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黑社会崇拜关羽:帮会中的一号打手 /

黑社会崇拜关羽:他是帮会中的一号打手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的角色就像是帮会中大哥的结义兄弟兼一号打手。他对自己亲近的人仗义,而他的忠诚,却是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拥护老大和维护集团利益的死心塌地。这与黑社会的哥们义气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摘自网络,作者慕容飞卿,原题为《黑社会为什么拜关公,有深刻文化因素》。

19世纪日本画家歌川国芳依《三国演义》所绘的关羽刮骨疗毒图(图源:美国国会图书馆)

关羽,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生前是汉寿亭侯、前将军,死后被刘禅追谥壮缪侯。奇怪的是八百多年后,自从评书这种艺术风靡市井之后,关羽的地位开始节节高升。从北宋徽宗开始,直到大清宣宗道光皇帝,对关羽的追封毫不吝啬,一直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可谓彪炳千秋了。然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在被官方不断加誉的同时,关羽也成为中国民间黑社会势力供奉的偶像和神明。这是缘于何故呢?

关羽身上有待商榷的“忠”和“义”

关羽生前和死后,留给世人的印象是两个——“勇猛”和“忠义”。其勇猛,演义吹捧下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降于禁斩庞德,史书上有斩颜良、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的赫赫战功;其忠义,有身在曹营心在刘之假降曹、千里投刘备,桃园结义三兄弟患难与共、终成大事之举。

这些其实都是值得玩味的地方。

易中天先生在评三国时曾说,曹操的集团像公司,孙权的集团像家庭,而刘备的集团如果打个比喻,最像帮会,刘备很多场合被称作大哥,而不是主公;排资论辈很严重,关羽、张飞最先追随,地位显赫,无人可及;不讲道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

照此说来,关羽的角色,就很像帮会中大哥的结义兄弟兼一号打手。

其勇猛,舍生忘死、甘冒矢石护卫老大理所应当;其忠义,无限忠于大哥、永不背叛大哥,守护集团利益,顾念兄弟之情,帮助老大(集团)巧取豪夺各种利益,也属分内之事。关羽的这种“忠”和“义”,可谓是体现儒家忠义精神的典范。

关羽的“义”,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人道主义,而是儒家思想毒瘤“仁”的化身。儒家的“仁”是建立在生育、婚姻基础上从血缘和利益关联程度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一种呈同心圆状向外扩散的社会伦理关系,和西方的博爱思想有本质区别:其一,爱的对象不是所有人,而是有血缘、地缘、利益关系的人,其他人则不然;其二,爱的程度不一样,血缘、地缘、利益越相关的人施予的爱越多,反之则越少;其三,容易形成小团体利益,为了保护小集团利益不惜牺牲大集体利益。

这一思想的影响就是:一方面,以家庭、地缘、血缘为中心的团体很团结友爱、结构稳定,形成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独特家庭文化、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等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人际间非亲非故之人相互的冷漠、残忍,对自己的孩子、父母百般爱护,而对他人之子女、父母视如草芥,随意伤害、侮辱司空见惯;其三,公私利益混杂不分,从任何小团体利益出发,向外仰望则为私利,对内俯视则为公利,因而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因私废公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可细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关羽的“义”,正是这种精神的展现,对兄弟刘备和张飞有“义”可言,对老乡张辽、徐晃有“义”可言,对其他人则未必有义,比如对几次为刘备集团担保的鲁肃,对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对待盟友孙吴。

至于其忠,其一不是忠于国家——大汉王朝,而是忠于刘备个人,况且从某种程度来讲,刘备就是大汉王朝的叛逆;其二既然已经投降曹操,为何不忠于曹操,反而不辞而别,继续追寻刘备呢?“忠臣不事二主”甚至连忠臣,显然都不适合用在关羽身上。

沦落为皇权和黑社会势力崇拜的偶像

关羽的“忠义”,总结一下就是对小团体利益和老大的无限拥护、无限忠诚、无限奉献、任劳任怨。

关羽被皇权的认可,源于他和同时代以及后世众多英雄豪杰背道而驰。我国有句名言“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还有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显然这不是关羽的为人之道。

在徐州投降曹操后,应该说这是关羽人生的新起点,得到了当时最英明、最贤能的曹老板的赏识,良将得遇贤主,岂不快哉!然而关羽拒绝了曹老板的知遇之恩、赏识之重,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不贪恋美女娇娘、优厚官俸,义无反顾地决然而去。这和当时其他很多英雄的选择有天壤之别,荀彧、郭嘉、贾诩、徐晃、张辽、张颌、庞德、魏延、姜维、太史慈等等在时机合适的时候都做了明智的选择——背叛老东家、投奔新老板,而且都混的很好。假如关羽留在曹营,下场绝不至于那般惨烈。反而是唯独关羽,在曹操实力远超刘备的时候,没有接受曹操的招揽,确属难得。

当宋明理学风靡云涌之后,文化精英对完美人格境界的追求就愈发强烈。关羽就是王朝时代忠君爱国以及忠孝节义伦理教化的榜样,用以教化天下、驯服臣民再适合不过了,后来的岳飞、文天样也是如此。至于清朝,贤臣择主的一批所谓“识时务者”却都没得到朝廷褒奖,反而因为背叛前朝被列入耻辱的《贰臣传》,比如吴三桂、洪承畴等,也因为清朝君主极力宣扬忠君爱国,关羽在清朝得到最高的追封。

赤壁之战,孙吴击败曹操,让危如累卵的刘备集团不至灭顶之灾;后来孙吴又把南郡的江陵(后世所称荆州)借给刘备作为栖身之地,也算够意思了。但是,关羽在本身巧取豪夺、毫不占理的情况下,维护刘备集团的利益是异常坚定的。在荆州的时候,关羽耍流氓无赖的行径多有表现:跟鲁肃虚与委蛇、反复推诿,对诸葛瑾斥骂侮辱,武力对付孙权派往长沙等三郡的文官;对孙权提亲傲慢、辱骂;对下属糜芳、傅士仁淫威相加;对同僚黄忠、马超看不起,容不得二人受宠,非要见个高低,博得虚荣;如此种种,完全似影视中的黑社会头目一般,蛮横、暴力、无赖、狂妄。

关羽被黑社会奉为神明和偶像,我大概是在《隋唐演义》这部小说中第一次见到。绿林好汉单雄信,山西潞州二贤庄二庄主,号称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外号“赤发灵官”(一说义薄云天小关羽),就非常崇拜关羽(和关羽同乡也有一定关系),后来贾柳楼四十六友结义,拜把子时也有供奉关羽之状,此时,关羽精神内核的黑社会属性认同感已经显现出来。

至于后来清朝的天地会供奉关羽、祈为神明,到后来青帮、三合会、竹联帮都供奉关羽,再到一般小流氓拜关羽,和关羽作为类似于帮会第一打手的形象、无限忠于老大的把兄弟形象、无限维护团体利益且不惜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的帮派护法形象,其实是分不开的。

他的义,是对自己人的尊重关爱,是对亲近的人的仗义;他的忠,是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拥护老大和维护集团利益的死心塌地。这和三合会的帮规“一旦进帮、不得出帮”、“不准同帮相残”以及黑社会所讲的哥们儿义气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羽,做个军神恰难当,做个黑社会的偶像名副其实、何愧之有!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