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华国锋的巅峰:活脱脱毛泽东再现 /

华国锋的巅峰:活脱脱毛泽东再现

毛泽东死后,华国锋与汪东兴、叶剑英合手逮捕了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成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也达到了他个人的政治巅峰。然而,地位一变,人就要变。很多原本与华国锋地位相当的人发现了他口气有了居高临下的味道,就像是活脱脱的毛泽东再现。本文摘自《短暂的春秋》,作者师东兵,红旗出版社出版。

1978年1月,华国锋和邓小平在北京机场合影(图源:AFP/VCG)

冷俏雪化的春天来。但是,中南海的苍松翠柏的枝杈仍然挂着细小的冰茬。雅静得更显神秘的那几个院落,这几天小轿车出出进进,表示着这里的主人的忙碌。

尽管报刊上的宣传已把华国锋捧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深居这个中心圈的人谁都知道谁,免不了背后摇头吐舌不服气。这一点就是华国锋自己心里也清楚。

“华主席,得赶快把自己人提拔上来。这重要,那重要,领导班子最重要。眼下要紧的是巩固政权啊!”

汪东兴这样说,吴德这样讲,纪登奎反复强调,就连陈永贵也三番五次地提醒他。

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主席后,唯一的副主席就是叶剑英,许多大事他不得不找他商量。而繁多的日常事务,也总要由他亲自处理才行。他既成了权力的中心,也便成了漩涡的中心。利和害总是紧密相连的。

有些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他的耳朵里,他批给汪东兴处理。这些日子,他挨个地找一些省、市的一、二把手和大军区司令员、政委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表现,目的也是联络感情,以便更好地行使领导权。

地位一变,人就要变。一些原来地位与他相等的人发现华国锋的口气有了居高临下的味道,好像他就是活脱脱的毛泽东再现。

“今天总结‘四人帮’结帮篡党的教训,我们必须重申党的组织和纪律原则;个人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华国锋板起面孔,非常严肃地说:“早在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九日,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就针对刘少奇、杨尚昆破坏纪律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出文件作了批评,说:‘以后,凡用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又指出:‘过去数次中央会议决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的。’今后我们还要执行毛主席规定的这些制度,各地发生的大事都要报告和请示我,不能任意变格。”有时汪东兴也在旁边敲边鼓:“华主席是毛主席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和英明领袖,对华主席的态度就是对毛主席的态度。不要不服气,不行就是不行嘛!”

与华国锋同样,叶剑英也在频繁地找人谈话,研究下一步中央和军委的人事空缺。此刻他身上轻松多了,经常来往于西山、玉泉山和城里的小凤翔几个住处,走起路来把地板踩得咔咔响,在眼下把一切偏离正统都视为大逆不道的社会中,他却是个例外,在人们心目中,他大有姜子牙辅助周公、诸葛亮帮助刘备安邦定国的风度。因为他办事极其谨慎,行动起来也密不透风,所以到处都有机智应敌的离奇故事。

苏振华赶到西山时,正好叶剑英送走王震。王震柱着拐杖,张开大嘴和他打招呼。老头儿兴致很高,瘦骨嶙刚的脸上满面放光,银白色的头发被风吹的直立起来,匆匆上了轿车走了,好像要办什么急事似的。

“王胡子唤发了青春了,很像一个包打天下的联络官。”叶剑英说着,把苏振华引进了客厅,这里的窗台上放着两盆君子兰,正开着桔黄色的花朵,屋里温暖如春。

苏振华脱下呢大衣,把它挂在衣架上,低沉地说:“军委秘书长,我看还是罗瑞卿担任比较好些。”“还有胡耀邦同志的安排问题,华主席也只让他去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职务,很多人议论纷纷了。”叶剑英不动声色地说:“议论就让他们议论去吧,胡耀邦同志善于学习,这个职务对他来说也许是很合适的。”

苏振华说“三月份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讨论不讨论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啊?这也是群众普遍关心的事,人们眼巴巴地瞅着中央的态度,我们久拖下去不是个办法呀!”

“中央工作会议主要讨论和总结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个别人事问题能定的可以定,有分歧的就要放一放。特别是华主席一时还想不通或不同意的,就需要等啊。”叶剑英胸有成竹地说:“反正有些事是迟早要办的,但现在不能勉强,刚刚进行了这么一场斗争,党中央需要先稳定一下局势,不然再乱了套,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受影响了。”

接着,叶剑英和他谈起了军队系统揭、批、清的工作,谈起了对一些帮派人物的处理意见。

苏振华的心凉了半截,脸上掠过的是一丝难以觉察的抽搐,看来叶剑英的心思也在别的问题上,根本没顾及解决这类问题。但这些事不解决,别的问题又怎么能消除呢?叶帅呀叶帅,人人都说你的智慧敏捷过人,难道果真对这号事情看不透吗?

“你好像有什么心思?”

“叶帅!”苏振华终于沉不住了:“民意难违呀!现在许多老干部、老同志都对二月七日的那篇社论不满呀!那篇社论你看过吗?”

“噢,什么社论?”叶剑英的表情仍然是不以为然的神情。

苏振华马上从报夹上找来那张报纸,抬头看了一下他的眼神,给他念起来:“……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集中表现为我们党和‘四人帮’的矛盾。深入揭批‘四人帮’这就是当前的主题,就是当前的纲。紧紧抓住这个纲,斗争的大方向就掌握住了,各项工作就有统属了……”

“这话并不错嘛!”叶剑英自言自语地说。

苏振华继续念道:“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我们奋战了半个世纪,经历了十次党内路线斗争,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就受挫折……”

还没念完,叶剑英就笑咪咪地说:“是不是该念那两个‘凡是’了?”

啊?原来叶剑英什么都知道。

看到苏振华还在纳闷,叶剑英依然不紧不慢地说:“事情也并不奇怪,都是很自然的。这篇社论是由中央理论学习组起草的,选用了华主席的那句话。我看过这篇社论的清样,上面有汪东兴同志的批示,批示说:‘这篇文章,经过李鑫同志和理论学习组同志多次讨论修改,我看可以用。’当然,华主席也知道这件事。大家先不要说了,理论上的许多纠纷,可以慢慢地澄清嘛。”

“这事我也问过耿飚,他也摸不清具体的情况,他也有意见,说两报一刊根本没参加写作,为什么要以他们的名义发?”

“少见多怪!毛主席在世时,从来是这么干的!李鑫现在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过去长期担任康生同志的秘书,他当然懂得这一套规矩。”

“大家都说,登这篇文章,等于‘四人帮’没有粉碎,如果按照这篇文章的两个‘凡是’去办,什么事情也甭想办成了。”

叶剑英不声不响地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就是不回答苏振华的各种提问。其实,他心里早就有数了,但这不是马上能解决的事,因为这少不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而因为某个学术或一篇文章引起一场又一场大运动的教训还少么?他不得不考虑仓促表态会引起的后果。

他有他自己的主意。

在陈云家里,同样也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论和思考。

这位老政治家眯缝着眼睛,聚精全神地听着他身边工作人员和自己孩子们的看法。他从他们身上往往会感到一种思想上的力量,而且是向上的力量。他的目光依次扫过一张张面孔的瞬间,也是他和众人交流感情的时候。连续几天来,这篇社论罩在他们身上的阴影还是扫不掉,驱不散。

陈云抽出红蓝铅笔,在那社论的几行上划了又划;

“现在,毛主席逝世了,我们要更高地举起和捍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这是亿万人民、一千多万党员的神圣职责,是我们继续团结战斗的政治基础,是我们进一步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华主席领导我们,继承毛主席的遗志,进行了并在继续进行着粉碎‘四人帮’的斗争。经过这个斗争,捍卫了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保证我们国家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继续前进。这是华主席的伟大历史功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我们踏上了新的征途,正在做继往开来的伟大工作,我们要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紧跟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一切行动听从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指挥,同心同德,步调一致,牢牢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去夺取天下大治的新的伟大胜利。”

他之所以没在两个“凡是”上划记号,是因为这两句话他已熟记于心了。

“像这样下去,中国还是老一套,不会有一点生气!”

“毛主席当年朝气蓬勃的东西他继承不了,恰恰晚年思想僵化、一意孤行的作风、他倒守着不放!”

“像这样下去,文化大革命中老干部的冤案是一个也平反不了啦。”

“小平同志站不出来,中国这滩死水永远也甭想打破!”

“苦难的中国哟,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陈云听到这种议论,心中萌生着种种意念,一个政治家要是感受不到人民的喜怒哀乐及其情绪,就一定会失去与现实生活一起跳动的脉搏,其嗅觉必然越迟钝,最后被时代所淘汰。现在,人心思变,人心思动,人心再也禁锢不住了。过去那种八亿人民听一人的政治局面早该结束了。

在这时候候,他便产生了这样的思想。人的思想总是随着人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着。政治家尤其需要如此。

这几天,天天有老熟人来家里串门、聊天、谈事情。对于早已靠边站的政治家来说,这也正是工作的一种方式。

“老陈,现在该你向中央说话了!说一说小平的事,说一说天安门事件平反的事,现在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就是这些……”

“在这种情况,你要不出头就没人敢伸张正义了,你是开国元老,华国蜂也得礼让三分哪。”

这事倒不假。今年春节期间,华国锋、汪东兴等人特意到家里来拜年,说了许多祝福、保重的话,临走还一再说:“你是党的老前辈,要继续帮助我出主意、想办法呀。我初次接触中央的这么多事,还是缺乏经验啊!希望您老人家多帮助我……”

看样子听口气,华国锋并不像是虚情假意,陈云想了很久,决定给华国锋打个电话,约个时间和他谈谈心里话,对当前的各种矛盾,既不能绕着走,也不能一口气吹平,采取其他过激措施都是不可取的,只能注重现实,用谈心的方式,通过心平静气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问题。

华国锋没有接电话,是由他的秘书很客气地告诉他:“华主席最近很忙,很难抽出时间来和你谈话,是不是你写封信来表达一下你的意见好吗?马上就要开中央工作会议了,那也是个机会,在会上公开讲讲也好嘛。华主席要你多保重身体。”

好长时间,陈云放不下手中的电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