼者合唱两首歌,其中一首唱出了这个“第一次圣餐礼”的意义:“现在在这个盛宴,耶稣是我们的面包,在这里所有饥饿者都得到食物。掰开的面包,倒出来的酒,爱就是主的存在的象征” 。

合唱完毕,牧师说有礼物要送给每个受礼者,每个受礼者得到一串诵经的玫瑰珠和一条金属项链,项链上正中是一个刻有耶稣相的银牌。女儿的叔叔拿过项链看了看,说:“这个和我得到的好像一模一样” 。我很欣慰: 现在,女儿已正式成为这一有意义的传统的一部分了。希望这个仪式让她继续在耶稣的爱的护佑下成长,也希望她成人后也会用耶稣一样的博爱和慈悲去对待别人。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