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贸易战升级?欧盟也把中国告上WTO /

贸易战升级?紧跟美国,欧盟也把中国告上WTO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升级,而欧盟已加入到美国一方,与中国进行对抗。在继美国对中国向九种金属和矿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向世界贸易组织(WTO,下称世贸组织)提起申诉之后,欧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7月19日,欧盟向世贸组织投诉,指控中国未取消11种原材料的出口关税,违反了1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这些金属和矿产品包括石墨、钴、铜、锡、铬、氧化镁、锑、铟等。BBC称,这些材料都处在20种被认为对欧洲经济非常关键的原材料之列。

欧盟贸易代表塞西莉亚

欧盟指责中国,认为这些关税限制了中国以外的企业采购这些原材料,扭曲了市场,并对中国企业有利,而有损欧盟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在我们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受到不公平贸易对待时,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欧盟贸易代表塞西莉亚表示,“世贸组织过去对中国出口限制的两个裁决已经很清楚的表明,这些做法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

这是欧盟第三次针对中国采取此类法律行动,上两次分别在2012年和2014年。

欧盟紧跟美国

欧盟的这次行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上周的一次行动,当时美国政府也就原材料出口税向世贸组织第13次投诉中国,涉及9种原材料,包括锑、钴、铜、石墨、铅、氧化镁、滑石、钽和锡。

甚至美方指责也和欧盟如出一辙,当时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Michael Froman)表示,中国对这些金属和矿产品征收5-20%的出口关税,这“提高了中国以外下游生产商的原材料成本,从而使美国制造商处于不利地位”。同样称这违背了中国1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

接下里走的流程也似曾相识:欧盟采取的投诉将首先开启一个为期60天的磋商,双方可以在这个期限之内相互磋商,解决分歧。如果在咨询期内无法达成协议,欧盟可以寻求一项外部裁决。这一磋商将平行于美国上周发起的类似磋商。

针对欧盟对我有关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的指责,中国也开始采取行动。商务部条法司负责人19日发表谈话,表示中方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对欧盟提起磋商请求表示遗憾,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商务部援引上述负责人称,中方已经收到欧方提出的磋商请求。中方一贯尊重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对相关原材料的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及相关管理措施是出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需要,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措施的组成部分,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而上周,中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同样表示,对美国在世贸组织起诉中国原材料出口关税措施表示遗憾,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予以妥善处理。

指控毫无道理

实际上,这一争端不过是中国和西方贸易战争的冰山一角。最近几个月,欧盟开始调查多起对中国厂商不公平贸易的指控,并对从中国进口的不同类型的钢材加征关税;而美国对中国钢铁所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清单也在不断拉长,冷轧钢板成为了这一清单上最新的牺牲品。

美国和欧盟一直指责中国的钢铁出口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一系列的出口关税诉讼表明他们又为贸易战开辟了新的战场。

美国的诉讼目的并不单纯,因为它很清楚这些原材料全部取消关税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铜在此次欧美的诉讼清单之中,中国对精炼铜征收的出口税是15%,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就已经约定了精炼铜不在豁免出口关税范围之内。

同时,中国是铜消费大国,也是把铜原料生产成精炼铜的全球最大加工国,如果取消精炼铜的出口税,出口量也不可能上升。

精炼锡也在欧美的投诉清单上目前出口需要缴纳10%的关税,但是中国仍为锡净进口国,每年出口规模极小,而且锡可以半成品方式出口,这部分根本无需缴纳出口关税。

目的绝不单纯

既然如此,为何欧美要发动这一系列攻势?

这也可以从清单上找到答案,例如石墨是一种用于刹车片、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以及润滑剂重要原料,但美国不生产石墨。有数据显示美国去年进口自中国的石墨价值约为2400万美元,中国控制着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石墨供应。而单刹车片行业就可为美国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

实际上,美国政府一直乐意把中美贸易争端作为议题,来转移其国内就业市场上的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延续到其大选之中。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就一直抨击中国,称如果当选将拟定对华贸易执法的待办事项贸易清单;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则为了讨好钢铁协会和其他工会,一直强调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

而且欧美很清楚,在类似诉讼中他们拥有的优势。因为这类贸易案件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

首先争端双方将展开磋商,而磋商结果取决于“达成双方一致同意的解决方案”。一旦一方不接受,投诉举动会迅速进入下一阶段,即成立纠纷解决小组,等候外部裁决。

也许某些国家等的就是外部裁决,在上周提起投诉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曾得意洋洋地宣称:“自2009年以来,美国在世贸组织发起了22起行动(包括这起),迄今为止,每起都获得胜诉。”

更值得中国警惕的是,在此类纠纷中,现实可以超越法律,如果发起者在感觉到案件明显对其不利时,有可能还会先发制人调整规则。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