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杜特尔特摆了中国一道?他感到被戏弄 /

杜特尔特摆了中国一道?他感到被戏弄和侮辱

南海仲裁案后,美国人的身影频繁穿梭在亚太舞台上,而日本人也在利用一切机会向人们表示,仲裁案是严肃的,中国必须接受仲裁案裁决。而中国也反复声明,不接受仲裁案结果。他们的行动表明,以仲裁案为起点,以建构亚太新秩序为核心,新一轮战略和外交博弈正在全面展开。

有关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的两篇新报道可能会让中国领导人感到吃惊。其中一则是由美国国会议员在自己的推特上公布的,在此之前他刚刚在马尼拉会见了杜特尔特。据他说,杜特尔特保证会坚持仲裁结果,没有与中国就岛屿争端进行谈判的计划。

这一说辞,跟此前的公开表态大相径庭。他曾说过,不会跟美国一起搞南海航行自由,解决南海问题就要跟中国进行双边对话和谈判,他不会因为南海问题跟中国开战,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敦请前总统拉莫斯作为特使访问北京,开启对话。

两个根本迥异的观点却统一在杜特尔特身上。《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暗含了杜特尔特转变的原因。它提到7月12日的一个场景让杜特尔特尝到了鲁莽的中国的滋味。

当天菲律宾政府要出台一份针对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的声明,但一位部长打断了他的话,并说前一晚他和中国大使共进了晚餐,接下来的话更令他百感交集。这位部长说北京希望在仲裁案结束后,菲律宾的声明中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

这让他感到被戏弄和侮辱了。因为就在同一天,他亲自会见了这名大使,并当面作出了保证。他的意思说,我要怎么说是一回事,但你要我怎么说就怎么说,是另一回事,而且私下会见部长说明,你们不相信我杜特尔特。

这也许可以解释杜特尔特观点变化的部分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大嘴”风格举世闻名,在对华姿态上时常有些相反或相左的论调。这些其实都不重要。跟美国选举一样,选举中的总统候选人发表何种观点,往往不能作为其在当选总统后实行何种政策的依据,特别是在对华关系上。

真正重要的是,当他坐上总统的位置后,作为一个民意代表,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实现菲律宾的国家利益。换言之,国家利益是指导菲律宾总统如何作为的根本指南,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比如亲华情结。

这在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身上就能看出来。跟杜特尔特一样,阿基诺身上也有华人血统。选举之时和执政之初的对华表态也是很友好的,但在2012年黄岩岛之争后对华政策开始变得强硬,并逐渐全面展开与美国的合作,坚持向国际仲裁法院诉南海仲裁案。阿基诺从中国对黄岩岛政策转变上领悟了作为一个总统,如何做,才能有效地维护其国家利益。

杜特尔特正在并将持续地认识到阿基诺曾经遇到过的同样的问题。如果中国不改变策略,将会重蹈与阿基诺交往的覆辙,再次尝到两国关系陷入僵局和地区走向全面对抗的味道。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即令杜特尔特想独立自主地决定外交政策,但菲律宾现有的与有关国家的同盟条约也将制约其作出选择。即将进行的克里和奥巴马的访问将提醒他这一点,日本政府已经迫不及待地向他进行了暗示。

也许菲律宾外长的话能够反映当前的现状。亚赛以忠实执行杜特尔特的外交思想并展现出亲华姿态而著称。但他最近在一个场合说,由于中国拒绝接受仲裁并为双边谈判预设前提,因此两国不可能在近期就南海主权争端直接展开对话。而就在上周,杜特尔特表示,将派遣拉莫斯作为特使访问中国开启对话。

如前所述,随着杜特尔特执政日久,国家利益将是其对外政策的核心考量,最终他将意识到,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是菲律宾外交政策基石,与域外国家保持亲密合作,符合其根本利益。而与中方的协商将在更复杂的背景和更周全的考虑下进行。

部分舆论提到,与中国的经贸、旅游、投资关系,将使杜特尔特不愿搞僵对华关系。但这只是事情的一面,事情的另一面是,从中国失去的可以从域外其他国家得到相当程度的弥补,而与菲律宾的贸易也是经济下行的中国所不可或缺的。如若中国认识不到这些,仍然一味蛮干下去,效果注定适得其反。

在域外国家强力介入,菲律宾维护本国至高无上利益的情况下,中国僵化的外交政策显得愈来愈不适应。在仲裁案未公布之前,就大张旗鼓地宣传“四不”立场,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自我设限,并将僵局进行到底,在某些外在条件下激化后将不可避免地诉诸武力对抗,从而陷人民于灾难。

在南海问题上需要新思维,解决南海问题需要第三方案,在现有的中国主张和仲裁结果之外。这一新方案须以邓小平早就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域内外国家共同强调的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为基础,中方应反思政策转向的后果,重新从原点思考当下南海变局。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